巫宗洪
摘 ?要:我國民航維修企業隨著民航運輸業的發展應育而生。未來20年我國民航運輸業面臨著高速發展的大好時機,這將帶動民航維修業的蓬勃發展,同時也會帶來很多威脅。文章首先闡述了國際民用航空維修業及國內眾多民用航空維修企業的發展現狀,分析了目前對我國民用航空維修企業影響較大的產業政策,重點論述了國內民用航空維修市場存在的幾個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個人對我國民用航空維修業發展的戰略措施建議。
關鍵詞:維修;市場;競爭
前言
環顧全球,民航的發展已成為現代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作為民航運輸業賴以生存和發展基石和保障的國內民航維修業,也在全球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作為民航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國內民航維修業,也在全球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迅猛發展。最近一段時間,國內民航維修業呈蓬勃的發展態勢,出現了一大批綜合性的維修供應商,比如像AMECO、GAMECO、TAECO等公司,同時一些專門性的維修企業如珠海摩天宇、航新、斯奈克瑪、深圳漢莎、四川海特等公司也異軍突起,在維修市場上大展拳腳。這讓我們相信:中國的民航維修市場潛力無限。
1 國際民航維修業概述
民航維修業是伴隨著民航運輸業而同步發展的,它為民航運輸業的飛行器提供重要的保障服務(飛機各類定檢、航線維護和飛機勤務)。一般我們說的民航維修業主要包括飛機維護,飛機機體維修、修理和大修(MRO),發動機維修、修理和大修(MRO),附件的維修、修理和大修(MRO),飛機重要改裝(客機改貨機、發動機改裝、附件改裝等)等幾大塊。
2 國內民航維修業概述
2.1 國內民航維修企業分類
(1)從屬于航空公司的民航維修企業:(2)獨立的國有維修企業:(3)中外合資的民航維修企業:(4)外商獨資的民航維修企業:(5)私營民航維修企業。
2.2 國內民航維修業狀況分析
(1)國內民航維修業競爭日趨激烈,主要表現為:現有大型民航維修企業與國內其他維修單位之間的競爭,包括國內一些大型維修企業和小型民營企業之間的競爭、大型維修企業和準備進入維修領域的潛在競爭者之間的競爭、以及大型維修企業和國內各大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2)國內民航四大集團完成重組后之間的競爭:隨著國內民航業四大集團重組的完成,國內民航維修業必將有部分實力較弱的維修企業面臨被淘汰出局或兼并重組的局面。(3)國外實力較強的部分原設備制造商(OEM)介入:國外民航原設備制造商(OEM)對國內民航發展越來越重視,因此會越來越多地在我國設立獨資的民航維修企業或選擇以資金、技術和管理作為投入,組建適應國際競爭的MRO企業。
2.3 國內民航維修市場需求
回顧過去,由于國內民航業底子薄,發展慢,技術相對落后,國內民用飛機整機、發動機、附件維修大部分都是送國外修理。目前,我國民航事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各類維修企業紛紛成立,維修能力已有了長足的進步,送國外維修的項目已降至65%左右。但是,我國國內的維修企業除了幾個合資的以外,大都或多或少存在以下缺點:比如規模普遍偏小,工具設備相對落后,技術能力很弱,經營和管理水平較低等。初步分析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國內多數的企業仍處于計劃經濟體制的管理模式下,思想轉變較難,長期處于處尊養老狀態,因而維修服務的總體水平等級較低。例如部分在國內修理的發動機,由于技術封閉,材料品質等原因,內部關鍵的一些單元體組件在國內無法完成,仍然需要轉包外送,而且周期也長,這也是目前國內部分航空公司寧愿外修的主要原因。
3 宏觀產業政策對國內維修業的影響
3.1 民航運輸業重組的影響
民航運輸業的重組一方面打破了以前建立的合作關系,另一方面重新分配了維修市場的份額。相對于部分微觀維修企業來說,既是機會也是威脅,但明顯機會更多了。
3.2 民航維修業對外開放的影響
隨著國內改革開放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都提出立足國內,放眼世界的口號,對民航維修業的發展同樣也是一個機會。面對國外廣闊的維修市場,我國有實力的維修企業比如合資建立的北京Ameco和廣州Gameco公司、廈門太古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等,都在國內、國際維修市場站穩了腳跟。
3.3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對民用航空維修業的影響
加入WTO,對我國民航維修業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方面包括:(1)發達國家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援助。(2)管理理念,技術水平和市場意識與國際接軌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3)維修企業引進的設備、備件、材料等的成本將降低。
對我國民航維修業不利方面包括:(1)維修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航空公司選擇的面就越寬,也就出現了“坐地起價”的情況。(2)雖然國內維修企業的發展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但總的來說競爭力還是比較薄弱,很難有立足之地。(3)高端專業技術及業務人員的不斷流失,影響了國內維修企業的健康發展。
4 國內維修市場存在的不足
(1)維修服務供應能力不足;(2)維修產品周期長、工時利用率不足;(3)合格技術人員的短缺限制維修能力的保證和拓展;(4)維修企業人員結構不合理、職業管理人員匱乏;(5)科研能力不足、技術應用與時代不匹配。
5 發展我國民用航空維修業的戰略措施
5.1 調整企業內部組織結構
我國民航維修企業應采用多維立體型組織結構,這種組織結構調整的優點如下:(1)保證企業領導集中精力于企業的戰略決策和長遠規劃;(2)提高職能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的橫向聯系;(3)消除維修企業中重復的職能機構和人力資源的浪費;(4)提高組織的管理效率以及公司的信息傳遞質量。
5.2 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
在維修企業中建立有效人才激勵機制的主要途徑如下:(1)設計職業階梯,提供個人發展空間;(2)合理授權,提高人才的工作自主性;(3)提供更多培訓,促使人才業務成長;(4)提高工作強度/效率,提高薪資待遇。
5.3 提供更多的人才培訓機會
我國民航維修企業中的培訓機會較少,其中許多培訓是帶有獎勵性質的一種激勵手段,并且有些培訓要簽署帶有全額費用的違約培訓協議。缺乏培訓機會,企業缺少了一種吸引人才的有利因素。
5.4 企業資源的有效配置
首先應是大力擴展國內其它航站的航線維護業務。其次,以高質量、低周期和低成本為目標。第三,為發動機、附件MRO業務的發展配置資源。第四,將投入后勤服務的資源與企業剝離出售,收回投資。
6 結束語
總之,民航維修工作是安全飛行的基礎,必須進行系統科學的管理。維修中出現的問題不僅僅是維修水平高低的簡單反映,它還是整個維修系統在民航行業中地位的體現。對維修隊伍的建設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視,維修系統的建設遠遠不能滿足民航飛速發展的需要。各維修企業為了自身的發展,要切實提高維修人員的地位。要重視維修系統的長期建設,加大在維修管理、維修基礎設施和維修人員隊伍等方面的投入,在維修企業的內部政策和各項制度中體現出來。強化維修管理,必須要使維修系統在組織機構上、技術管理上和人力資源管理上不斷地改革、進取,使現在的管理方式與組織形式適應我國民航事業高速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陸新春.航空公司的維修工程管理初探[J].航空維修,2000,3.
[2]魏麟.Avionics Fundamentals[M].中國民航飛行學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