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榮 植華德 謝保東

【摘要】 目的:觀察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筆者所在醫院進行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的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應用組與對照組,每組25例。應用組患者在手術中使用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對照組患者使用傳統人工縫合方式。比較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血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應用組25例患者均順利完成了手術,對照組有5例患者在術中出現大出血、支氣管胸膜瘺等并發癥。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血壓等各項生命體征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手術結束后3個月內進行隨訪調查,應用組患者的預后和愈合均較好,而對照組有3例患者出現傷口感染、遲發性出血等并發癥。結論: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 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 胸腔鏡肺葉切除術; 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60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5-0001-0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inear cutting stapler in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in endoscopic observation.Method:50 patients underwent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pplication group,2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traditional manual suturing way,the group patients in the operation of endoscopic linear stapling device.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intraoperative blood pressure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operation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in 25 patients,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5 cases with massive hemorrhage,and other complications.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traoperative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vital sig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Follow-up survey was conducted within 3 months after surgery,the prognosis and healing of the patients were better in the application group,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3 cases with wound infection.Conclusion:Endoscopic linear stapler has a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in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Key words】 Endoscopic linear cutter stapler;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Clinical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Beiliu City,Beiliu 537400,China
doi:10.14033/j.cnki.cfmr.2016.5.001
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是近年來在胸腔惡性腫瘤外科手術的一種方式。而在手術中對動脈、肺臟、支氣管的縫合是手術成功的關鍵[1]。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能夠很好解決這一問題,其能夠對內臟組織起到切除、縫合的作用,減小對血管的損傷,防止術中大量出血,降低出現中轉開胸的情況,提高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本文對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展開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筆者所在醫院進行胸腔鏡肺葉切除術5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應用組與對照組,每組25例。應用組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52.3~76.5歲,平均(56.7±0.8)歲;病程3.2~21.6個月,平均(13.6±0.5)個月;自發性氣胸5例,肺良性腫瘤切除4例,腺癌2例,大細胞癌4例,細支氣管肺泡細胞癌3例,肺囊腫4例,硬化性血管瘤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53.1~76.1歲,平均(55.9±1.0)歲;病程4.3~24.2個月,平均(14.1±0.2)個月。自發性氣胸3例,肺良性腫瘤切除2例,腺癌6例,大細胞癌4例,細支氣管肺泡細胞癌3例,肺囊腫5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傳統人工縫合方式,應用組患者在手術中使用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應用組的具體措施為:手術中使用的是瑞奇外科器械(中國)有限公司生產的ENDO RLO通用內鏡直線切割縫合器和一次性釘夾,型號為ENDO RLC 4525、4548。全身麻醉后為患者調整至側臥位,在腋前線第4、腋中線第7、肩胛第8肋間進行切口,切口大小為4~5 cm。首先將胸腔粘連分離。根據患者的病癥類型實行不同的處理順序,主要使用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對患者的肺靜脈、肺動脈、葉間裂以及支氣管進行處理。血管縫合使用的是2.5 mm的釘夾,支氣管縫合采用的是4.8 mm的釘夾,葉間裂縫合使用的是3.5 mm的釘夾。釘夾縫合后對縫合質量進行檢查,保證縫合部位不會出現位移,導致患者出現大出血現象。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
對患者在手術耗費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血壓變化等各項生命體征進行記錄觀察,術后1個月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手術前后疾病癥狀情況與腹腔內器官功能情況。參照文獻[2]制定疾病癥狀評價標準,腹腔內器官功能情況評價標準。療效評價標準分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四個標準,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心率、術中血壓情況比較
應用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心率、術中平均動脈壓等各項生命體征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疾病癥狀、腹腔內器官功能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在手術前后疾病癥狀情況與腹腔內器官功能異常情況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在手術結束后3個月內進行隨訪調查,應用組患者預后及愈合較好,無術中、術后并發癥,而對照組術中有5例大出血、支氣管胸膜瘺,術后有3例患者出現傷口感染、遲發性出血等并發癥,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2.4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應用組治療有效率為1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3 討論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發展漸漸向微創型手術發展[3]。由于手術的技術含量高,手術過程相對也比較困難,該手術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尚在研究中[4]。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是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醫療器械。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是目前在胸腔鏡手術中應用最多的醫療器械,雖然相關的臨床研究非常多,但是其在全胸腔鏡下的肺葉切除手術中的相關研究還較少[5]。在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中應用的過程中,它在整個手術中均能夠起到切割、縫合的作用,其操作的正確與否甚至能夠決定手術治療的效果。研究觀察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在手術過程中的操作步驟、操作方法以及規范化、科學化,對于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在手術中的應用要求、在肺動、靜脈以及肺間裂以及支氣管切割、縫合的操作方法以及相關要求進行分析。
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在手術過程中經常會應用到多種規格的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首先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規格的釘夾,預防出現不符合患者肺間裂、肺動脈、肺靜脈以及支氣管的釘夾,并且對固定的質量進行檢驗,預防出現位移的現象。在固定好釘夾后需要關閉一次,以此檢驗閉合的順暢,尤其是在需要進行多次閉合切割的情況下。在切割的時候盡量放松手腕的力度,防止對患者的內臟造成損傷,在分離胸腔粘連時需要動作輕柔。在患者肺臟間隙插入釘板時需要注意釘板的長度與插入的角度,防止釘板出現位移。
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對肺血管的切割、縫合是有效控制手術術中出血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手術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使用切割縫合器最大的優勢是對血管的游離不需要較長的時間,只需要將血管放入釘板,這項優勢在血管粘連嚴重或癌癥向周圍組織浸潤的患者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相關研究指出,切割縫合器對血管的釘合失敗主要原因是由于器械操作導致切割部位周圍的血管壁破裂,從而導致的出血,需要進行二次處理。有實驗證實,在直線切割縫合器使用中出現大出血的現象主要是由于釘板擺放失誤造成的釘合不嚴,從而引發患者的血管切割處失血過多。針對這一現象,有學者主張對肺部血管分離困難的患者使用預留絲線環套進行肺血管的阻斷。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中對患者的葉間裂處理中,通常不使用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對于葉間裂粘連程度較嚴重的患者,一般使用尋找間隙,確定肺血管的分布,再使用切割縫合器處理,能夠減小對患者造成的損傷。相關的研究指出,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中,使用直線切割縫合器的釘夾來閉合支氣管的應用也比較多,主要優點是胸腔的切口較小,閉合器不能夠進入;其次,切割縫合器只需要一個釘夾便可進行閉合,經濟效益較高,能夠減小手術開支。
本文通過對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筆者所在醫院進行胸腔鏡肺葉切除術50例患者進行研究,使用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術中血壓等數值明顯優于使用人工縫合方式患者,兩組患者在手術前后疾病癥狀情況與腹腔內器官功能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應用組患者的預后較好,無并發癥,而對照組術后有3例患者出現傷口感染、遲發性出血等并發癥。證實了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夠提高患者的預后,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且其使用的并發癥狀較少,其安全性能較高,可以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吳云舒.內鏡用直線切割縫合器在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中的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7):978-980.
[2]郭海周,江科,范凱,等.電視胸腔鏡在肺段切除術中的應用[J].中國內鏡雜志,2012,18(2):188-190.
[3]滕洪,王述民,曲家騏,等.胸腔鏡手術治療老年自發性氣胸70例[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3,13(11):974-976.
[4]吳衛兵,陳亮,朱全,等.直線切割縫合器引導管在全胸腔鏡肺葉、肺段切除中的應用[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2,19(6):638-641.
[5]陸為標,呂文成.經胸腔鏡直線切割縫合器治療肺大皰中的應用探討[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11):1993-1994.
(收稿日期: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