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春香

摘 要:項目區位于介休市義棠鎮北村,項目區土壤類型為潮土,土壤母質為石灰性砂質沖積物,侵蝕微弱,土層深厚,表層質地為中壤,宜耕種,土壤肥力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诖?,筆者以番茄為例,展開了日光溫室膜下滴灌技術應用示范,通過示范結果表明推廣膜下滴灌技術可高效利用水肥資源和大幅度提高農民收入,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關鍵詞:介休市;日光溫室;膜下滴灌技術;節水節肥;綠色增產
中圖分類號:S6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20
1 技術路線
1.1 膜下滴灌及配方施肥技術
1.1.1 灌溉系統安裝
在日光溫室的首部均安裝施肥器,選擇文丘里施肥器,配置溶肥器,控制水壓和流量,鋪設滴灌管道,在作物的根系部位鋪設滴灌帶。蔬菜種植模式為50-80-50,蔬菜行距50cm,滴灌管鋪設于50cm行間,寬行距80cm。滴灌管管徑16mm,壁厚0.8mm,滴頭間距0.3m,滴頭流量為1.38 L/h。
1.1.2 滴灌制度的確定
以番茄為例,全生育期共滴灌21次,總灌溉量4725L/hm2左右。具體灌水時間也可以據土壤相對含水量13%~14%時,即灰墑—黃墑時開始灌水。盛果期以后可以7~10d進行1次灌溉,衰果期可以停止灌水。結合灌水進行施肥,實現水肥同步。
根據計算得出溫室中每公頃蔬菜灌水總定額為4320m3(灌溉系數0.9),每次灌水225L。每次以滴孔間浸潤直徑剛好重合4cm時停止灌溉,灌溉1次的時間約30h左右。番茄全生育期可以灌水20~25次,第1次灌水在定植前后進行,第2次進入番茄結果核桃大小時進行,以后每隔10d灌1次水,盛果期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灌水次數。
1.1.3 施肥方案確定
根據種植蔬菜的需肥規律、地塊的肥力水平及目標產量確定總施肥量、氮磷鉀比例及底、追肥的比例。作底肥的肥料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則按照不同作物生長期的需肥特性,確定其追肥次數、數量和品種。實施滴灌施肥技術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近25%,故滴灌施肥的用肥量一般為常規施肥的75%左右。
1.1.4 滴灌施肥技術
項目區在施農家肥的基礎上,合理進行化肥使用。溫室內蔬菜滴灌施肥全部采用可溶性肥料如:尿素、硫酸鉀、磷酸二氫鉀、滴灌專用肥等。緩苗期以氮、磷為主,施入149.9kg/hm2;初果期以氮、磷肥為主,施入149.9 kg/hm2;膨大期以磷、鉀肥為主,配以少量氮肥,施入223.9 kg/hm2??筛鶕喂喾侄啻问┤搿?/p>
1.2 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溫室內蔬菜病蟲害防治主要以生物防治為主,物理防治、農業防治為輔。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利用生物農藥實現以菌治蟲、以蟲治蟲;物理防治措施主要是每3.33hm2懸掛1盞頻振式殺蟲燈、每1hm2設置150~225塊黃板、安裝防蟲網等;農業防治措施主要是起壟、摘葉等。并根據情況噴施適量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如防治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1號乳劑1000倍液或83增抗劑100倍液,隔10d噴霧1次,連噴3~4次。
2 集成技術應用效果
2.1 節水試驗結果分析
節水試驗設在義棠鎮昌盛蔬菜園區天區,試驗設滴灌和常規畦灌2個處理,分別設在2個大棚1號和2號。膜下滴灌處理的大棚面積0.0733hm2,每次灌溉水量平均15L,全生育期灌水21次;對照畦灌大棚面積0.0733hm2,每次灌溉水平均30 L,全生育期灌水21次。供試作物番茄于10月1日定植,從節水試驗情況來看,膜下滴灌全生育期內共灌水21次,滴灌用水4701.50L/hm2,對照畦灌全生育期內共灌水21次,灌溉用水9402.98 L/hm2,滴灌比畦灌每1hm2節水4701.50L,節水率50%。
膜下滴灌處理的大棚在整個灌水周期內,最高相對濕度85.4%,平均相對濕度為77.6%,比畦灌大棚平均濕度91.2%降低了13.6%,且干濕適宜,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發生率明顯降低。因滴灌施肥改善了作物生長環境,病害減少,延緩死苗,每1hm2增加產量13537.5kg,增產6.6%,按市場均價2.6元/kg計算,增產值35197.5元/hm2。
2.2 節肥試驗
節肥試驗設置在義棠鎮北村B區,試驗設4個處理,小區長10m,寬20m,小區順序排列,不設重復。處理全部每1hm2施雞糞149.25m3、過磷酸鈣(含量16%,按照處理確定施肥量)作底肥。全生育期追肥10次,肥料品種為尿素、磷酸二氫鉀。全生育期共澆水21次(如下表1)。
節肥試驗表明,實施膜下滴灌后,在減少肥料投入的情況下,設施栽培番茄不但沒減產,而且出現不同程度的增產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該棚種植年限長,多年來農家肥及化肥投入較多,耕地土壤中養分累積較多,甚至對作物生長產生不利影響,采用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技術,改善了作物生長環境,延緩作物死苗現象,延長了作物生育期,因而收獲了較高的產量。從表1可以看出,以節肥10%的效果最好,比對照每1hm2增產14805kg,平均每1hm2施肥量比常規施肥節約純養分184.5kg(其中,N 69kg、P2O548kg、K2O 67.5kg),節省肥料投入738元/hm2。
3 總體效益
通過實施蔬菜膜下滴灌集成技術,平均每棟日光溫室增產番茄902.5kg,增產率達6.6%,在保證產量提高的基礎上,還使蔬菜品質明顯提高,蔬菜優質率提高20%以上,西紅柿以2.6元/kg計算,每棟增加效益2346.5元,100棟日光溫室總增加效益23.47萬元;項目區每年可增收節支29.383萬元。
4 技術創新及發展前景
通過示范結果表明膜下滴灌技術具有以下創新點:節水、節肥,大大提高了水肥資源利用率。該技術與大水漫灌相比,節水40%~60%,水資源利用率提高30%;與傳統施肥相比,每1hm2節肥60~150kg,節肥10%~20%,肥料利用率提高8%~10%;省地、省工,提高勞動生產率。膜下滴灌有效減少溝渠等占地,每1hm2節地45%~75% ;還可減少澆地、打藥、除草等勞動用工;增產、增收,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示范結果表明與常規種植相比,溫室番茄每1hm2增產1410kg,增產8.6%,每公頃節本增收33900元;改土、提質,有利于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膜下滴灌技術的實施有效地解決了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板結,改善了土壤結構;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減少了肥料施用不合理造成的資源浪費和農田環境污染,明顯減少了農藥用量,顯著提高了農產品品質。因此,推廣膜下滴灌技術,對實現水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農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應用前景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