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鵬 孟慶杰
[摘要]目的:觀察膽寧片治療術后腹脹的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11月份到2014年11月份收治的632例腹部外科手術后腹脹病人為研究對象,將腹部術后出現腹脹或術后3天尚未排氣者,隨機分為膽寧片治療組,四磨湯治療組,常規(guī)洗腸對照組。對比三組治療有效率。結果:膽寧片組總有效率96.8%,四磨湯組總有效率95.2%,對照組總有效率81.7%。結論:膽寧片用于治療術后腹脹具有減輕腹部脹痛效果明顯,排氣快,且應用安全等特點。
[關鍵詞]膽寧片;術后腹脹;總有效率
腹部術后腹脹多是手術或創(chuàng)傷對胃腸道的刺激,抑制腸蠕動,麻醉藥物的影響,腹壁切口疼痛限制腹壁肌肉活動等原因所導致的一種反應。術后腹脹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還影響切口的愈合,或進一步發(fā)展為麻痹性腸梗阻,并引起一系列變化使治療增加困難。腹部手術后早期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對于提高圍手術期的治療和護理效果,防止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至關重要。傳統(tǒng)洗腸等方法,效果并不理想,近3年來,筆者采用膽寧片等治療術后腹脹,發(fā)現效果顯著,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取自2011、11-2014、11我科收治的腹部外科手術后腹脹病人632例,男435例,女197例,年齡16-81歲,手術其中闌尾手術428例,疝修補手術76例,膽囊手術67例,消化道穿孔修補手術22例,胃癌手術11例,結直腸手術28例。入組病例全部符合術后腹脹的診斷標準,全部病例隨機分為3組,其中膽寧片組220例,四磨湯組210例,常規(guī)洗腸對照組202例,3組間從男女比例、患者年齡、疾病種類等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2 治療方法
膽寧片組,口服膽寧片(由上海和黃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一次5片(1.8g),一天3次,連用5天。四磨湯組,口服四磨湯(由湖南漢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一次20ml,一天3次,連用5天。常規(guī)洗腸對照組,肥皂水500ml,灌腸,一天一次,連用5天。觀察項目:腹痛、腹脹恢復時間;腸鳴音恢復、排氣時間。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使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使用頻數和率(%)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以用藥1天后癥狀好轉,患者排氣為顯效,以用藥3天內癥狀好轉,患者排氣為有效,以用藥5天患者癥狀無改善,患者未排氣為無效。具體見表1。
統(tǒng)計學分析表明:膽寧片組和常規(guī)洗腸組總有效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膽寧片組和四磨湯組總有效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
3 討論
腹部術后腹脹多是手術或創(chuàng)傷對胃腸道的刺激,抑制腸蠕動,腹壁切口疼痛限制腹壁肌肉活動等原因所導致的一種反應。術后腹脹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還影響切口的愈合,或進一步發(fā)展為麻痹性腸梗阻,并引起一系列變化使治療增加困難。腹部手術后早期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對于提高圍手術期的治療和護理效果,防止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是至關重要。
有臨床實踐發(fā)現,膽寧片具有治療腹脹的功效,對緩解患者膽道壓力和緩解企炎癥效果顯著。膽寧片主要由大黃,虎杖,青皮,白茅根,陳皮,郁金,山楂組而成,具有疏肝利膽,清熱通下等作用,臨床主要用于肝郁氣滯,濕熱未清所至的右上腹隱痛,食入作脹,胃納不香,暖氣,便秘等,可引起大便次數增多,偶有輕度腹瀉。術后腹脹多表現為兩脅脹滿,暖氣,陣發(fā)腹痛,可伴有低熱等全身表現,中醫(yī)分型多以肝氣不疏,氣滯血瘀,濕熱下注,水飲內停等引起,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包括禁食,胃腸減壓,補液,洗腸等對癥治療,但效果不理想。術后腹脹多為腸麻痹引起,非發(fā)生機械性腸梗阻,但胃腸動力藥應用應謹慎,膽寧片具有疏肝解郁,行氣通脹等作用,非直接促進腸蠕動,有臨床應用指證。
在本次研究中對632例腹部外科手術后腹脹病人進行臨床實驗研究,對比膽寧片同常規(guī)治療和四磨湯治療效果發(fā)現,膽寧片治療有效率達到了96.8%,同四磨湯治療有效率95.2%無顯著差異,同常規(guī)治療效果對比差異顯著,可見通過本實驗觀察,膽寧片對于術后腹脹,具有療效確切,應用安全的特點,可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