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玨
[摘要]目的:為了提高我院精神科基礎護理質量,減少精神病患者的出走率、醫院感染率和不良事件發生率,特建立品管圈(QCC),探究其在精神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30名護理人員,組成一個品管圈小組并從護理管理知識上入手,加強該品管小組對精神病患者護理管理,同時要更進一步的學習衛生護理知識。通過觀察這30人組成的品管圈對患者的護理后精神病患者的出走率、精神科不良事件發生率和患者感染率,探討出品管圈活動對精神住院患者基礎護理質量的應用效果。結果:在成立品管圈小組后,醫院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出走率、感染率及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實施品管圈管理之前。結論:品管圈活動的開展有效的降低了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出走率、護理過程中不良事件發生率和醫院感染率,優化并提高了醫院護理工作質量,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品管圈;精神科護理工作;不良事件;出走率;感染率
品管圈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補之工作場所的人們自動自發組成數人一圈的小圈團體(又稱品管圈小組,一般6人左右),全體合作、集思廣益,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來解決工作現場、管理、文化等方面所發生的問題及課題。它是一種比較活潑的品管形式。目的在于提高產品質量和提高工作效率。而隨著診療水平的改善與提高,對精神病患者的護理工作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醫院精神科面臨的精神病患者出走率問題,醫院精神病患者感染率問題以及頻繁發生精神病患者襲擊護理人員的不良事件問題。面對這些都需要護理工作者采取有效的辦法解決。本文就是將品管圈活動運用于精神病患者管理過程中,探討其有效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實驗之初對我院2015年2月-7月期間精神科基礎護理質量進行檢查評估,從精神科患者出走率、不良事件發生率、感染率方面對這個時間段的護理質量結果進行分析。然后組織品管圈管理活動,在2015年11月-7月期間品管圈小組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最后對活動前后的結果進行對比并分析其效果。
1.2 建立品管圈
選取12名志愿者護士,每人分管4張精神科患者開放床位,共48張。年齡在23~38歲之間。其中專業護師4名,普通護師2名,護士6名。
1.3 定期開展討論,制定改善措施
開展品管圈活動期間定期安排小組開展討論會,每次開會時長在兩個小時以上。討論出醫院精神科護理工作現存的問題。對品管圈小組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
1.4 統計學原理
所有統計分析均使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統計結果P<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統計結果見表1-3。
3 討論
通過以上分析研究可以發現將品管圈活動應用于醫院精神科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可以全面改善護理工作中現存的問題。品管圈活動開展后精神科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病情知曉率、精神科常規操作合格率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而醫院精神科不良事件發生率也明顯有所下降。醫院應該從全局出發,不忽視醫院任何細節之處的管理。根據以上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的相關因素的比較,表格顯示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品管圈活動可以很有效的提高醫院護理工作質量,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