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鋒
[摘要]目的:探討羅浮山百草油治療凍瘡的臨床效果。方法:從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凍瘡患者中篩選出200例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例患者。實驗組患者應用羅浮山百草油進行凍瘡治療,對照組患者應用凍瘡膏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結果:應用羅浮山百草油治療的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明顯高于應用凍瘡膏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的85%,p<0.05。結論:羅浮山百草油對凍瘡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可以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羅浮山百草油;凍瘡;臨床效果
凍瘡是由寒冷氣候所引發的局部皮膚腫脹性損害。在人體遭受低溫后造成組織損傷,機體對寒冷產生異常應激反應,即會形成凍瘡。且常見于老年、兒童及婦女等對外界抵抗力較弱的人群。發病的機制是皮膚長期遇冷,動脈收縮、靜脈淤血,進而引發的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皮膚形成凍瘡后一般很難愈合,現以在我院接受治療的200例凍瘡患者為基礎,對羅浮山百草油在凍瘡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效果進行調查,為以后在凍瘡的治療中,能夠選擇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提供臨床依據,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凍瘡患者中篩選出200例患者,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例患者。實驗組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患者平均年齡(37.5±6.2)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患者平均年齡(38.2±5.7)歲。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方面沒有明顯差異,P>0.05,組問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在涂抹藥物前先用溫水將手清洗干凈,將水拭干,然后用消毒棉簽將藥物輕柔均勻的涂抹于患處皮膚進行治療,皮膚破損的患處禁止藥物涂抹,謹防感染。實驗組患者采用羅浮山百草油進行治療,每天4次,持續一周。對照組患者采用凍瘡膏進行治療,每天4次,持續一周。
1.3 篩選標準
1.3.1 凍瘡的診斷標準
受寒后,在肢體的末梢及暴露部位出現局部皮損性紅斑,具有癢痛等刺激感,遇熱加重且常伴有水腫。局部可觸及硬塊,皮膚色暗,嚴重時會出現水泡或發生潰爛。
1.3.2 納入標準
患者經醫師診斷后確診為凍瘡,治療前未進行過任何治療,無其他內外科疾病。
1.3.3 排除標準
排除凍瘡傷及骨骼、肌肉,或已經形成濕性或干性壞疽的患者,排除無法按時涂藥、復診,或涂藥期間需要進行其他藥物治療的患者。
1.4 評價標準
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發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為依據。痊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皮損全部愈合,無癢痛等刺激感;好轉: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皮損基本愈合,有些微癢痛等刺激感;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皮損稍有愈合,癢痛等刺激感稍有緩解;未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皮損面積未減少,癢痛等刺激感也未有緩解。總有效率=痊愈率+好轉率+有效率
1.5 統計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對收集的所有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數據用X2進行檢驗,P<0.05,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應用羅浮山百草油治療的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痊愈的患者有85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患者應用凍瘡膏治療后,痊愈的患者有4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5%。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1所示。
3 討論
凍瘡是寒冷季節由低溫引起的局限性皮膚炎癥。在所有的氣象要素中,氣溫是影響人體舒適度的最重要的因子,且氣溫的極端變化極易引起人體自身的病變。如過度濕熱會引發痱子,過度寒冷則會引發凍瘡等。
凍瘡在中醫范疇屬于氣血瘀滯、寒凝經脈。羅浮山百草油是由徐長卿、辛夷、紅花、桂枝、三七、腫節風、獨活、羌活、姜皮、白芷、柴胡、木香等79味中草藥萃取而成的藥物精華。方中的桂枝、山白芷屬辛、溫之性,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排膿、溫經通絡止痛的功效;三七性味溫、甘苦,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功效,且有活血不傷血,止血不留瘀的特點;當歸性味甘溫,可養血活血、祛瘀通絡;益母草、薄荷、山銀花等苦寒類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調經消水的功效,被廣泛應用于疔腫瘡癰等癥的治療中。諸藥合用可增強溫經散寒、活血祛瘀、軟堅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對凍瘡能夠起到有效的治療效果。且中醫講究“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治療原則。早在《黃帝內經》中也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所以人們要在寒冷季節多加防護,特別是有凍瘡既往史、抵抗力低下及戶外工作的人員,更應該注意自身保暖。
文中數據可證,羅浮山百草油對凍瘡具有比凍瘡膏更好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普遍推廣,對促進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