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飄
[摘要]隔山消為蘿摩科鵝絨藤屬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南各省區,也有分布在西北及東北各省區。隔山消是土家醫常用的一種藥材,在我國已有一千余年的藥用歷史,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在我國民族地區已經廣泛地應用于治療多種疾病。
[關鍵詞]土家藥;隔山消
土家藥的種類,主要是植物藥,其他也有以動物、礦物和部分生物制品為藥。它是我國藥學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隔山消系蘿摩科鵝絨藤屬植物,隔山消出自《本草綱目》,又名耳葉牛皮消,飄飄藤。藥用其塊根,為我國著名中藥“白首烏”的正品之一。在我國資源豐富,主要產于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生長環境為海拔800-1300米的山坡、山谷或灌木叢中、路邊草地。藥用成分為圓柱形或類球形的干燥塊根,高約5-10厘米,直徑約1.5-3.5厘米。黃褐色布滿皺縮的皮膚,外殼可以分層脫離。木質較堅硬,中間斷面白色,粉性。味苦甘澀、無明顯氣味。以粗大、粉足、斷面白色者為質量優良品種。
1 隔山消的傳統中醫藥研究
隔山消,味甘、微苦、性微溫,具有補陰,養腎精,利濕化濁,強筋骨,健脾補虛,消食導滯,調補氣血,解毒療瘡等功效。民間多用于治療痢疾、食積飽脹、脾虛泄瀉、脘腹脹滿、胃痛、腹痛、多年老胃病、小兒疳積、食瘧等胃腸疾病。主治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頭暈耳鳴等腎虛之證,飲食停滯、食欲不振等脾胃不和之證,及心悸失眠,產后乳汁稀少,及小兒瘡積,瘡癰腫痛,毒蛇咬傷等兒、婦、內、外科諸癥。
2 隔山消的現代化學成分研究
隔山消屬鵝絨藤屬植物,隨著近代化學成分分離技術的提高,本屬植物化學成分的研究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研究顯示其主要含萜類、糖類、甾體皂苷類、等化合物。萜類:主要有-a-香樹脂醇正辛烷酸酯(α-amyrin caprylate)、β-香樹脂醇乙酸酯(β-amyarin acetate)、羽扇豆醇乙酸酯(lupeolacetate)。多糖類化合物:多為單糖,主要有2,6-二去氧糖及葡萄糖,多以甙的形式存在。甾體皂苷類化合物C21:是其所含較多的一類化學成分,其核心基團主要有九元內酯環孕甾烯類、孕甾烯類。生物堿類化合物本屬植物中生物堿的數目較少,且毒性較大。其他成分:此外還有苯乙酮類化合物cynandione A和cynanchone A。
3 隔山消的現代藥理研究
3.1 抗炎作用
實驗結果表明隔山消生品及兩種炮制品均能使炎癥滲出液中的PGE2含顯著減少量,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受到明顯抑制。
3.2 抗腫瘤作用
實驗證明白首烏甾體總苷(CG)對Hce-8693、PC3、Hela、PAA 4種瘤細胞均有較強的致毒作用,且呈濃度越高,毒性越強。
3.3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實驗顯示,白首烏苷(從耳葉牛皮消的塊根中提取)在體外可雙向免疫調節T淋巴細胞活性。
3.4 抗氧化作用
從其干燥根中提取得到的神經保護性化合物cynandione A可以減弱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酶活性的下降。
3.5 保肝作用
白首烏總苷可使乙酰苯肼造成的溶血性貧血的肝臟的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恢復,有的可恢復到正常水平。
3.6 抗癲癇
研究顯示:具有抗癲癇和抗驚厥作用的成分主要有青羊苷甲(otophylloside A)和青羊參苷乙(otophylloside B)。
3.7 抗生育
甲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具有明顯抗生育活性的部位。
3.8 促進胃腸動力
3.9 其他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其不同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具有清除自由基、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使器官組織衰老減慢,提高特異和非特異性免疫、抑制腫瘤、降低膽固醇是機體患病率降低。
4 隔山消的毒性研究
隔山消為土家族聚集地區廣泛應用的經驗藥物,長期被以生品直接入藥或炮制后入藥。該植物中主要成分是昌體皂昔,既是有效成分,同時也是其有毒成分,過量服用會出現中毒反應。臨床表現為口流清涎,嘔吐,心動過慢,四肢癲癇性痙攣,強烈抽搐等癥狀。中毒輕者,可快速催吐,并送至醫院洗胃及導瀉;也可服用蛋清,牛奶或活性炭,并服鎮靜劑預防痙攣等物來中和毒性。
5 總結
隔山消作為一味常用的土家醫藥,經過土家族人民世代的生活經驗積累和反復實踐,逐漸形成了共同的認識:其治療范圍廣泛,療效明顯,使用方便。雖有毒性方面的說法,但目前其毒性成分及毒性強度,炮制前后的性能變化正在研究中。此外,隔山消的研究日趨成熟中,已有隔山消的制劑,如復方隔山消顆粒隨著國家對民族醫藥的關注度日益增加和眾學者的研究逐漸深入,在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下,隔山消的功效性質會更加透徹,我們對它的加工利用會更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