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魯輝

“路漫漫其修遠兮”,可路再長,都有它的起點。人們更多地在意前路茫茫,但卻容易忘記那起點上的白雪皚皚。共產黨人應時刻牢記入黨時的誓言,即不忘初心,不忘來時的路。作為一個年輕的纖檢人,我的初心是什么?來時的路又是怎樣?光陰似乎模糊了我的記憶,于是我翻開那塵封的日記……
2013年1月于邯鄲邱縣
1月的邯鄲城冷風刺骨,平均溫度已降到零下10℃左右,路上的積雪有小半米深,汽車駛過只能看到半個車輪。快臘月了,空氣中到處彌漫著過年的味道,路上的行人很少,看樣子年貨都到了家。
天剛蒙蒙亮,一輛載著人和設備的金杯閣瑞斯迎著風雪出發了。車上的人還熱烈地說著什么,路人自然是挺不懂的。因為他們說的是很專業的話語:“掃碼”“入庫”“馬值”“顏色級”……原來是纖檢人員在討論昨天的工作。邱縣庫是一個新開的國儲棉倉庫,原來是存儲糧食用的,由于場地小,配合人員不熟悉工作,收儲進度很慢,同志們竭力想通過自己的工作經驗提高工作效率,早日完成工作回家與親人團聚。
當天是邯鄲公檢第47天,因為快過年了,我想家了,也想她了,但工作沒完,只能寫篇日記,記住我的感慨和思念。
2013年10月于新鄉延津
7月的延津晴空萬里,丹桂飄香,一望無際的刺槐林,波光粼粼的淺水灘令人心曠神怡。在距黃河故道不足兩公里的國儲棉倉庫里,纖檢人無暇欣賞身旁的美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真是“熱火朝天”。轟鳴的夾包車發動機聲夾雜著相互的呼應聲,悶熱的空氣混合著混濁的煤油味撲面而來,一浪高過一浪,那叫一個難受。
在國儲棉出庫檢驗中,倉庫里棉包碼放得整整齊齊有12~14層,約7~9米高。為了扦取放在上層的棉包樣品,聰明的纖檢人改夾包車為“扦樣車”,在夾包車的鐵臂上固定一個鐵筐子,扦樣時夾包車把筐子和人一起舉到半空中,隨著夾包車鐵臂的升降來扦取不同層高的棉樣。此刻,站在夾包車筐子里的是年過半百的老所長,一位經驗豐富的纖檢人。只見他頭戴礦燈,腰系安全繩,一手拿袋子,一手用力從棉包中抓出一把棉花,用力吆喝著丟給下面記錄的人,為了取樣均勻,要多點取樣,取一個樣品,要花費三分鐘。這樣的扦樣,高峰期我們一天扦2000多包。
2015年1月于烏魯木齊
入疆公檢已經有65天了,從10月初剛來時的清爽到現在披上厚厚的冬衣,真是去也匆匆來也匆匆。記得剛來烏魯木齊第一天,為了盡快熟悉情況,我們克服旅途勞頓一天就干了2000多噸。晚上我配合河南局陳明做數據錄入上報工作,已經是夜里兩點多了,實在熬不住的我坐在椅子上打了一個盹。恍惚中聽到鍵盤的響聲,只見陳明一手拿掃描槍,一手在鍵盤上敲擊著,邊看邊用力眨眼,一瞬間我的臉上燒了起來。
烏魯木齊空曠的土地和天空在視野盡頭連成一片,遠方雪山的邊際線若有若無,幾株胡楊樹不帶一點綠色斜插在沙土地上,似乎在傾訴著所經歷的光輝歲月。我想念我的爸爸和媽媽,想念我即將結婚的女朋友,也許此刻他們像我一樣在天山的那一邊思念著我…
2016年7月1日于北京
初心是什么?2012年3月,我成為一名普通的纖檢人,短短4年多時間,我從初出校門的實習生成長為一個參與6次異地棉花公證檢驗、擁有棉檢師職業資格的專業纖檢人。雖然,這跟老一輩纖檢人比微不足道,但于我而言,纖檢就是一個熔爐,它生動地向我展示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纖檢培育了我,而我也愿意為纖檢事業而努力奮斗。
從連續三年棉花收儲公證檢驗到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落地實施,從祖國錦繡內地到邊陲新疆,到處都有纖檢人的身影。如果把堆積的棉包比作大山的話,那么纖檢人就是愚公,用我們的專業和智慧,用我們樸實無華的青春,用我們不辭辛勞的默默付出,修出一條促進棉花產業飛速發展的康莊大道。
今天是建黨95周年紀念日,作為纖檢人,我們要明白“路漫漫其修遠兮”,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勇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奉獻者,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作者單位:中國纖維檢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