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開發了生物酶法綠色染前處理工藝,并在河北寧紡集團成功完成10萬米布的生物酶法前處理工藝的應用示范和推廣。
傳統的染前處理工藝流程中,必須用大量的燒堿和助劑等化學制劑,耗費大量的水和能源,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針對這一現狀,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與天津天紡集團、河北紡聯物資供銷有限公司開展合作攻關,研發出多種性質優良的紡織用生物酶制劑及生產工藝。他們自主研發的復合酶制劑,可以將傳統工藝中的退漿和精練合并成一步完成,從而大大提高了前處理效率。實踐證明,與傳統堿法工藝相比,用酶法前處理工藝生產12000米純棉棉布和11000米芳綸熱波卡布,成本可分別降低30%和70%。值得一提的是,生物復合酶制劑還具有處理條件溫和、效率高、專一性好等特點,不僅對棉纖維幾乎沒有損傷,還能提高產品品質。(來源:錦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