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云南中醫學院畢業的他,放棄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了深深眷戀的家鄉,在正在發展中的賓川縣中醫院埋頭工作。如今,何云長“小神醫”的美譽在賓川壩子早已是家喻戶曉。
醫院的同事們都深知,他這個“小神醫”的名號可不是吹出來的,而是用實實在在辛勞和努力換來的。
把工作崗位作為為人民服務的舞臺是何云長從醫以來一直恪守的原則,不論患者是什么人,他都能做到一視同仁,從不搞特殊化。遇到行動不便的病患,他都會主動走到床邊、車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很多患者都是從外地前來求醫,這無疑加大了醫院的工作量。為此,他大多數工作日都處于加班狀態,早到遲退、吃盒飯幾乎成了他的習慣。一年365天,他每天工作時間少則七八個小時,多則十幾個小時,日均門診量接近兩百人之多,繁忙的診療幾乎占用了他全部的時間。
2004年9月擔任院長以來,他白天忙著診治病患,只有利用晚上的時間進行學習,為自己“充電”。多年來,為了醫院建設和各項工作的發展,他傾注了大量心血,幾乎每晚都工作到深夜。
在醫院各種會議上,他經常說:“對于醫務人員來說,我們就是患者的依靠,要進行換位思考,將患者對我們的信任轉化為一種動力,要以關懷式語言接觸病人,人性化服務滲透醫療,尤其面對的大多數是經濟條件較差的農村患者,我們更要一視同仁,全心全意的為患者服務?!?/p>
為此,他把醫患溝通當作臨床一線的重點工作來抓,為醫務人員訂閱書籍,邀請專家到醫院講課,組織職工觀看溝通方面錄像片,全面提高了醫護人員的溝通能力。他自己也積極與患者溝通,用盡可能通俗的語言向患者揭示病情,制定出經濟可行的診療方案,得到了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和贊揚。
“為醫必仁,學醫必精”,作為一名醫生,何云長始終堅信,不但要有精湛的醫術,更要有醫者德為先的高尚情操。在工作中,嚴把廉潔關,努力做到潔身自好,一塵不染。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并堅持與患者換位思考,面對利益的誘惑,從不動心。從醫以來,他拒絕了無數宴請、拒收任何好處,自己捐的錢卻比別人都多。
工作中,何云長十分注重經驗的總結,幾年來,在《中國中醫基礎理論》、《中國社區醫師》、《中國民族民間醫藥》等雜志上共發表文章26篇,其中獲中華醫學會優秀論文2篇,大理州優秀論文5篇、《祛邪治咳嗽八法》、《淺析張子和“先去藥邪,后及病邪”之觀點》均獲中華醫學會優秀論文獎。
與此同時,何云長不斷加強帶教工作,甘為人梯,幾年來,共帶教進修生、實習生500余人。
何云長常說,“一類企業靠文化,二類企業靠制度,三類企業靠產品。一個具有優秀傳承和良好發展前景的單位,一定不是靠制度來約束人的,而是依靠單位文化強大的凝聚力,靠人性化的管理方法?!睘榱颂嵘蛿U展醫院文化的影響力和滲透力,他制定了醫院的宗旨和院訓、醫院發展戰略;邀請相關人員為醫院編制了院歌,設計了院徽;在《賓川時訊》開設《杏林之窗》專欄;編印醫院文化建設期刊;錄制中醫藥文化建設短片……
何云長就像一塊磁鐵,把全院職工牢牢地吸引在他周圍,正是在這樣優秀的團隊不懈的努力下,2010年7月高分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院管理年評審,兩次在國家級會議上,一次在全省會議上作先進工作經驗交流;2011年6月25日,賓川縣中醫院實現整體搬遷,投資1億元的新院區極大的改善了就醫環境;2012年8月被衛生部表彰為“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創先爭優先進集體”、被省衛生廳表彰為“先進集體”。2012年10月,賓川縣中醫院在全省首家通過“國家二級甲等中醫院”評審;同年賓川縣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全國第二批“治未病”試點地區。
如今,賓川縣中醫院年門診量及人均創收在全省縣級中醫院名列前茅,未發生醫療事故,醫院各項工作實現了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