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明
編者按:受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向好、產業轉移力度加大等因素促動,農民工的流動從過去的單向逐漸向雙向過渡。近年來,云南省曲靖市返鄉農民工、返鄉家庭的數量都有所增加。返鄉后,農民工或是轉身務農,或是繼續務工,或是大膽創業。
歷經了城市生活的洗禮,曾經的故鄉會不會在內心深處已經變成了熟悉的他鄉?城鄉文化沖突之下,重回故鄉的他們會經歷哪些困惑與掙扎?遇到了怎樣的困難和挑戰?讓我們聆聽他們的心聲,記錄他們的故事。
“出去的五六萬,返鄉的一兩萬”,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了返鄉。仔細觀察會發現,返鄉農民工的數量雖然在增加,但是很少有農民工真正回到鄉村的老家。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故鄉帶給這些曾經的“游子”們的也并非都是美好。
回鄉的各種無奈
穿梭在沾益區的大小村落,土坯房和小洋樓夾雜交錯成為一景,而具體到細節,對比則更為鮮明:土坯房的炊煙和小洋樓的鐵鎖。
“五六口人,一兩畝地”“不離鄉,蓋不了大房”,沾益區地少人多,攢錢貸款建大房,外出打工賺錢還債,是當地大多數農民的共同選擇。
“有的村年輕女孩全都出去打工了,年輕小伙子不出去,連個媳婦也娶不上?!闭匆鎱^人社局副局長趙力說,“形勢比人強,起初是我們上門去動員農民外出務工,后來看到外出打工的好處,年輕人全都出去了?!?/p>
“種地全家一年也就苦個萬把塊,可在外面打工只要肯吃苦,一個人幾個月就能攢個上萬元?!苯衲?0歲的董小濤2008年選擇了外出務工,如今因為家中老人年事已高,不得不回鄉贍養老人。“兄弟幾個,總要有人留下來照顧老人?!彼f。
曾經,為了過上好日子,他們被迫離鄉。如今,像董小濤這樣不得已回鄉的也越來越多。有些人回歸是為了盡責,回來照顧年邁的老人、種植無人看護的土地,也有不少農民工的回歸卻滿是無奈。
“土地產出管溫飽,外出打工才致富?!鼻甘腥松缇指本珠L陳家順說,本地工業企業相對較少,一產之外的就業機會不多,這是當地農民多外出務工的重要原因。
“不少農民工在沿海地區從事的都是流水線工作,技術含量不高,現在那里的工廠不景氣,裁員較多,首先便是上了年紀的工人?!标惣翼樃嬖V記者,10年前,當地組織外出的60多歲農民都能輕松找到工作,如今超過50歲的農民工想要謀求個職位幾乎不可能?!安皇撬麄儾幌氤鋈?,而是很難再找到合適工作?!?/p>
不少返鄉農民工說,不少企業不會直接辭退年長農民工,而是用將其調整到清閑崗位降低薪水的方式,讓他們自動辭職,“這樣可以不用支付解約金?!?/p>
對于中年人來說,則糾結于婚姻家庭。一人外出打工、一人留守家中,這樣的模式風險不小。尤其對于外出女工來說,一個人長期在外孤單無助,成為離婚的重要誘因。像陳家順這樣當年動員農民外出務工的干部都有過被“討媳婦”的經歷。
“現在越來越多農民工打工都是夫妻倆一起出去,這樣相對要穩定一些,不過孩子到了初中,不少壯年農民工又會選擇回到家鄉?!标惣翼樈榻B,缺少家長看管的初中生進入問題多發期,讓家長不得不多操心。
回鄉的腳步停留在縣城
盡管回鄉者眾,可漫步沾益農村,卻很少能夠見到青壯年。部分農村因為缺少勞動力,殺年豬都成了難題。
既然返鄉農民工沒回農村,他們又去了何方?
調查發現,除了少部分50歲以上的農民工繼續回到農村耕作,大多數年輕農民工雖然回鄉,卻集中在縣城附近工作生活。
“村里的生活和城里沒太大區別,可村里找不到工作?!背錾?981年的蔡小麗說,盡管務工地公共服務更為完善,可不管是氣候、飲食習慣還是環境,農村老家仍有優勢?!澳苷疹櫦胰耍k啥事也都有熟人?!彼f。
對農民工來說,重新適應農村生活并不難,“不想種地,也不會種地”是絕大多數年輕農民工普遍面臨的難題。
即便會種地,對年輕人來說也不合算。“縣城打工一個月隨隨便便就有一兩千的收入,可是種一畝地一年下來也就能收入千把塊?!?977年出生的唐宋祥為了成家選擇了回到沾益,可他并沒有回到農村老家,而是在縣城找了份收停車費的工作。說起曾經的外出打工經歷,他說,“雖然打工辛苦,可比起種地還是輕松多了。”
不僅缺少致富途徑,對年輕一代來說,留在農村婚戀也將是難題。唐宋祥說,雖然很多年輕人都認為“苦”錢去外地,結婚還得回家鄉,但大家都在縣城里打工,想要認識適齡朋友就得進城,而且結婚以后也要留在縣城生活。“現在這份工作主要還是為了照顧孩子,孩子大點還是準備出去打工?!彼f。
“即便是買不起房,也會租房在縣城住?!辈贿^唐宋祥也說,雖然極少回去居住,但現在還有不少農民工外出務工賺錢后會在農村老家蓋房。
“在老家蓋房的錢在縣城買房基本夠了,可是我們老了還要回家不是?還得在農村留個根。”根深蒂固的返鄉觀念,讓絕大多數農民工并不想融入城市?;剜l于農民工而言,不僅是現實的選擇,更是內心深處的認同。
實際上,也有農民工回到了自己真正的故鄉。在沾益區播樂鄉,由于玫瑰產業的發展,如今不少年輕人選擇回鄉,在家當起了產業工人。
“現階段來看,返鄉之路順不順利,生活適應與否不是關鍵,關鍵還是能不能為農民提供合適的工作崗位?!标惣翼樥f。
返鄉創業看起來美做起來難 “出去不出去,各有利弊?!币恢痹谡匆姹镜卮蚬さ臈罾杳魅缃褚咽侨夜S的主人,雖然小學未畢業,但生意做得還算不錯。他的企業,也雇用了多位返鄉農民工。
“出去打工開拓了眼界,鍛煉了技能,有些確實在服務意識和技術上比沒有離鄉者更有優勢;可有的看慣了花花世界,心再也收不回來,辭職率也高出不少?!睏罾杳髡f。
如今在楊黎明的汽修廠擔任經理的舒正云便是返鄉農民工。不過在當職業經理人之前,舒正云的創業經歷并不順利。
“老家發小說有個朋友有關系,能夠拉來客源?!?舒正云在家鄉也辦了一家汽車修理廠,可在賠進去十幾萬元后,開張不足半年便宣告散伙?!巴饷孓k事靠不上關系,可家里的關系也未必靠得住?!彼袊@。
不過舒正云這樣的“管理型人才”在返鄉農民工中仍是少數。外出農民工,流水線工人居多,枯燥的工作并沒有太大技術含量,除了見過世面幾乎別無所長,想要創業并不容易。
即便有技術,創業也有風險?!白畲蟮睦щy還是缺資金。”農民工胡黎華告訴記者,之前打工賺的20多萬已經蓋了房子,現在想創業資金沒有了。記者調查發現,打工賺錢后第一筆錢蓋房、第二筆錢買棺木,這樣的安排在稍微上了年紀的農民工中并非個例。
“得先保證生活是不是?有房子,年紀大了好歹有個住處。”董小濤說。
為了鼓勵返鄉農民工創業,沾益區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既要確保資金安全,又要最大限度給予農民工資金支持,這中間仍有難題待解。
“有些政策沒聽過,真去申請又說我們不符合條件。”返鄉創業農民工許春麗的抱怨剛說完,幾位農民工便接連開始“吐槽”,“要我們看,沒關系根本拿不到創業貸款或者補助。”
而據當地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為了確保政策落地,當地甚至給相關部門下達了發放貸款任務,可不少單位卻很難找到合適的貸款發放對象。
“一面是找不到貸款人,一面是貸款人貸不到錢,這既和咱們宣傳不到位有關,也與政策欠缺精準度有關。”該工作人員分析,目前的獎補政策需要保證資金安全,必然對提供有效抵押、擔保等做出規定;可對幾乎白手起家的返鄉創業者來說,滿足這些條件并不容易。
對農民工來說,返鄉之后的路依然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