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電力體改全國首創“六個化”

有關本版更多詳細內容請掃二維碼下載《深改檔案》
貴州搶抓獲批全國首批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省份的機遇,聚焦行業突出矛盾,按照“打破壟斷、引入競爭”的思路和“放開兩頭、管住中間”的體制架構,在輸配電價核定、市場化交易、售電側改革和建立跨省區交易機制方面,探索建立具有貴州特色的電力市場體制機制,具體路徑是“六個化”。
打破統購統銷舊格局,建立輸配電新機制。圍繞“建機制、強監管”的目標,結合該省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產業結構、行業現狀等特點,合理核定輸配電價成本,科學確定輸配電價總水平,制定符合實際的分電壓等級輸配電價。在新的機制下,電網企業不再以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價差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用戶或售電主體按照其接入的電網電壓等級所對應的輸配電價支付電網輸電費用。
健全市場交易新規則,創建獨立規范新平臺。研究制定推進電力市場建設的實施意見、電力市場主體注冊管理辦法、2016年電力市場化交易實施方案等配套文件,明確貴州電力市場的總體設計、實施路徑、主要任務、市場運行、信用體系建設等,推進電力交易市場化、規范化。引導市場主體開展多方直接交易,建立相對獨立的市場交易平臺。
著力解決地方電網老問題,開創配網建設新模式。引導社會資本組建售電公司,著力解決地方電網未形成配售市場、配售電側投資主體單一等問題。選取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和擁有自己供電營業區的興義市作為改革試點,指導興義市地方電網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向國家申報將興義市電力公司納入2016年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中央預算投資獨立承貸主體,獨立開展農網改造升級工程。
貴州電力體制改革的“六個化”
1交易機構公司化
2交易平臺數字化
3交易機制市場化
4改革紅利多樣化
5售電公司多元化
6跨省交易制度化
★貴州電力交易中心股份制公司的成立,直接實現了交易機構的相對獨立運行
★電力交易機構以“依托互聯網、運用大數據”為原則,重新設計、優化市場交易平臺的配套軟硬件設施
★電改后參與市場化交易的電力用戶大大增多,基本覆蓋了有色、化工、冶金、建材、裝備、電子、醫藥等行業
★電改后,通過降低企業用電成本,穩住了約150億千瓦時的電力市場,初步形成電力價格“洼地”,重點產業競爭力明顯提升
★43家售電公司中,有國企售電公司10家,國企和民營混合售電公司2家,民企售電公司31家
★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廣東省、深圳市及南方電網公司等多方支持下,與“西電東送”受電省初步達成了“計劃+市場”新機制的共識
問題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