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孟元 ]
居家與商務 兼備的典范 大眾邁特威T6
[文:王孟元 ]
時隔66年,大眾T系列第6代車型終于在中國上市。T1那張好似貓頭鷹一樣的前臉早就成為了永恒的經典。從最初的后置后驅加長版“達斯維達頭盔”(初代甲殼蟲),一路走到今天。它褪去了曾經稚嫩可愛的摸樣,變得成熟,變得剛柔并濟。
提到大眾汽車,我們對其外觀家族式設計的印象太深了。甚至我們閉上雙眼,就能憑空想象出整個車的樣子。擁有4 904mm、1 904mm、1 970mm長寬高的邁特威停在我的眼前時,它給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尺寸出奇的大,長相倒是沒有什么驚艷之處,依舊是大眾LOGO兩側延伸出平直的進氣格柵,與兩側頗具棱角感的大燈融為一體。相當中規中矩的車身線條一直延伸到尾部。車尾一如被一刀斬斷的嫩豆腐,就一個字—平。
邁特威T6的內飾布局和T5相差無幾,T字形的布局,依然是那“不茍言笑”的模樣,但其精細程度比之前可是提升了不少。6.33英寸觸屏支持Mirrolink、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三種主流制式,總算是跟上了時代的潮流。伴隨著新車增添的各項配置,隨之而來的便是繁雜的控制按鍵。自適應巡航、陡坡緩降、側滑門控制、DCC動態懸架等功能的操控鍵,平鋪在方向盤及中控臺上。按鍵的數量雖有所增加,但都是些很實用的配置,確實方便了人們使用。
邁特威T6和上一代T5的動力總成完全一致,仍然是第二代EA888發動機,2.0T 150kW最大功率,在1 500r/min時渦輪開始介入一直到4 000r/min可以輸出350N·m的最大扭矩,并搭配7擋雙離合變速器,其中段加速尤為平順。開在路上,其懸架也能吸收大部分路面的顛簸。其實大眾應用在T6上這個所謂的DCC動態懸架所能改變的只是避振器里面旁通閥的大小,所以我們將T6調至S擋時并沒有很明顯的懸架變硬的感覺。我們所試駕的高配車型帶有Haldex差速器為核心的4MOTION四輪驅動系統,路面狀況稍有不好也能應對。車的方向盤倒是出乎我意料,并沒有想象的那么沉重。
當我坐到駕駛席上,最直觀的感受便是,這車的坐姿相當高。駕駛員甚至可以與公交車司機平起平坐。很短的前鼻子和很高的駕駛姿態給我們的視野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可以讓我們對遠處道路情況有一個很好的預判。頭頂并沒有極具豪華感的全景天窗,只有一個電動的普通天窗略顯掉檔次。由于其車身尺寸的原因,靈活性必然會降低,不過邁特威本來也不是追求靈活性的車。通過實際的駕駛感受,可以感覺到大眾試圖將每一個細節做得盡可能舒適。
與其用傳統的方式來總結這臺車,我更偏向于把這代邁特威比喻成一個剛柔并濟的男人——我可以很商務,我也可以很居家。
T6邁特威采用2+2+3的座椅布局,長達3 000mm的軸距最直接的感覺就是空間非常大。二、三排座椅都可以放倒并通過滑軌來進行前后調節,第二排的兩個座椅均有180°旋轉的功能,加上中央小桌板的多種變化,造就了后面豐富的座椅組合。第二排座椅調節的方式略有缺陷,由于其前后調節的拉桿始終朝著車頭的方向,當我們將第二排座椅旋轉之后就很難調節其前后方向的位置了。在第二排有乘客的情況下第三排仍然有足夠的空間坐人,且第二排和第三排都配有遮陽簾,對于一款商務定位的車來說,這個配置很有必要。不過邁特威第二排車窗的打開方式就顯得有些簡陋了,打開和關閉車窗的方式有些類似于公交車,需要自己動手進行推拉。大眾將這代邁特威定義為豪華商務車,但以我個人觀點看來這款車家用也非常合適。開著車,帶著家人一起出游,到河邊升起小桌板一起打打牌,累了就把后排放倒,躺在車里休息,我們所需要的不正是這樣一輛車嗎?
車內的儲物空間豐富且多元化,除了常規的門板和中央扶手等部分,后排的小圓桌打開后還有多個儲物格可供使用。在第三排的三個座椅下面分別有三個小抽屜,我們既可以從車廂內把裝在抽屜里的東西拿出來,也可以從后備廂打開抽屜。后備廂是電動開啟和關閉的,在第三排不放倒的情況下立著放幾個行李箱還是不成問題的。若是將第二、三排都放倒,則可以構成一個既平整又大的空間,搬運個柜子什么的都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