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社英,劉 恒,趙 靜
(石阡縣經濟作物站,貴州 石阡 555100)
豇豆是深受市民喜愛且種植面積大的一種蔬菜,石阡縣主要是夏季豇豆栽培,而秋豇豆市場效益更高。為了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生活所需,提高豇豆的種植效益,進一步優化栽培品種,引進了5個豇豆品種進行秋延后栽培品比試驗,以篩選適合石阡縣栽培的優質高產秋豇豆品種。
供試豇豆品種分別為:頭王特早黑霸、之豇特早30、金黔翠玉、臺灣農寶、之豇28-2,對照品種為之豇28-2。
試驗于2014年7-10月在石阡縣花橋鎮新橋社區蔬菜專業合作社的蔬菜基地(冷水壩)進行。試驗地位于東經108°19′00″、北緯27°31′22″,海拔630 m,土質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甘藍。所有品種均在2014年7月12日播種,9月9日開始采收,10月30日采收結束。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6 m2,株行距為36 cm×50 cm,播種方式為高畦起壟定點直播,每穴留苗3株。栽培管理按照常規管理方式進行。
生長期間觀察各品種的植株性狀、豆莢性狀和抗病性(因2014年7月15日受洪災沖毀,小區產量有所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5個品種播種期均為7月12日,出苗期之豇特早30比對照品種之豇28-2稍晚2 d;現蕾期頭王特早黑霸比對照早4d,之豇特早30比對照稍晚1 d;初花期和盛花期頭王特早黑霸、臺灣農寶均比對照早1~3 d,之豇特早30、金黔翠玉均比對照晚1~3 d;從播種到始收頭王特早黑霸歷時59 d、之豇特早30為64 d,金黔翠玉為62 d,臺灣農寶和對照均為61 d,均較早熟。
表1 參試品種生育期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5個品種的莢長在62~72 cm,莢粗在6.1~7.3 mm,品種間相差不大;嫩莢顏色均為淡綠色,均無鼠尾,符合當地消費者喜好。
從表3可以看出,667 m2產量和產值比對照之豇28-2高的有頭王特早黑霸、臺灣農寶;比對照低的是金黔翠玉和之豇特早30。
從表3可以看出,5個品種的抗病性均較強,其中頭王特早黑霸、臺灣農寶比對照之豇28-2對銹病的抗性較強。
表2 參試品種主要植株性狀比較
表3 參試品種的產量與抗病性比較
在供試5個品種中,頭王特早黑霸、臺灣農寶的667 m2產量均超過1 100 kg,667 m2產值超過3 000元,嫩莢顏色也受消費者喜愛,且抗病性較強,適宜在石阡縣作秋延后豇豆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