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
案例:北京地壇醫院一醫生因生病而向其單位申請了今年5月份及6月份兩個月病假。之后,她驚訝地發現自己當月薪資上顯示的數額為負數。該院稱,“我們單位有我們單位的工資支付辦法。”
分析:按《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規定(《勞動法》規定也大致相同):“用人單位支付病假工資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這病假扣工資是正常的,但是怎么都不可能給扣成負數。對于大部分醫生們來說,假期幾乎是個空氣一樣的存在,只聽說過,從來沒見過。病假先不說,如果提到年假,很多醫生表示:年假?你不提,我都不知道我還有年假。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事業單位休年假制度為:
1、工作人員工作年限滿1年、滿10年、滿20年后,從下月起享受相應的年休假天數。其中,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2、國家規定的探親假、婚喪假、產假的假期,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
3、依法應享受寒暑假的工作人員,因工作需要未休寒暑假的,所在單位應當安排其休年休假;因工作需要休寒暑假天數少于年休假天數的,所在單位應當安排補足其年休假天數。
4、工作人員因承擔野外地質勘查、野外測繪、遠洋科學考察、極地科學考察以及其他特殊工作任務,所在單位不能在本年度安排其休年休假的,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
5、機關、事業單位因工作需要不安排工作人員休年休假,應當征求工作人員本人的意見。
機關、事業單位應當根據工作人員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對其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支付標準是:每應休未休1天,按照本人應休年休假當年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其中包含工作人員正常工作期間的工資收入。
工作人員年休假工資報酬中,除正常工作期間工資收入外,其余部分應當由所在單位在下一年第一季度一次性支付,所需經費按現行經費渠道解決。實行工資統發的單位,應當納入工資統發。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當年的年休假:
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的;
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本案例中的醫生請了兩個月病假,若是正好超過兩個月,且她工作還未滿10年,本年度的年假就沒有了;但若是在兩個月以內,她仍然應該享受年假。那么對于不按規定給予員工年假的單位,《條例》方面又有什么處罰規定呢?
《條例》第七條規定:“單位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門或者勞動保障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單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外,單位還應當按照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對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賠償金的,屬于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所在單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以及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屬于其他單位的,由勞動保障部門、人事部門或者職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由此可見,即使是忙到沒有年假的醫生朋友們,也有權利要求自己適當的年假,或者要求自己不休年假而應獲得的年假工資。
說完年假,我們再來看看《勞動法》中關于病假的工資規定:
一、職工患病,醫療期內停工治療在6個月以內的,其病假工資按以下辦法計發:
1、連續工齡不滿1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70%發給;
2、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發給;
3、連續工齡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發給;
4、連續工齡滿3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95%發給。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可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上浮5%。經濟效益差,難以達到上述標準的企業,經本企業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可以適當下浮。下浮的比例一般不超過各個檔次標準的5%。如情況特殊超過5%的,應報所在區縣(自治縣、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批準。
二、職工患病,醫療期內停工治療在6個月以上的,其病假工資按以下辦法計發:
1、連續工齡不滿1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發給;
2、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5%發給;
3、連續工齡滿2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70%發給。
同時,病假工資最低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的80%,勞動者個人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不能作為最低工資標準的組成部分,也就是說,最低工資的80%是實發金額,不應該再扣除其他款項。扣工資、扣社保扣到工資成負數,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違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