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公兵
將紅軍長征精神融入校園足球
新華社記者 公兵
2016年7月24日,湖南株洲革命老區“校園足球新長征”從秋收起義到井岡山活動啟動,長征沿線及株洲革命老區的33支學校代表隊參加了儀式,將“紅軍不怕遠征難”的態度和新時代體育運動相結合,將長征精神賦予新的時代內容。
結合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契機,以校園足球為主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全國組織開展“校園足球新長征”大型宣傳推廣活動。計劃從2016年5月至12月“走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拍攝365集足球運動技能教學示范視頻。目前新長征活動已完成了10站,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全國校足辦計劃10月在延安舉行紀念長征80周年特別活動,把長征的“宣言書、宣傳隊、播種機”功效繼續運用到校園足球的推進和宣傳工作中去,校園足球的發展將繼承和發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在全國范圍內播種足球和體育的種子,為實現中國足球夢打下堅實基礎。
株洲是一方承載著中國革命光輝歷史的紅色熱土,作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留下了毛澤東同志考察農民運動、傳播馬列主義的閃光足跡。而株洲作為革命老區,也在校園足球發展上作出了種種努力—株洲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把足球作為體育課必修內容,每周用1節課進行足球教學;高中階段學校開設足球選修課。株洲市每所1000人規模以上的學校要配置1名以上的專職足球教師;每所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共33所)校配置不少于2名具有足球專項特長的體育教師。校、縣聘用100多名退役運動員承擔校園足球課余訓練、球隊教練、比賽裁判和賽事組織等工作。結合標準化學校、合格學校建設,統籌兼顧,多方籌資6000多萬元,建設了一批足球場地。改革投入、建設、管理和使用模式,形成新建足球場地、學校和公共體育設施共享共用機制。截至2016年上半年,中心小學以上的學校超過80%實現了小學2片5人制足球場、初中2片8人制足球場、高中1片11人制足球場和1片5人制足球場的目標。

株洲市校園足球取得的進展得益于湖南省對校園足球的重視。2015年12月,湖南省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我省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是湖南省校園足球發展綱領性文件;2015年,省財政安排了校園足球專項經費2000萬元,2016年增至4000萬元;湖南省將校園足球工作實績列入對市、州教育行政工作評估考核指標體系……
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表示:“我們希望‘校園足球新長征’、希望校園體育和足球活動能讓每一位同學在體育課、訓練、比賽中增長才干、磨煉意志品質,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同時,開展校園足球會面臨很多困難,如師資、場地、經費、管理體制機制等,這就需要我們在新長征過程中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把學校體育工作真正推向一個新的階段,因為讓每一位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擁有健全人格,是學校體育的根本目標,是家庭幸福的基礎,是社會進步的標志。”

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副理事長楊建華說,既然我們要在足球事業上進行新長征,就一定要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長征精神主要包括:堅持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勝的信念;不畏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犧牲精神;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精神;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的精神;緊緊依靠群眾患難與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希望同學們在“校園足球新長征”活動中,以紅軍前輩為榜樣,以長征精神為鼓舞,遇到困難時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戰勝困難,在拼搏中鍛煉和培養自己的承受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