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京京
市政建設一棵松
——記北京城建七公司市政工程公司項目經理梁勁松
□劉京京

梁勁松,一個典型的東北大漢,言行間都透著東北人的爽快。2000年7月畢業于鄭州工業大學道橋專業,現任北京城建七公司市政工程公司生產副經理、項目經理。十幾年的工作歷練使梁勁松從一名普通的大學畢業生轉變成了一名優秀的項目管理者。
由于所學專業為路橋施工,工作的前幾年梁勁松一直從事高速公路項目的施工,這些項目多遠離繁華的都市,地域偏遠,條件艱苦,這對一名剛剛走出校園懷揣著理想的大學生來講是一個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但艱苦的環境、繁重的工作、貧乏的物質文化生活并沒有使他退縮。這期間梁勁松一直工作在施工生產的第一線,也正是由于這個時期的歷練,培養了梁勁松吃苦耐勞、甘于奉獻、腳踏實地、勇于開拓的工作作風。
2007年,梁勁松開始轉向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施工,并走上了項目經理的管理崗位。房山地鐵03標高架橋工程是梁勁松擔任項目經理后遇到的第一個挑戰。該工程為區間高架橋施工,多為現澆箱梁形式,跨度大,結構形式復雜,給施工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同時,現場遺留大量的拆遷剩余物,各種線桿林立,數量多,情況復雜。
面對大量線桿線纜拆遷問題,梁勁松積極主動聯系各產權單位,真誠溝通、多方協調、全力配合,最終將一道道制約結構施工的線桿在即將影響到結構施工之前全部按照計劃時間拆除,為結構施工創造了工作面,為工期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面對復雜的工法和施工難度,梁勁松勇于創新,在全線率先也是唯一一家全部現澆箱梁均采用一次性澆筑成活的工藝施工的單位,體現了在橋梁施工領域高度的施工管理水平。尤其在第三聯節點橋施工中,項目部克服冬季施工的巨大難度,全體參施人員加班加點,日夜奮戰,冒風雨頂嚴寒,以投入換時間,經過40個日日夜夜的奮戰,最終按照計劃工期完成了該節點橋箱梁砼澆筑工作。同時也在全線創造了超大尺寸現澆箱梁一次性澆筑成活,單次澆筑混凝土方量最大——達2500立方的最高紀錄,該工程最終被評為北京市“長城杯”金獎工程。
2012年5月,公司中標了山東濟寧省道338線升級改造工程,工程造價7500萬元,施工里程長達11.2公里,工期僅為四個月,主要為土方工程施工,填土量達到了80萬方,且跨越雨季施工,又一個看似無解的難題擺到了梁勁松面前!在進場的頭一周,他帶領項目部主要管理人員反復的考察現場,研究圖紙,召開各種專題會,對工程重點、難點逐一分析并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俗話說磨刀不費砍柴功,七分準備三分干,經過兩周時間的精心籌劃和準備,梁勁松的臉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為社會奉獻更多的傳世精品是梁勁松的不懈追求。
■短訊
城建馬代項目人員參加大使館籃球友誼賽
7月1日,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中國駐馬爾代夫大使館在首都馬累組織駐馬中資企業舉行“迎七一”籃球友誼賽。中國大使館、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中交二航局、北京城建組成4支隊伍參賽,中資企業員工等40余人現場觀賽。
此次比賽是北京城建在境外與當地中資企業共同參與的一次特色活動,展現了城建海外員工的風采,豐富了他們工作之余的精神文化生活,增進了員工間的友誼和與當地中資企業員工間的交流,使他們在境外也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黨和國家的熱愛。
城建亞泰集團機關服務去一線勞動到工地

為加強機關作風建設,進一步提高服務基層意識,7月9日,城建亞泰集團組織機關人員到重點工程世界機器人大會會址改造項目進行義務勞動,80余名機關職工放棄周末休息時間,與現場千余名參施工人一道,全力沖刺工程建設,確保項目順利完工。
(周天宇)
特約欄目主持 王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