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志偉?。ù髴c鉆探工程公司鉆井三公司)
?
鉆井注氣設備自動排污系統研究及應用
鄂志偉(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三公司)
針對現有氣體鉆井注氣設備排污不環保、工人勞動強度大等問題,開展了氣體鉆井設備自動排污系統研究。通過管徑壓耗計算以及經濟性分析,確定了2〞鋼管為排污主管線,同時優化了排污工藝,把所有設備的排污管線連接在一根主排污管線上,利用設備排污壓力,通過主排污管線把污液排放到井隊廢物集中收集裝置統一處理。現場應用7口井,收集廢液700 m3,實現了環保、自動排污,減輕了操作人員工作量,減少了環境污染,對氣體鉆井安全環保施工具有借鑒作用。
氣體鉆井;注氣設備;自動排污系統;安全環保
深層提速氣體鉆井技術主要的注氣設備包括空壓機、膜制氮、增壓機、霧化泵,正常使用設備數量不少于8臺,每臺設備在運轉過程中排放高溫高壓油水廢液,原來的設備排污方式是每臺設備配有獨立的排污管線,統一排放到人工挖掘1個約為1.5 m3的排污坑內,每小時需要1~2名工作人員進行排污坑清理,排放出來的高溫高壓油污氣體對工作人員存在潛在的人身傷害風險,同時增加了勞動強度,污染了周圍環境,如排污不及時,有可能對設備造成傷害,不能滿足HSE要求[1-3]。對此,開展氣體鉆井注氣設備自動排污系統研究,提高了鉆井安全、環保鉆井能力。
1.1整體設計
把設備排污管線集中至1條主管線上,主管線連接至井隊排污池,利用設備自身排污壓力帶動污水排放到排污池,排污池容量能夠滿足1口氣體鉆井排污要求,氣體鉆井結束后,污水統一凈化處理。考慮到設備區距離井隊排污坑至少50 m,管內存在壓力損失,優選管材成為自動排污的關鍵。管線選取需要克服整個排污系統壓力損失的影響,即整套排污管線系統的壓力損失要小于設備排污的額定壓力,這樣才能使污液被排放到泥漿坑。
1.2排污管線設計
排污管線壓力損失=設備區排污管線壓力損失+主排污管線壓力損失
1.2.1設備區排污管線壓力損失
設備區排污管線壓力損失=排污管線沿程壓力損失+排污管線局部壓力損失
1) 排污管線沿程壓力損失[4]:

式中:HL——排污管線沿程壓力損失,MPa;
u——圓管中平均流速,m/s;
l——圓管長度,m;
d——直徑,d=2r,mm;
Re——雷諾數;
Δ——管壁絕對粗糙度;
g——重力加速度,m/s2;——通常由實驗確定。
2)排污管線局部壓力損失:
該處的局部壓力損失為折角彎管局部壓力損失(圖1)。式中:HZ——排污管線局部壓力損失,MPa;

圖1 折角彎管分析圖

ξ——局部阻力系數;
α——折角彎管角度,°。
經計算設備區1''排污管線長度30 m總壓力損失為0.19 MPa。由于氣體鉆井設備的額定排污壓力一般為0.5 MPa,要求主排污管線壓力損失必須小于0.3 MPa才可滿足設備污液排放到泥漿坑的要求。
1.2.2主排污管線壓力損失
主排污管線除了有沿程壓力損失和折角彎管壓力損失外,還存在設備排污管線到主排污管線的變徑壓力損失:

式中:Hb——排污管線變徑壓力損失,MPa。
原有設備排污方式是每臺設備配有獨立的排污管線,統一排放到人工挖掘一個容積約為1.5 m3的排污坑內,每小時需要1~2名工作人員進行排污坑清理,增加了勞動強度,同時容易污染了周圍環境。針對以上問題,現場通過7口井利用以上理論對1"、2"、3"三種不同規格的管線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見圖2。從圖2可以得出,1"管線43 m時所造成的壓力損失超過0.3 MPa,難以實現自動排污要求;2"、3"管線70 m以內壓力損失均小于0.3 MPa,能夠滿足主排污管線長度為50 m以上的現場需求。綜合考慮成本和經濟性分析,優選2"管線作為排污主管線,并結合氣體鉆井設備布置實際情況進行優化,形成了自動排污系統現場示意圖(圖3),把所有設備的排污管線連接在1根主排污管線上,利用設備排污壓力,把污液排放到井隊廢物集中收集裝置統一處理,每口井自動收集廢液100 m3,共收集廢液700 m3,成功率100%,實現了全過程環保、自動排污,減輕了操作人員工作強度,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及時發現設備運轉異常,降低設備發生故障概率。

圖2 不同排污管線壓力損失

圖3 自動排污系統構造
1)現場7口井應用表明,自動排污系統可以有效解決設備排污不環保、工作人員勞動強度大等問題,對實現氣體鉆井安全、環保施工具有重要的意義。
2)開展氣體鉆井設備排污所帶出來的高壓氣體再利用技術研究,減輕設備壓力,進一步提高氣體鉆井效率。
3)若條件允許,對氣體鉆井設備進行油改電改造,杜絕環境污染,節省能源。
[1]馬曉偉,張顯軍,趙德云,等.空氣/氮氣鉆井技術在徐深28井的成功實踐[J].石油鉆采工藝,2008,30(3):19-23.
[2]李金和,徐忠祥,羅整,等.電驅動氣體鉆井設備設計方案[J].鉆采工藝,2015,38(5):19-21.
[3]田玉棟.氣體鉆井節能減排裝置的研制及應用[J].石油石化節能,2016,6(2):21-23.
[4]楊毅,齊彬,馬曉偉.氣體鉆井注氣模型優選及設備優化配置分析[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1,38(7):53-56.
10.3969/j.issn.2095-1493.2016.09.005
2016-03-24
(編輯杜麗華)
鄂志偉,工程師,2005年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從事鉆井井控技術管理工作,E-mail:ezhiwei2004@163.com,地址:大慶市紅崗區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三公司,16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