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很危險
本刊記者: 我國心血管病發病率一直呈現著北方地區發病率高,南方地區發病率低的特點,這是不是和飲食習慣有關系?○孫宏濤:心血管病的發病原因很復雜,一般認為,除了遺傳、環境因素外,不良生活方式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而飲食習慣也確實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我國北方人口味重,以魯菜、東北菜為主。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鹽的攝入量上限為5克,而我國北方(山東、東北)人均日攝入量竟高達18克左右。美國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每天降低3克鹽攝入量,將使美國每年的新增心臟病病例降低三分之一;使心臟病發作病例減少54000至99000宗;每年減少約100000宗心血管死亡病例。在這又要提到青島了,青島一向居我國心血管病發病率前列,這也跟他們的一些飲食習慣有關,如喜食大量的螃蟹、魷魚、貝類等海鮮,蟹肉、蟹黃中富含膽固醇。另外,青島人喝著啤酒,吃著海鮮,在街頭是隨處可見的。攝入了過多的膽固醇,必然導致其在我們冠狀動脈血管壁上的沉積,如同水管內的水垢,若沉積過多,必然會導致水管的管腔的狹窄、阻塞。大塊吃肉,大口喝酒,長久如此,就可能成為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后備”軍。
本刊記者: 預防心臟病該怎么吃?
孫宏濤:改善飲食結構,多吃水果蔬菜,減少脂肪攝入量,低鹽限油,少吃高熱、高蛋白類食物。多吃富含歐米伽-3的食物能預防心臟病,包括三文魚等深海魚類,及亞麻籽、杏仁等堅果。多吃維生素B6、B12、葉酸等。
高血壓患者也要限糖
本刊記者: 高血壓是心血管病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高血壓飲食也非常關鍵的,有一位江西的高血壓讀者,他聽別人說,高血壓患者也要限糖,這是為什么呢?
孫宏濤:很多人都認為,只有糖尿病人才需要控制糖的攝入,高血壓吃多少糖都無所謂,但其實糖也會對高血壓患者構成威脅。糖的攝入能使體內胰島素水平增加,從而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引起心率加快和血壓升高,增大了心肌的耗氧量和血壓波動性。若糖分利用不全,則會經肝臟轉化為脂質,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會加重血管的硬化程度,增加外周阻力。長期攝入高糖食物,還會阻礙膠原纖維的降解,引起心肌肥厚,導致心肌舒縮功能減退。所以,高血壓患者也一定要限制糖的攝入。
本刊記者: 高血壓患者以后除了鹽,也要注意對糖的控制哦,謝謝孫博士,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