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分析高職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現狀著手,分析了在線開放課程在管理模式、網絡平臺、資源使用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校企聯動協調建設的解決方案。以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結合學院基于CRP平臺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具體實踐,圍繞在線共享課程的設計思路,提出了堅持聯動協調建設機制,堅持評價創新、堅持公益性服務、堅持數字化建設、堅持課程資源共享性的課程建設理念,探討了在線開放課程今后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在線開放課程;高職;CRP平臺
中圖分類號:TP399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ope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mode,the network platform and the use of resources in the course of the online open courses,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of cooperative 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enterprise and the university.Taking Suzhou Chien-shiu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the case,the paper integrates the practical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online open courses based on the CRP platform,concentrates on the design concept of the online sharing courses,and proposes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philosophy:insisting on the cooperative construction mechanism,insisting on evaluation innovation,insisting on public service,insisting on digital construction and insisting on shared course resources.Finally,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online open courses in the future.
Keywords:online open cours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RP platform
1 引言(Introduction)
在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大背景下,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順應趨勢,在我國發展如火如荼,在線開放課程加快促使了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體制和教學模式的變革創新。相對與傳統課程而言,在線開放課程指主要由在線平臺支持的視頻、動畫、聲音、文本、圖片、網頁等富媒體課程資源,適合自主學習,服務受眾對象廣泛的網絡課程[1]。
建設高質量的在線開放課程是,是實現大眾教育服務功能的重要保證,也是提升高校辦學水平的主要途徑。2015年4月,教育部出臺了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與管理的意見,提出了我國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三個基本原則:立足自主建設、注重應用共享、加強規范管理。
2 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online
open courses)
問題1:在線開放課程的管理模式有待改進。
高職院校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目前處于起步階段。課程的管理模式表現在重視課程資源建設的數量、輕視質量。例如,對在線開放課程的評價管理上,規定每一門在線開放資源每年必須完成多少數量,而對于應用效果的考核管理,評價的方法和手段還需要進一步細化。
問題2:在線開放課程的網絡平臺有待規范。
在線開放課程是反映學校結合現代教育技術的水平,其依存的網絡平臺建設非常重要。有的高校延續使用了原有的精品課程平臺作為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平臺,由于精品課程和在線開放課程兩者建設理念不同,導致了在精品課程平臺上建設的在線開放課程存在先天的缺陷。
目前的趨勢是依托云平臺進行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但是,在線開放課程的云平臺建設的選擇也存在差異,私有云更安全,但是建設費用昂貴,公有云建設成本低,但是由于資源不是存在學校內部,其安全性又受到質疑[2]。因此選擇什么樣的云平臺進行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方案,亟待統一標準和規范。
問題3:在線開放課程的資源使用有待提高。
在線開放課程資源開放程度不夠,當前在線開放課程資源目前真正在使用的人數偏少,僅僅停留在校內學生層面上,課程資源率低,受益面不廣泛。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建設的校際合作還處于起步摸索階段,由于校際合作開展的局限性,目前課程資源建設和使用,離校際合作的期望值較遠,在學生應用層面和課程資源建設層面上,還有待展開廣泛合作。
3 在線開放課程應具備的三個鮮明特色(Online
open courses thre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3.1 開放性特征
在線開放課程的開放性體現在課程服務對象、課程建設評價、課程資源建設等方面。
(1)課程服務對象的開放性。在線開放課程服務對象由原來單一的學生轉變為高校教師、學生、社會學習者三方,其中社會學習者應該是在線開放課程的主要參與者。《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教職成[2016]4號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意見》等文件,明確要求高校要開放課程資源給廣大的社會學習者,在當前學習型社會建設中推行這個舉措,既可以擴大高校課程的影響力和受益面,又滿足了廣大社會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可謂一舉多得。
(2)課程建設評價的開放性。課程評價決定著課程建設的成效,在線開放課程評價的開放性包括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多樣性、評價內容的開放性[3]。
評價主體由原來的學院教育主管部門(教務處等)轉變為使用者評價,使用者包括教師、學生和社會學習者三方。評價內容的開放性是指評價貫穿于課程的整個學習過程,評價方式的多樣性包括調查問卷評價、社會評價、學生學習效果評價、教學資源評價、教學輔導評價等。
(3)課程資源建設的開放性。在線開放課程主要由各專業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組成的核心課程組成,課程資源建設由原來一所院校教師單一角色轉換到由多所院校教師、行業企業的能工巧匠、學生、社會學習者多種角色共同參與建設,課程資源經過審核后可上傳到課程學習平臺。
資源建設向學生開放,即是指學生參與共建教學資源,在學生主體的課程教學理念下,學習者資源是寶貴的教學資源。例如,由學生學習過程產生的問題建立的問題庫,就是學生迫切需要的課程學習資源。
3.2 個性化特征
(1)學習的個性化定制。每個學習者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學習基礎和學習條件,課程學習進度和學習內容可以按照學習者的意愿進行自主定制,更加體現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性。
(2)資源的個性化需求。適合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的教學資源的比重應該在在線開放課程中占有比較多的比例。
3.3 數字化特征
當今的數字化學習工具已經從原來單一的PC機拓展到智能手機、PC機、IPAD,數字化教材集成了影、音、圖、文等富媒體元素,契合了這種學習需求,特別適合在線開放課程的學習[4]。例如,適合手機閱讀的數字教材中,在教學資源中添加有二維碼標識,適合學習者使用手機來應用教學資源,利于學習者隨時隨地的移動學習。同時數字化教材方便了學習者對于學習過程痕跡的記錄,例如,數字化教材中嵌入電子筆記工具,可以隨時將學習重難點和心得體會進行記錄,可以實現智能手機、PC機、IPAD三種同步更新,學習效率極大提高,同時此種帶筆記的數字教材共享給其他學習者,也是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
4 基于CRP平臺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online open
courses based on CRP platform)
我院與廣州工程技術學院合作,使用的數字化校園CRP平臺,英文為Campus Resource Planning,即校園管理信息系統,該平臺中的“空中課堂”子系統是一個典型的實例,使用已經整7年,全院共59個專業,在空中課堂中搭建的課程數達到851門,其中專業必修課690門、公共必修課46門、選修課115門。2015—2016年第2學期共開設課程由323門,截至2016年6月,在線課程的總訪問量達到了235489次,受益的學習者超過萬人。
根據各專業及課程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CRP平臺,我院將教學改革與現代職業教育MOOC、SPOC等技術結合起來全面提高我院教育教學質量。MOOC將傳統課堂教學活動轉移到互聯網上,通過互聯網讓學習者在虛擬教室里自由學習的新教學模式[5]。校內SPOC課程,什么是SPOC?其英文為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中文含義為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學生規模在幾十人到數百人,秉承了MOOC的設計和教學理念。Small Private是相對于MOOC的Mass Open而言,SPOC以課程資源為依托,在資源開發模式上,將校內已有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進行轉型升級,應用于SPOC混合學習,避免了資源的浪費。
我院的在線課程建設經歷了三個階段:精品課程建設的起步摸索階段、MOOC應用的規范重視階段、SPOC使用的提高深化階段。第一階段開始于2004年,通過教育部主推的精品課程建設,學生初步養成了在線學習;第二階段開始于2009年,該年度從廣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引入CRP平臺,此時MOOC也剛在國內興起,學院在推廣應用MOOC課程的同時,通過CRP平臺初步創建校內在線課程,師生人人參與,納入考核指標;第三階段始于2014年,學院加入了聯盟課程—愛課程網SPOC平臺,目前正著手通過CRP平臺和愛課程網SPOC平臺融合,共同推進在線開放課程建設。
2016年初,與蘇州市其他高職院校合作,加入蘇州國際教育園聯盟,目前共有13所高校加盟,落實校校合作、校企合作開發建課新形式,加強學院共享課程建設。學院CRP空中課堂創建的在線課程,其具體考核指標,如表1所示。
目前,學院已經頒布了教師建設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獎勵政策和學生在線學習的激勵措施。涉及教師的獎勵政策主要有課時獎勵和評選教學先進的獎勵,涉及學生的獎勵政策有個人德育學分和評選學生先進的獎勵。
基于CRP平臺架構的在線開放課程的學習路徑,如圖1所示。
在線開發課程中有比較詳細的關于本門課程學習方法的介紹,適合于自學的學時安排,有循序漸進的課程內容的導入,配套的練習,以便于學習者檢測自己學習的掌握程度。
學生學習流程:利用在線資源制定個性化學習任務—在線完成學習任務—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分享—利用參考資料再次進行拓展學習,教師進行答疑—線上作業及測試—學生進入下一輪的學習任務。
教師教學流程:教學資源的搜集整理—制作微課等在線資源、發布學習任務資源—將學習資料上傳到在線學習平臺,輔助學生完成個性化制定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在線完成學習任務—組織課堂學習,監督與幫帶,進行指導學生—檢測學習任務—利用CRP平臺反饋統計—學習資源的再次改造(學生可參與到學習資源創建)—制定新一輪學習目標。
5 基于CRP平臺的高職在線開放課程的創新應
用(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online ope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CRP
platform)
我院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正在按照三個層次逐級展開,即通過校內SPOC課程—聯盟課程SPOC課程—愛課程網中國大學MOOC的建設路徑來推進在線開放課程建設。
(1)注重多方參與建設高職在線開放課程,堅持聯動協調建設機制
行業、企業、高職院校多方協同聯動工作機制,有利于在線開放課程的迅速推廣應用。一方面是校企聯動,企業可以應用相應的課程資源用于企業內訓中;高職院校可以融入企業提供的實際操作方面的資源,將生產項目轉變為教學項目,應用于課堂教學;另一方面是高職院校之間的聯動,共同解決課程開發過程的問題。
(2)注重課程質量標準建設,主動接收社會評價,堅持評價創新理念
創新課程評價方式,公開在線課程的選修人數,公開在線課程的社會評價度,公開課程資源的使用率。課題資源使用的便利性和使用的廣泛性,決定了課程資源的存在價值。而社會評價是評判課程資源的存在價值的非常重要的指標,增加在線開放課程的資源使用率,已經在課程建設者中達成了廣泛共識。
(3)注重專業教學改革,強化課程建設質量,堅持公益性服務的理念
創新課程教學方式,提升教師,做到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專業改革同步進行。在線開放課程促進教學內容、方法和模式發生深刻變革,在線開放課程的課堂是學生可以自主安排學習進度,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真正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在線開放課程為載體的開放學習已經深入到高職學生的日常學習活動中,學生和教師上課的流程都發生了相應改變。
在線開放課程的出現,要求教師要具備更高的教學能力,如表2所示。
堅持公益性服務的理念,建設完善在線開放課程公共服務平臺,主動適應學習者的終身學習需求,符合教育部對高校在線開發課程建設的要求。在CRP平臺中,依托繼續教育學院的師資力量,目前已經開放了社會學習者的入口,實現了社會學習者選修學院在線開放課程,最近幾年的社會學習者選修人數呈現逐步遞增趨勢。
(4)注重全程數字化應用管理,堅持建立數字化課程的理念
課程資源集成平臺的數據化應用,通過專門的技術支持,有統一的網絡平臺支持數據化應用。目前已經招標使用的大數據云平臺為EXALEAD[6]。每個學期進行二輪循環數據的采集:每學期的月底和期末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數據,每學期的月底和期末學生進入CRP平臺學習的統計學金,每學期的月底和期末教師在CRP平臺發布的作業、課件、答疑、測試等數據,每一輪數據采集完畢后,會發現數據未達標的問題學生和教學規范不合格的教師,然后進入數據警示平臺,給不合格學生發出學業警示預警通知書,對不合規教師發出教學整改通知書。
(5)注重依據自主學習需求,堅持課程資源共享性的理念
在線開放課程給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帶來了一些新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a.提供個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務,方便學習者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況選取學習內容和進程[7]。b.提供更加方便的學習交流途徑,隨著不同院校教師和學生參與人數的不斷增加,可以獲得隨時與教師和學習伙伴接觸的機會,可以與不同地域的學生一起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同時可以方便地獲得一對一的學習支持服務。
6 結論(Conclusion)
目前全國高職高專類院校都在加快對課程的數字化改造,創新信息化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個性化移動學習水平。我院基于CRP平臺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推進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實現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以課堂教學為主向課內外結合、以結果評價為主向結果過程相結合評價的三大教學轉變。
在“政府引導、高校主體、企業聯動、社會參與、服務大眾”指導方針下,高職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Daniel Ward,et al.Mathematical Modeling Reveals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Erythropoietin on Proliferation and Lineage Commitment of Human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in Early Erythroid Culture[J].Haematologica,2016(03):101-121.
[2] Abdulaziz Omar Alsadhan,et al.E-courses Unified Process for Development of Online Courses[J].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2014(23):124-131.
[3] Cinkara,et al.Learners Attitudes towards Online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rresponding Success Rates[J].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13(02):119-125.
[4] 俞國紅.移動交互式數字教材在高職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辦公自動化,2016(08):96-100.
[5] 劉祿,袁曦臨.互聯網思維下的在線課堂設計要素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5(10):55-58.
[6] 羅先輝.基于免費云課程平臺的在線開放課程開設方法探究[J].信息化建設,2015(11):160-161.
[7] 姜翠玉.有機化學網絡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5(03):1-4.
作者簡介:
俞國紅(1969-),男,碩士,副教授.研究領域:網絡安全,軟
件開發技術,數據庫技術及應用,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