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寶宏
“當今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各國之間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民族創新能力的競爭。”中國加入 WTO 后,隨著國家之間的交往日益密切,我國在經濟、教育、科技等方面面臨著許多壓力。唯有繼續創新、持續創新,才能緩解壓力,加快我國建設步伐。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個重要手段,同樣面臨著創新問題。在當今,從國內到國際、從企業到社會,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只有運用好思想政治這一武器,使人心所向,團結一致,才能事半功倍。那么在思想政治工作當中,首當其沖的便是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了,必須改變觀念,對原有教育方法加以改進、創新,才能充分的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思想政治的重要性
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想法和認識,有積極的、有消極的、負面的等等諸多情況,為了達到國家、企業和人的預期目的,就體現出來特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了。在此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對受教育者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位置不可動搖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經濟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和政治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是服從于黨和服務于黨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任務情況下的中心工作。
隨著歷史時期和任務的不斷變革,思想政治工作乃至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必須與黨的任務相適應,不能停滯不前,必須創新。在今天,為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黨的中心任務轉移,思想政治教育就更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為指導,大力宣傳黨在新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切實服從于和服務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艱巨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增強,中國改革開放成果不斷擴大。思想政治工作正處于一個與國際社會交往頻繁,相互影響不斷增強的環境中。西方敵對勢力利用人權、民主、宗教等問題,不斷對我國進行百般阻撓,橫加指責,旨在拖垮我國經濟,影響我國團結統一,如何抵制西方腐朽思想對我國人民的侵蝕?凈化人民的頭腦?成為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多元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近幾年來飛速發展,國民產值大幅提升,物質財富越來越豐富,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和提高。因此,我們在一片欣欣向榮大好大趨勢中,也應當時刻留意市場經濟中的不利因素,例如接連暴露出來的: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盛行,貪污腐化現象觸目驚心;由于經濟利益多元化,人們的世界觀、人生現、價值觀都出現了問題和偏差,理想信念動搖;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對人們的思想進行了侵蝕。在種種新的腐朽思想進入視野,暴露出可怕的影響力和傳播力的時候,為了徹底掃除人們頭腦中的腐朽思想,必須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沉著應對、積極探索新模式、新方法,這就對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時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思想政治方法創新的途徑
(一)建立雙向交流的思想體制
多年來,我國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采取正面教育“灌輸”為主要特色和主要手段來完成的。灌輸教育雖然可以有意識、有目的地讓先進的思想、理論起到主要的影響作用,也可以引導人們思想朝著正確方向發展。但是,我國人民生活和思維方式的不斷變化和發展,以“唯一正確的標準答案”為特點的灌輸教育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的發展,一般性的灌輸和說教已經很難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并且僅僅單向灌輸,使受教育者被動的接受知識,反而會挫傷和壓抑受教育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育方式必須創新,要在“灌輸”教育的基礎上,再實現主客觀之間必須互動交流。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心靈溝通、思想交流過程。在一定的灌輸基礎上,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和調動他所具有的能動性和主動性,雙向交流,互相切磋,讓受教育者心悅誠服地接納理解并自覺轉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同時,在雙向交流過程中,教育者也可從教育對象那里汲取營養,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使教育活動達到雙重效果。
(二)充分發揮網絡陣地宣傳優勢
在信息化日益發展時代,網絡成為了我們獲取知識、信息和焦點的最為快捷、方便有效的途徑和手段。網絡對人們的學習、生活乃至思想觀念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人們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網絡的開放性有利于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活動,有利于準確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觀念,有利于采取切實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過網絡的瀏覽了解信息的收集整理,因材施教,從而達到解決人們思想的實際問題。同時,我們也要自覺抵制網絡上的反動思想、腐朽觀念,使網絡輿論向正確的、事實的的角度引深,充分發揮網絡的思想政治教育優勢。
(三)多學科交叉、整合
思想政治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思想政治工作更是一門多學科交叉、各種信息的整合,吸收了倫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眾多學科研究的成果,采用信息論、控制論、系統論等科學方法,使之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具有現代化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體,同樣,任何學科任何知識體系都不是獨立存在,它總是和其它學科有這樣那樣的聯系。隨著學科的發展,它必然要吸收其它學科研究成果,進行創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這門學科的方法創新也必然要吸取精華,為我所用。
總之,思想政治在當今的形勢下,有著獨一無二的重要性,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可或缺的重要依靠。從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適時轉變,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民心,都是我們所要創新,所要變革的緊迫任務,是當今時代賦予我們的新課題、新任務。我們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程文.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思考[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8(4).第19卷.
[3]邱偉光.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陸振華.淺談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J].科技資訊,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