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旭
摘 要:做好企業的政工管理工作主要是從工作人員的思想方面入手,將企業的發展理念和目標融入到企業的政工管理工作當中,促進企業的高效發展。在企業政工管理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創新政工管理工作方式,不僅可以直接推動企業政工管理工作的高效進行,還可以帶動整個行業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創新;企業; 政工管理;對策
一、企業政工管理創新面臨的困難
(一)企業政工隊伍力量薄弱
1.僅有的政工隊伍質量較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要求運用多種科學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就對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知識結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的政工干部雖然在長期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經驗,但容易受到習慣思維的影響,工作創新力度不大,年齡較大的政工干部與年輕員工出現代溝;有的不敢向學歷、資歷高于自己的干部做思想工作,工作底氣不足。主要原因是企業對政工人員的培訓投入不足,培訓往往渠道單一,學習形式簡單。當前企業的政工隊伍基本上都是兼職的,在政工方面很多都是半道出家的“赤腳醫生”,在理論水平、文化素質、業務技能等方面差強人意,先天不足。與此同時,企業又沒有重視對政工隊伍的培訓與建設。
2.專搞政工的人數量太少,幾乎沒有。由于政工人員的嚴重匱乏,在項目黨組織書記、工會主席的配置上出現選配難,選配合適、稱職者更難的情況。主要原因是在企業機構調整工作中,只注重了對政工部門和政工人員的精簡,忽視了在基層單位挖掘和培養政工干部苗子,使政工隊伍欠缺“新鮮血液”;少數項目政工人員的工作成績和勞動成果得不到認可或得不到應有的評價,甚至個別政工人員受到不公正待遇,導致很多政工干部尋求機會“改行”;大多數人認為“搞技術,有前途;干政工,沒出路!”,造成綜合素質高、有工作能力的員工不愿從事政工工作。在企業內部,政工工作一般由工會監管,專職搞政工的干部則基本沒有,這就使得政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過關。
(二)方法陳舊、工作理念單一
當前企業的政工宣傳工作依舊停留在看報、學文件、讀書的層面上,缺乏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工作效果不盡人意。當前,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先進技術群及其網絡化發揮巨大的力量。這種力量以不可阻擋的態勢進入社會各個領域,與其它領域相比,政工隊伍的工作方式方法在部分企業單位還比較單一,雖然開辦了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網頁,但應用先進技術的意識淡薄,對實際工作的應用指導能力還較弱,需要進一步加強創新,勇敢接受先進技術的挑戰。
(三)政工隊伍建設缺乏制度保障
一是企業領導干部不重視。一些領導干部認為企業的唯一任務即是盡可能的創造經濟效益,政工工作可有可無。因此,對政工重視程度不夠,思想認識不到位,把政工工作讓位于企業發展。
二是各部門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部門之間存在狹隘的小團體主義,“只管自家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認為政工工作是政工干部的事,只要埋頭搞好本職工作,本部門不需要理會即可。三是對政工工作的保障機制有所缺失。一些企業根本就沒有針對政工部門建立獎懲考核制度,這便使得企業的政工隊伍喪失了工作的熱情與積極性,不利于政工建設的向前發展。
二、企業政工管理方式創新對策
(一)提高領導層對政工管理工作的認識
首先,領導層應構建完善的政工管理工作體系,建立和完善各種政工管理規章制度。一方面,嚴格落實政工管理責任制。將政工管理工作目標要求逐步細分,落實到具體的個人,以督促政工管理人員端正工作態度。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監督制度。根據企業實際制定政工管理工作規范標準,要求各工作人員嚴格按照制定的工作制度內容開展工作。另外,為充分調動政工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構建合理的激勵機制,為企業政工管理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最終使政工管理工作的實施有章可循;其次,將政工管理工作放到企業管理工作中的關鍵位置。
(二)積極創新政工管理工作
政工管理工作包括很多內容,為確保其滿足新時期企業發展要求,應實事求是不斷創新管理理念、創新工作內容、創新管理方式與方法等,尤其管理模式是政工管理思路的體現,一個良好的管理模式能提高政工管理工作效率,為企業其他工作的進行做好鋪墊。首先,加強管理理念創新。政工管理部門應認真分析企業文化思想內涵,將其融入到政工管理理念之中,使政工管理工作更加貼近企業底蘊。同時,努力研究當今企業政工管理典型,辯證分析其成功原因,并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加以借鑒與應用;其次,加強政工管理工作內容創新。創新管理方式應以之前的管理方式為根本出發點,認真分析之前管理方式存在的細節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和創新。同時,為保證創新后的管理方式得以順利實施,還應注重協調各部門資源和優勢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提高政工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首先,提高政工管理人員入職門檻。部分企業不重視政工管理隊伍建設,招聘的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扎實,甚至與政工管理專業絲毫不相關增加后期培養成本。為此,企業應結合實際提高政工管理人員入職門檻,無論是內部選拔還是外聘人員都應經過嚴格的篩選。其次,加強入職人員的專業培訓。一方面企業應加強入職人員專業基礎知識培訓,受企業性質影響,不同企業對政工管理工作要求不同,制定的政工管理目標存在較大差異。為此,企業應根據企業性質,制定系統的政工人員培訓計劃和目標。
三、總結
總之,在社會發展的新時期,我國的各大企業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構成部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力明顯提升。要想獲得更大的優勢,企業管理人員應該從內部入手,對各項工作進行改進和完善,其中做好政工管理工作尤為重要。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只有不斷更新管理方式,提升政工工作的協調性和規范性,將創新的因素應用到政工管理工作當中,才能夠促進企業發展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