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柳
摘 要: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新時期下,為了進一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形勢,國企改革步伐隨之深入。在此背景下,國企黨組織工作環境隨之發生了變化,而如何在新形勢下實現紀檢監察工作的創新,以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同時,確保國企改革的順利前行,確保社會建設事業的穩步前行,亟待解決。本文基于新常態下,在總結當前國企紀檢監察工作現狀的基礎上,結合所存在的問題,為如何創新國企紀檢監察工作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新常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創新;思路
在國有企業中,紀檢監察組織機構承擔著監督黨組織與行政組織的職責,是新時期下落實黨中央反腐倡廉政策的核心力量,而在近年來國企發生的一系列重大經濟犯罪案件,不僅給國家財產帶來了嚴重的損失,同時也使得紀檢監察工作的艱巨性與重要性隨之凸顯。為了更好實現對國有資產的有效監督,就需要健全相應的懲防體系,在此過程中,就需要以國企紀檢監察工作的創新為保障,借助該項工作作用的充分發揮來促使國企能夠具備良好且穩定的改革發展環境。
一、新常態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現狀
(一)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所取得的業績
基于黨的十八大背景下,我國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的過程中,具備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而國企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在紀檢委充分承擔起自身監督管理職責的過程中,促使國企改革步伐實現了穩步前行。在實際展開工作的過程中,黨和國家給予了國企紀檢監察工作以充分重視,并為確保紀檢監察工作能夠實現順利且高效開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為進一步明確紀檢監察工作的內容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在國有企業中,紀檢監察機構在實際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監督檢查的更加嚴格,相應能力與工作效率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時紀檢監察工作隊伍人員的能力素質得到了提高。此外,在實際開展工作的過程中,紀檢監察部門也在積極創新自身工作的方法手段,為確保該項工作得到順利且高效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所呈現出的問題
國企紀檢監察工作在取得一系列成績的同時,也呈現出了一定的問題,具體而言,表現為:第一,執行能力偏弱。在實際開展該項工作的過程中,制度不夠健全、運行不暢等問題的存在,使得對該項工作人員的約束能力偏弱,進而在實際執行工作的過程中,存在敷衍了事、怕得罪人等等現象,制度敷于表面化且執行能力明顯不足;第二,現有激勵獎懲機制不健全。在實際開展該項工作的過程中,缺乏明確的獎懲標準,在業績考核方面踐行不規范,很多情況下考核獎勵等都成為了一種形式;第三,對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在國企中,存在著對該項工作重視不足的問題,很多職工將紀檢監察工作的對象歸結為企業的領導干部與關鍵崗位等,使得紀檢監察日常工作難以得到順利開展;第四,缺乏超前性。在實際開展該項工作的過程中,一般都是以事后監管為主,針對所發生的事進行糾正整改,缺乏事前監管的融入,使得該項工作很多時候就如同“馬后炮”,難以起到根治與防范的作用;第五,硬性手段措施不足。在實際開展這一工作的過程中,很多制度都過于抽象,且在執行手段上也都是偏向于柔性管理,進而不僅使得紀檢監察工作難以對監管內容進行明確把握,同時,也因監察手段措施的硬性不足而無法取得突破性成效;第六,協調配合不足且缺乏創新意識。在實際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國企被檢查對象的主動配合意識不強,與紀檢監察部門難以實協調配合,進而使得紀檢監察工作開展的難度升級,并且紀檢監察工作隊伍本身的創新意識還有待提升,現有工作方法與手段難以解決實際問題。
二、基于新常態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創新之主要內容
在國企中,實現紀檢監察工作創新,需要明確當前有待創新之內容,進而才能夠為實現有針對性創新思路與對策的提出與制定奠定基礎,具體而言,有待創新之主要內容為:第一,制度建設的創新。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紀檢監察工作要想實現規范且高效開展,首先就需要以制度的創新為基礎,制定完善臺賬制度,并對相應工作程序與方法手段等進行明確,以此來規范工作行為并提高該項工作的實效性;第二,針對過程控制實現創新。為了進一步提升紀檢監察部門的執行力,就需要強化過程控制,并要針對過程控制實現創新,以完善績效考核與評價以及責任追究制度的建立來健全程序控制,借助明確廉政勤政獎懲機制的搭建來逐漸形成自律機制,進而才能夠實現協調合作并促進國企改革發展奠定基礎;第三,實現工作機制的創新。在實際開展紀檢監察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意識到該項工作需要以協調合作才能夠實現順利運轉,并切實服務于國企的改革與發展,因此,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協調合作與責任監督機制,在營造廉潔勤政工作氛圍的同時,確保分工明確并實現齊抓共管;第四,實現工作內容的創新。要基于國企生產經營與管理工作的實際開展之需下,進一步擴展該項工作范圍,并明確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并將該項工作貫穿于國企各項工作內容之中,實現全面監管以規避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第五,實現工作方法的創新。以企業與地方紀檢監察部門借助聯動機制的搭建,并借助ERP系統平臺的構建,促使紀檢監察工作能夠得到有效開展,并為該項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撐。
三、基于新常態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創新之途徑
(一)加強制度建設并提升干部的思想素質
在實際開展紀檢監察工作的過程中,要求要針對企業制度建設這一內容,加大監督與協助力度,為規避腐敗行為的滋生與萌芽奠定基礎。在此過程中,要借助完善制度的搭建來加強執行能力,并以全過程監督管理來實現對國企黨員干部貪污腐敗行為的預防與控制,針對經營管理各個環節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方法,以此來規范企業的生產、經營以及管理行為。在此基礎上,要意識到思想作為行為先導的重要性,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來全面提升國企黨員干部群體的政治素養與思想道德素質,從實際出發,以典型教育以及廉政教育等形式來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并借助黨報、思政教育網絡陣地等將該項工作融入日常工作與生活中,進而強化黨員干部的思想防線。
(二)加大對違法違紀案件的查處力度并實現內部監督工作的全面落實
一方面,要針對違法違紀案件,加大查處力度,進而強化紀檢監察工作的威懾力,以此來規避違法亂紀行為的滋生。在實際踐行的過程中,要借助網絡渠道、公開舉報電話等方式,促使廣大職工群體充分發揮出自身的監督權力,并與審計部門加強合作,開展專項檢查以借助合理的形成來實現對違法違紀行為的有效查處。另一方面,要實現效能監察工作的全面落實,針對國企中管理的薄弱環節與重點內容,以完善規章制度的建立來實現對可能發生的違法違紀行為進行規避,以內部監督工作的全面實施來提升紀檢監察工作的實效性。
四、總結
綜上,基于新常態下,在國企中,實現紀檢監察工作的創新是確保國企改革順利進行的保障,也是確保國家財產安全并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穩步發展的基礎。在實際踐行的過程中,結合該項工作目前所存在的不足之處,需要在明確創新國企紀檢監察工作之內容的同時,實現紀檢監察工作創新途徑的開辟,為提升國企紀檢監察工作的執行力與實效性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徐維穎.新常態下的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與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08:64-65.
[2]周凱.新時期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創新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4,15:215.
[3]李亞萍.關于做好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J].求實,2010,S1:34-36.
[4]朱曉紅.對創新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認識[J].科技致富向導,2013,29:184.
[5]劉海江.淺談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創新的路徑[J].企業導報,2013,0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