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從早期的集市貿易到當代的購物中心,人們的經濟活動都是與集聚現象聯系在一起的,經濟活動最終體現在產業上。產業集聚帶來了一系列經濟便利,如形成技術創新的源泉、大量信息和人才的積累、專業密集的互相供應體系,長短期的競爭與合作等。白溝,素有“中國箱包之都”的美譽。從作坊起家,到區域性專業集聚,再到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箱包交易中心,白溝鋪就了頗具中國特色的產業集聚市場崛起之路。
關鍵詞:白溝箱包;產業集聚;集聚效應
一、白溝箱包產業聚集的崛起之路
白溝地處京、津、保三角腹地,交通十分便利。從1976年開始,一些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始從土地經營中脫離出來,形成了數量可觀的家庭式專業作坊。后來,箱包相關產業的專業化及集聚,使白溝形成了集原輔料生產、箱包設計、加工、制作、銷售、物流配送于一體的龐大產業鏈。2014年,白溝箱包市場銷售額達260億元,出口額超過4.8億元。白溝電商在淘寶、天貓的銷售額達40億元。白溝現已成為一個輻射周邊11個縣市、55個鄉鎮、500多個自然村,從業人員超過150萬人的區域特色產業集群。
二、白溝箱包產業的集聚效應
(一)分工與專業化效應
分工和專業化使勞動者將箱包生產的某一環節集中于專一的部門,如有的專門剪裁原材料、有的專門縫制材料,而有的專門安裝五金配件,這樣勞動者積累了操作經驗,提高了操作的熟練程度。同時,由于操作越來越簡單和重復,為生產流水線的出現提供了條件,它用自動傳送裝置將不同的工作和機器聯接起來,使流水線下工作的工人的分工更為細。
(二)資源集聚效應
箱包產業和與之相關的產業,包括上游的箱包原材料、五金配件等專門投入的供應商;下游的快遞運輸供應商和在各地販運貨物的商人;以及專門的基礎設施和服務的供應者等資源的聚集,能夠使廠商更有效率地得到供應商的服務,更容易地獲得配套的產品和服務,及時得到本行業競爭所需要的信息等。
(三)空間交易成本節約效應
白溝箱包集聚區內企業鄰近,通過長期的親密接觸,建立了信任感和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減少了尋找成本和合約的談判成本。這些企業通過實地參觀訪問和經常性的面對面交流,也能夠較快地學習到新的知識和技術。同時集聚區內有大量的有關箱包的專業信息、個人關系及種種社區聯系網絡,使信息流動很快,能夠節省制造成本、庫存成本和運輸成本等空間交易成本。
三、白溝箱包產業聚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一)自主品牌缺乏競爭力導致出口量不足
我國箱包出口集中在東南沿海一帶,其中廣東占據中心地位。下圖為2013年我國箱包出口各省市比例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箱包出口廣東省一枝獨秀,占43%。第二位是浙江,占13%。河北省白溝位居前六位,比率低于6%。白溝箱包大多數的本土品牌仍走在薄利多銷的道路上,雖然好多物美價廉,但有的箱包使用的原材料和化學物品質量較差,不能滿足國際安全標準,使得箱包出口受阻。(見圖1)
白溝生產的箱包與國際接軌是必經之路。白溝必須加強與其他大區箱包企業間的技術合作和經驗交流,提高出口箱包的質量和競爭力。立足白溝箱包行業,收集并發布最新的國內外流行趨勢和商情信息,并定期組織各種形式的箱包新款開發設計、先進生產工藝等講座等其他活動,推動箱包產業向著集約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全力打造中國最大的箱包產業集群。
(二)營銷手段和模式需要完善和創新
近年來白溝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目前已有電商經營者1.26萬家,是國內有名的淘寶村之一。但隨著箱包行業的競爭加劇,營銷手段和模式需要不斷完善和創新,使白溝箱包產業更上一個臺階。
白溝箱包可以利用互聯網做一個專門關于白溝箱包的知名網站或者是APP,可以通過網絡介紹白溝本土的各個品牌和各個產品的情況,也可以進行預訂、批發銷售等。在網上進行產品的宣傳,避免了傳統方式下做廣告、發印刷品等大量費用,買賣雙方可以及時溝通供需信息,使無庫存生產和無庫存銷售成為可能。
(三)產業集群缺乏創新的動力
由于創新投資風險大,為了減少研發投資成本和降低創新風險,白溝產業聚集內的企業普遍存在著“搭便車”的思想,不愿意自主創新,產業聚集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突出。
面對這種情況,應組建白溝箱包研發中心和產品設計中心的創新平臺,打造出白溝聚集產業的科技研發優勢。還可以定期通過箱包協會多舉辦箱包設計大賽、皮具設計大獎賽等,讓設計成為產業鏈中重要的環節。與此同時,政府還應當在各項政策上給予扶持,鼓勵企業在研發、品牌、組織結構等方面不斷創新,使聚集區內的企業堅定不移地走品牌發展路線。
參考文獻:
[1]馬珊珊.中國箱包集群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河北白溝為例[J].經濟論壇,2011(7).
[2]邊策,王娟,姚愛科.白溝小城鎮發展模式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8).
[3]陸巍.白溝——百年商鎮產業集群風采[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2010(5).
作者簡介:李丹(1993—),女,河北省承德市人,碩士在讀,現就讀于河北大學經濟學院,區域經濟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