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增舉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在滿足日常消費后,漸漸的手頭上有了越來越多富裕出來的錢,很多不滿足于現狀的人,慢慢的將眼光放到了投資市場,希望這些錢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收益。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越來越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本文我們只是對投資當中的一種—股票投資進行分析研究。在這里我們截取了中國統計年鑒上2008—2014年全國股票交易情況的的數據,選取了會員總數、上市公司數目、上市股票數目、股票總發行股本、流通股本等14個指標進行因子分析,用于判斷哪些是影響股票交易情況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因子分析;股票投資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理財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很多人將視線轉移到了投資方面,希望用這些錢給自己帶來更多額外的收益。自從1984年在我國提出了建立資本市場的構想后,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就蒸蒸日上,股票投資也漸漸的成為我國投資者的一種投資途徑。對于我們這種不想冒險的投資者,對股票的公正,客觀的評價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們在進行股票投資時,會權衡各個方面,綜合起來選擇我們看好的一支或幾只進行購買,而我們選擇股票時主要看哪些方面呢?這些指數又說明了些什么呢?
一、指標的選取
當我們要選擇買一支股票時,通常會權衡它的多種指標來判是否會有漲的情況,本文從中國統計年鑒上摘取了2008—2014年七年的股票交易情況的一些數據,我們選取了以下14個指標:上市公司數目(X1)、上市股票數目(X2)、股票總發行股本(X3)、流通股本(X4)、股票市價總值(X5)、股票流通市值(X6)、股票成交金額(X7)、總成交股數(X8)、上證綜合指數 最高(X9)、上證綜合指數 最低(X10)、上證綜合指數收盤(X11)、深證綜合指數最高(X12)、深證綜合指數最低(X13)、深證綜合指數收盤(X14)。
二、因子分析
我們已經得到了以上的數據,現在將原始觀測變量進行標準化,從而消除量綱的影響。然后將標準化后的數據仍然用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來表示。
且運用spss軟件我們可得出旋轉后的因子得分表達式F1、F2可以寫成
F1=0.204X1+0.205X2+0.128X3+0.226X4-0.033X5+0.155X6+ 0.059X7+0.059X8-0.165X9-0.030X10-0.157X11-0.030X12+0.150X13-0.011X14
F2=-0.120X1-0.121X2-0.019X3-0.152X4+0.173X5-0.053X6+0.069X7 +0.063X8+0.287X9+0.167X10+0.288X11+0.159X12-0.047X13+0.147X14
并根據F1、F2,以2個因子各自的方差貢獻率占這兩個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的比重為權,計算綜合因子得分=各主因子得分×各自的方差貢獻率,即F=0.7846 F1+0.14159 F2,可得綜合名
從綜合因子得分排名可以看出2014年的股票投資占據第一位,2013年和2012年的股票投資情況也居前列。2011年和2009年的股票投資量最低。對于一般情況下,我們是在股票處于低處時買入,在股票價值升高時賣出,所以我們可以分析得到,2009-2011年的股票市場處于牛市,一路上升的階段,而金融危機后的2012年的股票市場一直處于不太景氣的時期,也就是所謂的熊市,股票市場上賣出者多于買入者,大家紛紛將手中的股票拋出,以期望在大的金融危機情況下的損失達到最小。
三、綜合分析和建議
對于國家經濟發展而言,可以廣泛的動員、積聚和集中社會的閑散資金,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服務。還可以擴大我國利用外資的渠道和方式,增強對外的吸納能力,有利于更多地利用外資和提高利用外資的經濟效益,收到“用外資而不借外債”的效果;對股票投資者的作用,可以為投資者開拓投資渠道,一般來說能為投資者提供獲得較高收益的可能性。還可以增強資金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有利于投資者股本的轉讓出售交易活動,使投資者隨時可以將股票變現,收回投資資金。
眾所周知,股票投資是風險性投資,這個風險是由投資者自己承擔的,所以每一個投資者都應該謹慎從事。當然風險是與收益相對應的,有高風險,才會有高收益。所以,每一個股票投資者,在從事股票投資時,為了取得最大的收益,即把風險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那么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認真的進行股票投資分析。這樣在買賣股票時,才會預料到有可能發生的風險,避開隱蔽的陷阱,確保股票投資的安全性、盈利性。
參考文獻:
[1]鵬華基金:通脹變局的相機抉擇[J].基金理財,2011.2:66.
[2]念延輝.復蘇期我國股票市場投資策略分析[J].財經視線,2011.5:62~63.
[3]郝壽義,安虎森.區域經濟學[M].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11.
[4]國家統計局課題組.中國金融風險與經濟穩定發展[J].統計研究,2000.4:3~11.
[5]賀美紅.行為金融學與基金投資策略分析[M].學術觀察,2009.6.
[6]彭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選股能力和擇機能力的實證研究[J].經濟評論,2002:66.
[7]陳守東,楊瑩,馬輝.中國金融風險預警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7: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