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陽
摘 要:《暗戀桃花源》,原為賴聲川編導的舞臺劇,1992年改編為電影版本演出,由金世杰、林青霞、李立群、丁乃箏、顧寶明等主演。現代愛情悲劇《暗戀》和古裝愛情喜劇《桃花源》兩個不相干的劇組,一悲一喜兩戲同臺排練,意外成就了舞臺奇觀,這戲里出錯或可有可無的幕布、道具,一場戲排練完畢留在臺上的殘跡,竟成那戲天然的一部分,演繹了現實與夢想的錯綜復雜。
關鍵詞:暗戀;桃花源;現實;夢想
老師在課上給我們放了86版的話劇,剛看到這個名字就浮想聯翩,感覺似曾相識,直到今天又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電影,才發覺之前在藝術館看到了這個話劇的宣傳單,真是有點“有緣千里來相會”的感覺。我看過的舞臺劇電影及話劇很少,但這個話劇真的感動到我了,有一些感慨,自是不能與大家相比,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體驗,平凡如我,只能淺淺談談自己的感受了。
“許我向你看,向你看,多看一眼……”看完1992年的電影版《暗戀桃花源》,耳邊一直環繞著這首歌,多么浪漫而又凄美的愛情,又是多么無奈而又俗氣的現實,劇中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夢想,卻不得不向現實屈服。這種戲中戲的表現形式讓我產生一種混亂有序的感覺,也許與當時的臺灣社會政治環境、大陸與臺灣的關系有關,當時的大陸社會狀況也是出于大變化中,話劇中體現的歲月的大變化似乎也是訴說著現實世界的大變化。同時,古代與現代的交叉,悲劇與喜劇的變換,在時空的變換中,也讓我們在夢想與現實中徘徊。
《暗戀》與《桃花源》本該是兩部劇,一個講述著悲傷的愛情故事,而另一個講的是荒誕的喜劇故事,將兩者交叉演繹,而兩者之間又有著藕斷絲連的關系,當《暗戀》中江濱柳與云之凡在上海享受著初見的喜悅之時,我感受到的是滿心的歡喜,在偌大的上海相遇,該是幾生修來的福氣啊!可是我們來到了《桃花源》劇場,滿臉無奈的老陶生活是如此的不順,打漁只能打到小魚,有不能生育。人在不如意時,好像什么都來欺負你,連酒壺、刀、大餅都在欺負他,更別說自己的老婆春花了,俗氣的春花沉浸在與袁老板偷情中,雖然他倆有著不被世俗認可的情感,但他們有共同的夢想,走出這個地方,過上美好的生活,正如《暗戀》中初次相遇時的他們覺得會有美好的未來,但是想歸想,想而不踐,是沒有好結果的,就像夢中的江濱柳將無數封信給云之凡時,她說:“你不能總是想,沒有用的!”
在這部劇中貫穿了夢想與現實兩大主題,暗戀的導演苦苦追尋著話劇中的角色,想必兩鬢斑的他有著自己的夢與執念,他總是對劇中的演員表現不滿,總說他們再這么演下去,就不再是江濱柳與云之凡了,總說云之凡應該是一朵白色山茶花,可是演員只能哭訴,他們永遠不可能是真的江濱柳與云之凡,也不可能像白色山茶花一樣。導演的失落似乎是他夢想的太過美好,卻與現實不符。他的心中該是有一朵像白色山茶花一樣女子,執念也會很可怕,以至于他忽略了現實中那個對他無微不至的女助理。而40年后的江濱柳已經重病臥床,依然不忘那份舊情,一直有著對故鄉的執念,戰爭的破壞給了他太多的傷害,作為一個弱知識分子,無可奈何,他總是說有些事情不是說忘就能忘的,漂泊在外的人總是懷念著故鄉,總是無法忘記那個夢中人,云之凡成為他40面來的心病,期待著再次相遇也成為他的精神支撐,支撐了40多年,就算再有愛,也抵不過殘酷的現實,他娶妻生子,有了新的生活,卻活在夢里,夢的太真實,有了太多的執念,便忽略了身邊愛他的人,溫柔體貼的妻子與可愛的孩子,他的妻子說過他很孤僻,自己不敢問他,孩子也不敢打擾他,他只想一個人靜靜,只想一個人沉浸在自己的夢里,無法自拔,夢里他可以和云之凡相遇,但夢里也充斥著現實的聲音,電話聲,護士說話的聲音,妻子的哭泣聲,即使是做夢也深陷于現實之中,他看著妻子哭泣的背影,也許心生不忍吧,但還是要完成最后一個心愿。終于等到了夢中人,云之凡也老了,見了面又能怎樣,記得在上海相見時,江濱柳說過即使不在上海相見,也會在20年后,在老的時候相見,云之凡說那時都老了,他甜蜜的說老了也很美,總之一定會遇見。可是上天似乎在玩弄他們,初見時如此年輕,一切都好有期待,再見時已是垂暮之年,正好驗證了他們的玩笑話,將這一悲劇怪罪于無情的現實,又是多余,可能就是宿命吧。云之凡也為了愛情努力,可他們就是彼此錯過了,即使是同在一個小小的臺北,見面了又該說些什么呢,也只能彼此寒暄,云之凡似乎并沒有像江濱柳那么執念,她是在猶豫了5天之后來見他的,也不想提之前的事,直到要走時,江濱柳失望而痛心地問著:“這些年你有沒有想過我?”愛情終是自私的,付出一定要有回報,江濱柳用盡一生的思念,是想得到云之凡的想念,只想確認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掙扎,遙遠的夢中有人陪他,但終究云之凡走了,而永遠陪伴他的是妻子。云之凡走了,夢就落幕了,他該是要面對現實了吧,其實是導演要面對現實了,夢做完了。當舞臺落幕時,導演呆呆地坐在那里,有些哀傷,當所有人都走了,可女助理還是陪在他身旁。現實雖殘酷,但也很溫柔,總會有愛你的人,只是有時候卻看不見,太過執迷不悟。
《桃花源》是一出荒誕而有些俗氣的話劇,我們都知道桃花源是陶淵明向往的地方,可是終不可得到,這就是現實與夢想的差距,所以我們都知道一定也是個悲劇,但它的可贊之處是將它更接地氣,喜中有悲,悲中有喜。老陶迫于生活的無奈與不幸,決定要去上游,可有幸進入桃花林,住慣了骯臟的武陵,卻不習慣桃花源,因為他還心心念念著妻子春花,桃花源的生活是他所喜歡的,他描繪不出武陵的模樣,卻能描繪出落英繽紛,芳草鮮美的桃花源,這個美好的地方也改變了他,但對現實依然不忘,想要回去,將桃花源的生活復制到現實中去,可是現實終是殘酷的,自己心心念念的春花和袁老板過著不如意的生活,桃花源中的恩愛夫妻與他們形成鮮明的對比,也讓他心灰意冷,而此時此刻他又回到了那個以前的自己,倒霉、不幸,也再也找不到回桃花源的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但是我們都明白陶淵明對它的否定是對的,因為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可能終其一生也得不到那個桃花源。而劇中的春花與袁老板有著不被世俗認可的關系,但他們都是最底層的人物,被物質所累,可再卑劣的人也都有自己的夢想,春花想著可以依靠一個更好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可是和袁老板在一起,生活更悲催,而袁老板希望可以過上有吃有喝的生活,最終卻窮的叮當響,這就是夢想與現實的差距。另外讓我覺得意外的是,桃花源中的神仙眷侶和現實中的春花與袁老板如此相似,而神仙眷侶的生活不就是春花與袁老板所向往的生活嗎?導演是仁慈的,將他們的夢都放在了桃花源,桃花中的三個人可以和諧相處,生活美滿,但現實中的他們卻都滿腹苦水,彼此埋怨。我在被他們逗笑之時,卻也很悲傷,當我看到老陶痛苦的想要打開酒壺卻又打不開之時,我知道他真的回到現實了,再也回不去了,桃花源的美夢結束了。
另外,又有一個貫穿整部劇的瘋女人,她一直在尋找劉子驥。劉子驥是誰?他就是桃花源中的執意尋找桃花源的人,尋而不得,病終。這個女人為什么要尋找他,因為她曾經陪著他吃了一年多酸辣面,這個女人應該是愛劉子驥的吧,苦苦尋覓,最后也瘋了,她似乎就是那個為了夢可以奮不顧身的人,而江濱柳與云之凡不是。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執著于夢想的人呢,可總有那么一些人執著于自己的愛情與夢想,讓我們尊敬。
《暗戀桃花源》是一部經典之作,名字就如此的文藝,暗戀意味著不可獲得,而桃花源就像那個被所有人暗戀的對象,也是求而不得。如果說現實與夢想是戀人,那么他們就是彼此錯過,如果說現實與夢想是敵人,那么他們就是彼此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