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當地生態環境農村土壤水質調研
——記黃淮學院2016年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團后樓村水質土壤調研活動
“人類的最后一滴水,將是環境破壞后悔恨的淚。”這句話深刻地提醒我們要愛護自己生活的環境。7月10日下午,黃淮學院暑假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團在后樓村進行了水質土壤調研活動。
頭頂著驕陽,志愿者小分隊開始了水質土壤調研活動。其中,志愿者們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水塘、田地為測試地點,并進行了多次取樣,測試其水質、土壤的PH值,并對其污染源頭和水資源用途進行了探究調查。在路途中,志愿者們圍繞調研主題與當地的村民進行交流,并對談話過程進行了簡單的記錄,志愿者們也積極地解答村民的疑惑并給予有效建議。村民與志愿者的深情交談使雙方互相受益,在交談后彼此還熱情地合影。
調研結束后,志愿者們就調查的結果進行后期整理與總結。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后樓村地處平原地帶,無低山、丘陵,樹木與種植業占地面積居多;河流稀少,水源清澈,無味,主要以地下水與雨水補給為主,PH測試結果為中性,土壤類型為偏黑土性質的肥沃土壤,呈現中性偏堿性反應,適宜農作物生長。


后樓村的經濟重點便是農業。對土壤來說,農藥和化肥的殘留的處理尤為重要,應對污染的土壤進行換土和翻土政策;對水質來說,要控制生活廢料等污染源的總排放量,河流保證暢通無阻,不形成死循環。


通過這次的調研活動,志愿者們對后樓村的水質和土壤有了詳細的了解,并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針對所存在的污染問題,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方法。本次活動的開展不僅拉近了當地村民與志愿者們的關系,為接下來的相關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還體現了志愿者勤于動腦、互幫互助、熱心奉獻的精神。
通訊員/趙宮傲 李 真 劉思楠
近年來,阜平縣國土資源局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大力推進土地綜合開發工作。通過與上級單位聯系溝通,爭取到國土部《國土資源辦公廳關于支持河北省阜平縣扶貧攻堅意見的函》(國土資源函[2015]605號)等優惠政策,同意該縣適用支持烏蒙山片區政策措施“探索對低效果園和殘次林地的開發利用,將坡度25度以下的損毀建設用地、未利用地(包括已變更為未利用地的災毀園地、地質殘次林)開發整理成園地,經國土資源部有關部門認定,驗收后可用于占補平衡”的土地政策,解決新增耕地上種植果樹的后續問題,打消了市、省國土主管部門后顧之憂。為土地綜合開發工作深入開展創造有利條件。后期該局還將繼續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在立項、驗收等環節上尋求上級部門的支持。同時該局加快項目勘測工作,通過結合鄉鎮與村民及時溝通,解決村民的顧慮,第二批14個村勘測、設計、水保單位進村劃定項目區進村難問題得以及時解決;通過對照二調圖,提出第三批土地綜合開發村,結合鄉鎮村完成初步摸底,為最后確定三批綜合開發村提供可靠依據。與市局協調,本周內市局組織專家對未上評審會的3村9個項目上會評審,采取專人駐市辦法,立爭在6月20日前完成所有23個項目立項工作。
通訊員/張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