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龍德
近年,全球郵輪旅游市場穩步增長有目共睹,而隨著重心不斷向亞太地區轉移,中國郵輪市場更是呈井噴式拉升態勢。據統計,2016上半年,我國內地郵輪出游人次達180.3萬人次,同比增長79.76%。在這種有利條件下,廣州全力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積極發展郵輪業務,取得了非常耀眼的成績,一躍成為僅次于上海的國內規模第二大的郵輪旅游城市。
東南亞郵輪航線引發游客爆增
由于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國際航運業呈整體低迷狀態,但通過加大港航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現代航運服務業體系和發展郵輪經濟等措施,廣州港今年上半年完成貨物吞吐量25998萬噸,同比增長2.41%;完成集裝箱吞吐量868.96萬TEU,同比增長4.64%。對比貨物航運,廣州郵輪業務更是成績斐然。去年底,廣州港集團、中交城市投資控股公司與麗星郵輪所屬的云頂香港簽訂合作意向書聯手打造華南郵輪母港和高端游客集散中心,并在今年1月3日正式開通第一條東南亞郵輪航線,包括從南沙港始發的 “廣州─香港─廣州”和 “廣州─三亞─越南─廣州”, 標志著廣州正式開啟“郵輪旅游母港時代”。此舉有力推動了廣州郵輪市場的快速發展,僅半年出入境人數就達到15.5萬人次,勢頭直逼擁有全球第八大郵輪母港的上海市。廣州港務局副局長袁越表示,廣州現暫用貨運碼頭作為郵輪登船口,但市場異常火爆,連今年10月份的票都已售完了,下步必須推出新造郵輪才能滿足市場。
廣州郵輪市場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發展,除了開通東南亞郵輪航線外,與它近年夯實基礎不無關系。長期以來,華東、華北的郵輪市場借助郵輪母港優勢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而華南經濟圈除了香港外,其它地區尚為空白。這無疑凸顯了廣東郵輪游的滯后和巨大潛力。廣州按照《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和廣東省相關布局,以國際大都市基礎設施條件為依托,著力航運基礎建設和郵輪母港建設,如南沙港區三期集裝箱泊位主體工程已完成、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正啟動工程招標、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已完成招標手續及建筑設計方案專家評審。此外,還全面推行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和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跨境人民幣繳稅(費)業務。
優越地緣可望撬動郵輪大市場
廣東是全國出境游人數最多的客源地,郵輪旅游群體逐步擴大,而廣州地處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區域,是國內重要的客源輸出地、過境游客集散地,郵輪旅游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在廣州尚未成為郵輪旅游母港之前,廣東或華南地區游客若要參加郵輪旅游,需從香港登船,前往越南和我國臺灣等地;或從上海或天津登船,前往日本、韓國等地。自從廣州提出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特別是南沙郵輪母港以后,與郵輪經濟相關的各項工作正在不斷提速。南沙郵輪母港剛一投用,便吸引了多家旅行社爭相開辟線路。
廣州南沙是珠三角的幾何中心,交通優勢及作為自貿區的政策優勢都很明顯。南沙郵輪母港項目占地面積13.78萬平方米,投資開發期5年,將打造集大型郵輪母港、航站樓、主題酒店、商務中心及高端免稅商城于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發展郵輪旅游和高端商貿兩大主導產業。與香港相比,南沙不僅覆蓋珠三角,吸引泛珠三角客源,而且只需要一本護照就可實現“說走就走”的境外旅游。現在“處女星號”郵輪停泊的南沙三期碼頭只是暫時的,南沙郵輪母港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目前,廣州港集團也在南沙三期集裝箱碼頭根據船舶技術參數和口岸要求進行技術改造,形成可以滿足郵輪業務發展的條件,以使南沙郵輪母港建成前起到較好的銜接作用。可以預料,南沙開通郵輪母港后,不僅珠三角市民將體驗到更便捷的郵輪之旅,貴廣、南廣、武廣等高鐵沿線城市市民也可便捷地抵達廣州登船出行。粵港澳地區將迎來郵輪線路極豐富時代,廣東郵輪出行價格必將進一步下行。由此可見,隨著郵輪旅游客源范圍逐步擴大,華南郵輪旅游市場將步上發展“快車道”。廣州更可以此為契機,充分發揮“郵輪經濟”作用,打造“郵輪旅游樞紐港”,進一步撬動郵輪入境游的潛在市場。
盡管如此,廣州郵輪市場與國內一些郵輪母港城市一樣存在諸多瓶頸問題,如郵輪掛靠港運營、港口功能配套偏弱、航線單一且遠洋航線少、地方旅游特色欠缺等。因此,廣州應在郵輪運營理念上有大的轉變,構建便利的交通服務體系和完善的旅游配套設施,提供更豐富游線選擇,向建設國內第一郵輪城市甚至全球郵輪之都發力進軍。
東風勁吹,廣州郵輪產業任重道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