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張艷紅 文/孫莉莉(南京師范大學兒童圖畫書研究中心)特別鳴謝/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
架起童心世界到科學世界的橋梁
編輯/張艷紅 文/孫莉莉(南京師范大學兒童圖畫書研究中心)特別鳴謝/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
對世界的好奇,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也是每個孩子求知的根本動力。《我的日記》這套兒童啟蒙科普書,又會帶給孩子怎樣的世界呢?

你知道工蜂是男生還是女生嗎?你知道蜻蜓會咬人嗎?你知道蟋蟀用哪里唱歌嗎?你知道蜘蛛把捕來的獵物藏在哪里嗎?
對世界的好奇,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也是每個孩子求知的根本動力。一本好的科普啟蒙書,可能并非要解答孩子的一切問題,而恰恰是可以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用帶著問號的眼睛去發現自己平時熟悉的世界的陌生面。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策劃的“我的日記”系列是一套面向學齡前和小學低段兒童的科普啟蒙書。采用“日記體”,從各種蟲子的視角(我可不敢說昆蟲,因為里面明明有幾種不是昆蟲)介紹了它們的生活。書里的蟲子是蟲子,會告訴我們它們吃什么,住在哪里,和誰是朋友和誰又是天敵,告訴我們它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如何飛行,如何爬行,如何捕獵……可是,書里的蟲子又不是蟲子,它們和小朋友一樣,要上學,要讀書,還要寫日記……這讓我們覺得蟲子的生活和小讀者很親近,就像是小讀者的朋友,甚至,就像是他們自己。可是,有趣的是,不止一本書里從蟲子的視角又反過來看到了人類的生活,我們人類是蟲子眼中的巨人,會噴出怪味道的熱水的巨人,手拿捕蟲網的巨人,玩球玩得不怎么好的巨人……這讓我們突然覺得我們人類的行為也蠻有趣。
《母子健康》特別邀約
“我的日記”系列繪本以小動物的日記的形式,記錄瓢蟲、螞蟻、蟋蟀等9種小動物的趣味生活,情節親切幽默。用兒童的話語,引領孩子進入小動物的世界,了解小動物們的小小秘密,讓孩子在觀察自然、體驗生活和閱讀之間自然轉換,使孩子的生活和閱讀親密聯結,體會閱讀的快樂。


這套書獨特的蟲子視角讓小讀者用一個全新的平行角度關注自然界里的生物,反思人類行為,關注人類和自然的關系。而這一切并不遙遠也不抽象,就蘊含在一篇篇日記里,一個個片段里。
兒童對于自然的經驗往往是以碎片化呈現的,而這些經驗又大多是通過實踐、經歷獲得的。這些零散的經驗可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帶著這些好奇,他們有可能去深入地探究,或者系統地學習,慢慢形成關于事物相對完整的經驗系統,從而慢慢構建起他們的世界觀。童話是從孩子的角度來書寫的文本,夸張幽默生動有趣,而科普啟蒙卻擔負著促成這種零散經驗向統整經驗發展的任務。于是童話科普啟蒙書就這樣走進了孩子的視野,力圖在童心世界和科學世界之間搭起一座絢爛的橋梁。
和一般嚴肅嚴謹的科普書不同的是,“我的日記”系列這套書用比較卡通的插圖來和文字共同表達。這種夸張幽默動態的風格,和全書的文字相得益彰,同時也為小讀者和大人留下了個性化的探索空間。小讀者可以在閱讀童話之后對真正的科學概念中的蟲子們提出問題。比如蜻蜓的復眼到底長成什么樣?書里只說了復眼,卻沒有畫出來。比如一只螞蟻到底有多高,是不是一顆紅豆那么高?蟻尺是怎么計算的?再比如蜜蜂、胡蜂、黃蜂到底有什么差別……這些都是書里提出的問題,小讀者可以進一步到圖鑒、博物館、互聯網甚至大自然中去尋找答案。





最后,這套書的日記體也非常有趣,我們的小讀者是不是也可以試著從自己的視角出發,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下一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呢?不一定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就像書中的蟲子們記下來的那些零零散散的事情,可是,每一段看起來不怎么重要的事情,連接起來就是他們的生活啊!
希望“我的日記”系列這套有趣的科普啟蒙書能帶給小讀者閱讀的樂趣,能激發小讀者對大自然的好奇和向往,能帶領小讀者開啟記錄生活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