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大家談
今年北京的“兩會”備受國際矚目,除了因為會議將為中國大陸經濟把脈,并為今年經濟社會穩定成長訂定目標和政策基調,更重要的是還將審議通過“十三五規劃”,作為未來五年發展的藍圖。這些議案不只攸關中國大陸經濟的持續成長,也將影響全球經濟復蘇。
“兩會”勢必會提出更積極的政策,并配套推動各項改革,釋放改革紅利,創造新的經濟成長點,為經濟發展和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環境。
———臺灣《經濟日報》社論
過去,朝鮮在核武發展上的兩項瓶頸為核武小型化、輕量化技術及投射載具的研發,但1月6日氫彈試爆及春節除夕以發射“光明星四號”為由發射火箭,意味朝鮮核武發展進程上取得重大技術的突破,使朝鮮的核武危機瞬時升高為國際社會現實的安全威脅。朝鮮此舉使朝鮮半島局勢更形惡化,影響亞太安全情勢。
中國大陸勢將聯合立場一致的俄羅斯,借聯合國的制裁迫使朝鮮重回“六方會談”,制度性地解決朝鮮核武問題,弱化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導彈系統的正當性,并使近逼朝鮮半島的“美日同盟”師出無門。
———臺灣《中央日報》特稿

被國際媒體譏諷為“瘋子”、“狂人”的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唐納·特朗普,卻在初選中過關斬將,聲勢一路飆高,已成為最可能代表共和黨于11月角逐白宮大位的候選人。
盡管特朗普的言論聳人聽聞,所提財經政見也尚未成熟,但支持度卻持續上升,當然有其不可輕忽的原因。特朗普的競選言論,許多政治人物碰都不敢碰,但卻是許多粉絲的最愛。不少美國人認為國家正陷入危機,尤其是國際事務;美國人認為必須做些事,而特朗普敢說出來,已使他對外贏得不認輸的形象。支持者認為凡是攻擊特朗普者,就代表安于現狀;因此批評愈兇,支持者的熱情就更強。
———臺灣《經濟日報》社論■(編輯/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