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曉燕
(三亞學院 海南三亞 572000)
鄭州市高校羽毛球專副選班學生比賽中的心理研究與應用①
和曉燕
(三亞學院 海南三亞 572000)
激烈的競爭性和強烈的對抗性是當今羽毛球各大賽事中的流行趨勢,這就要求學生須具備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該文以鄭州市高校羽毛球專副選班本科生為對象,對羽毛球專副選班學生比賽中的心理研究與應用進行分析,旨在提高專副選班學生的心理技能水平,使技術水平得到正常的發揮,對羽毛球教學訓練理論提供建設性參考。
鄭州市高校 羽毛球 心理研究與應用
現代羽毛球競賽的最大特點就是對抗性越來越激烈兇悍,因此它必然成為羽毛球這項運動將來的發展趨勢。這就特別要求羽毛球專副選班學生緊跟趨勢的發展,不但要有良好的體能和技能,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技能。尤其是在比賽時心理準備不足,特別是處于落后的被動局面時,就容易產生急躁、心里不安、腦子一片空白、渾身冒冷汗等等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引起技術動作的變形,導致最終的比賽失敗。所以,教師應該研究和掌握學生臨場比賽中心理狀態變化的規律,在平時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技能訓練尤為重要。
1.1研究對象
以鄭州大學、河南財經學院、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4所大學羽毛球專副選班55名本科生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圖書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收集整理體育競賽中心理研究相關的資料。
1.2.2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的需要,設計了鄭州市高校羽毛球專副選班學生比賽中的心理研究與應用情況調查問卷。
1.2.3數理統計法
對收集的所有數據運用Excel軟件進行了數理分析。
1.2.4邏輯分析法
在對所收集的信息、數據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及在對該文的寫作過程中,運用比較、演繹、歸納等方法進行了研究。
2.1羽毛球專副選班學生比賽中的心理現狀
通過調查分析專副選班學生賽前心理狀態的一般特征,認為其賽前心理狀態大致可歸納為4類(表1)。

表1 鄭州市高校羽毛球專副選班55名學生賽前心理狀態調查
表1顯示,只有27.3%的學生心理狀態達到賽前戰斗準備狀態,然而72.7%的大多數學生的心理素質很差。由此可見,專副選班的學生急需加強心理素質的訓練。建議教師在賽前的訓練和比賽中一定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技能訓練,使學生在關鍵性的比賽中擁有最佳的心理競技能力,進而減少無為的失誤,取得優異的比賽成績。
2.2比賽中學生心理因素的分析
2.2.1學生的個性特點
有些學生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就顯得缺乏足夠的自信心,特別是在參加大型比賽之前,主要體現在身體的不良反應。然而,有部分學生的身體反應處在極其敏感的狀態中,尤其是在比賽當中遇到困難的情況時,這種緊張情緒會更加明顯。
2.2.2羽毛球專副選班學生的賽場經驗
參加任何一次比賽都是經驗的積累與沉淀,特別是學生的心理素質。經過調查顯示,自身擁有豐富經驗的學生在比賽中特別是比分落后的情況下往往會表現出沉著冷靜的心理狀態。反之,缺乏比賽經驗的羽毛球專副選學生在比賽中情緒波動很大、注意力不集中、受外界干擾強、技術動作結構不穩定,最終導致比賽失敗。
2.2.3比賽的規模和競賽的激烈程度
學生過多地去思考比賽的勝負結果,而不是去享受比賽的過程,就會導致賽前緊張行為,然而在比賽進行的較激烈時,特別是比分上下咬得比較緊或者到比賽的賽點時,學生不要過多地去考慮比賽的結果,更不要受場外的一些干擾因素打擾,應該卸掉包袱,盡情地去融入到比賽中,去享受比賽帶來的快樂與精彩,這樣才能從中學到更多。否則,思考過多,患得患失,必定會最終以失敗而結束比賽。
2.3心理訓練的對策
2.3.1提高學生心理自我調控能力
學生心理調控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在平時對理論知識的不斷完善和比賽經驗的不斷積累,在使學生的自我心理調控能力在大型的比賽中取得勝利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專副選學生應該把各種心理調節方法貫徹到平常的訓練和比賽中去,用理論指導實踐,從而強化學生的心理調控能力。教師應該時常給學生開設一些心理學課堂,灌輸心理學相關的理論知識,使他們有更多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去指導運動實踐,也正體現了理論結合實踐、在實踐當中貫徹理論,兩者缺一不可,更好地促進了事物向前發展。
2.3.2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強弱,在體育競技運動中起著重要的心理調節作用。自我效能感強的學生能夠有意識地去調節自己的心理,主動克服壓力,迎接挑戰與困難,勇于面對一切艱難困阻,更加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心理調節能力,最終解決問題;自我效能感弱的學生很容易表現出自我調控能力差、心理素質差、不堅定、沒有自信心等等一些消極情緒的出現,影響訓練和比賽的結果。因此,自我效能感的強弱與學生的自我心理調控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技戰術行為的積極性。所以,教師應該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2.3.3培養學生在比賽中戰勝困難的意志品質
在整個羽毛球訓練的過程之中,意志品質的訓練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由于學生是訓練過程中意志行動的主導者,所以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訓練中多加強一些意志品質的訓練,結合一些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強化學生在比賽或訓練中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執行力,之后采取相應的行動付諸于實踐之中。例如:疲勞想休息時繼續練習,較長時間多人打一人訓練,極限訓練等。在日常練習過程中,不斷地加大訓練的強度、難度、高度是磨練學生意志力的有效方法。例如:經常進行比分落后、領先、相持或關鍵球的訓練比賽,模擬裁判員漏判、錯判甚至反判的訓練比賽等。因此,教師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一定要加強學生意志品質的訓練,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和決心,才能在比賽中發揚堅持到底、頑強拼搏、永不放棄、持之以恒、不驕不躁的中華傳統美德。
現代高水平競技運動的高速發展,使得運動員之間的成績差距日益縮小,競爭越來越激烈化、白熱化,尤其是心理因素在重大比賽中占據著主導性的地位。一直以來,教練員過于重視技戰術能力的訓練,而忽視了運動員克服壓力、抵御困難的心理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比賽中到關鍵性的時刻時沒有足夠強大的心理能力作支撐,就沒有辦法獲得比賽的最終勝利,以失敗而告終。體育競技比賽、技戰術能力和心理能力共同構成了運動員優異的比賽成績,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學生心理能力的培養工作不容忽視。因此,廣大的教師應該特別關注對學生運動員在日常的訓練和比賽中,尤其是參加大型比賽經常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歸納總結,為心理素質的研究提供充分、有力的實踐依據,最終服務于學校體育中羽毛球運動的發展。
[1]張旭昌.桂林高校羽毛球專選班學生比賽中的心理研究與應用[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4(2):89-92.
[2]黃翔,黃柳倩.不良心態在羽毛球運動中的表現及其調節方法[J].體育科技,2005,26(3):54-56.
[3]汪明旗.羽毛球運動員比賽中緊張情緒的原因及對策[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0,21(6):60-61.
[4]汪明旗,楊建輝.羽毛球運動員臨場發揮的心理因素淺析[J].體育科學研究,2000,4(3):67-71.
G807
A
2095-2813(2016)09(b)-003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6.030
和曉燕(1987—),女,河南焦作人,碩士研究生,教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