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強
太平洋機電集團 上海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上海 200949
細紗機錠子錠腳尾紗去除裝置的改進設計
□陳德強
太平洋機電集團 上海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上海 200949
介紹了一種環錠細紗機紡錠錠子錠腳尾紗非人工去除的方法,并進行了方案設計。利用錠子錠腳的有序排列,制作了一套齒輪齒條自行走裝置,對錠腳尾紗進行切除。
紡織生產中使用的環錠細紗機紡錠錠子錠腳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會纏繞一些尾紗(如圖1所示),影響了紡紗生產。針對這一問題,傳統做法是靠人工定期去除,這樣不僅效率低,而且勞動強度大。隨著粗細聯技術的發展,對設備自動化程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自動去除成了目前各大紡機制造企業搶占市場份額、提高紡機技術水平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圖1 環錠細紗機錠子尾紗
如圖2所示,錠子A處帶有滾花,是環錠細紗機落紗的關鍵部位。當紡紗筒管紗線繞滿后,綱領板下落,紗線會在錠子A處再纏繞3~4圈,這時繞滿紗線的紡紗筒管被拔走,紡紗線被拉斷。由于錠子A處帶有滾花,增加了紗線與錠子間的摩擦力,使被拉斷留下來的紗線斷頭不至于滑脫錠子。落紗后,錠子上裝上新的空筒管,這時綱領板上移,隨著錠子的高速旋轉,紗線就自動纏繞在空筒管上開始下一循環的紡紗生產。之前纏繞在錠子A處3~4圈的紗線就會繼續纏繞,留在錠子A處。這樣經過多次落紗,錠子A處就會纏繞堆積一層紗線,覆蓋住滾花,使A處失去摩擦力,進而導致后續落紗時,紗線打滑繞不上,影響紡紗生產。傳統的尾紗去除方法是靠擋車工人工定期割除,這樣不僅影響生產效率,而且不能適應現代紡紗技術自動化發展的要求。

圖2 環錠細紗機錠子落紗示意圖
目前國內還沒有關于錠子錠腳尾紗自動去除技術的報道,但在國外,一些紡機制造廠家已經使用了相關技術。德國的一家紡機制造商所售的細紗機已采用了去除錠子錠腳尾紗的自動裝置,如圖3所示。該裝置采用固定電機驅動、皮帶牽引的形式,將割紗器固裝在牽引皮帶上,沿導軌勻速來回運動,從而割除高速旋轉時錠子錠腳纏繞的尾紗,割除的尾紗被細紗機附帶的吸塵器吸走。此形式只適用在錠子非皮帶驅動的部分細紗機上,具有局限性,而靠皮帶驅動錠子旋轉的細紗機由于錠子背后機內空間有限,無法采用此方法。
為了克服上述設計不通用的缺點,筆者設計開發了一種簡單通用的去尾紗自行走裝置。此裝置的巧妙之處在于利用錠子的有序排列,將錠子座的下端部作為齒輪齒條傳動裝置的零部件,用微型電機驅動,從而實現整套裝置的自行走。
如圖4所示,錠子與錠子座是細紗機上的零部件,錠子在錠子座上高速旋轉,錠子座固定在機架的橫梁上靜止不動,錠子A處有尾紗纏繞。導軌安裝在細紗機的機架橫梁上,電機座與導軌滑塊通過螺釘連接,微型電機驅動安裝在其軸上的行走輪,行走輪與錠子座嚙合,在有序排列的錠子座上爬行,從而使滑塊帶著微型電機、電機座沿著導軌在槽內滑行,

圖3 德國制環錠細紗機去尾紗裝置

圖4 新設計的環錠細紗機去尾紗裝置
進而使電機座B處的鋸齒依次靠近高速旋轉的所有有序排列的錠子,切除所有錠子A處尾紗。鋸齒距錠子的距離可以調節。電機座B處的鋸齒如圖5所示。鋸齒布滿整個邊緣,非常鋒利,高速旋轉的錠子會使纏繞在其上的尾紗因與鋸齒接觸而被切斷脫離,從而再被細紗機附帶的吸塵器吸走。
該裝置正在進行優化設計和改進,加緊制作樣機,準備安裝在公司制造的環錠細紗機上,通過實踐來進一步驗證此方案的可行性及實用性。
Anon-manual method was described toremove the tail yarn at spindle bolster ofringthrostle with a program design.This method uses spindle bolster in ordered arrangement to make a self-propelled device with pinion and rack tocut off the tail yarn on the spindle bolster.
環錠細紗機;錠子;有序排列;尾紗;齒輪齒條
Ring Throstle;Spindle;Ordered Arrangement;TailYarn;Pinion and Rack

圖5 環錠細紗機去尾紗裝置鋸齒
TH122;TS103.19
B
1672-0555(2016)02-039-03
2016年1月
陳德強(1965— ),男,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紡織機械設備的設計與開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