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鳳娟
外國專家美麗浙江行
·朱鳳娟

觀賞烏鎮特有的風貌。The foreign experts enjoy a sightseeing tour around Wuzhen.
行走浙江大地,會感覺到它的美有歷史的傳承和沉淀,有現代的創新和繁華。
一個G20峰會,把杭州呈現給全世界,也把全世界的目光帶到浙江。收獲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在深層次上鏈接起本土與國際,這樣的互動早在今年6月就開始了。
“情系浙江——外國專家美麗浙江行”活動由歷屆“西湖友誼獎”獲獎專家及其他專家參加,體驗浙江互聯網經濟的創新活力、欣賞美麗鄉村建設的豐碩成果、感受海洋經濟的蓬勃浪潮……專家們紛紛感言:讓我們對開放浙江的未來充滿信心。
全球范圍內,因盛事而出名的小鎮不多,于電影有法國的戛納,于經濟有瑞士的達沃斯,今后,于互聯網則有了中國浙江的烏鎮。
枕水而居、青石板巷,小橋人家,聽一曲江南小調,這是千百年來烏鎮的節奏。而自2014年烏鎮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以來,這古老的水鄉便帶著“互聯網”的嶄新標簽擁抱無限可能。
浙江工商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訪問學者、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島善高參觀烏鎮后,感慨頗多,他在參觀記中這樣寫道:“烏鎮久以水鄉聞名遐邇,古色古香的街道保存完好,吸引了眾多游客。下榻的賓館是位于烏鎮內的東安客棧,客棧內部異常華麗,與復古風格外觀形成鮮明對比,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為一體。”
這個互聯網小鎮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我從今年4月份開始在杭州生活,看到中國人互聯網利用率之高,甚為吃驚。日常購物、打車、餐廳買單等等都通過支付寶,幾乎不用現金。除了公共設施之外,公交車里也有WiFi,大學校園里各種通知、友人間的聯系都通過微信。不禁讓人覺得,比起我的祖國日本,中國互聯網普及度更高。”
在杭州余杭區夢想小鎮,各國專家被這里濃厚的創業氛圍吸引。“積極與互聯網技術融合是中國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中國制造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所在。”服務于浙江吉利集團的加拿大機械工程技術專家林鐘城說,中國過去的經濟增長依賴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而現在通過政府產業政策的影響正在快速轉型。

參觀夢想小鎮 The foreign experts visit Dream Town.

在麗水體驗當地生活。The foreign experts sample local delicacies in Lishui.
在麗水,古樟、碼頭、老街,外國專家團走進古堰畫鄉,時間仿佛放慢了腳步,一切顯得如此的愜意和恬靜。
“小憩之后,汽車把我們帶到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是麗水蓮都區的古村落繪畫寫生景點。這個小村莊叫利山,離麗水非常近。當地的建筑物具有幾百年的歷史。這些中國古代的建筑風格給我留下美好的印象。在一些老房子里,人們出售中國的食品、紀念品和圖畫。由于當地令人贊嘆的景色,這個景點吸引了許多畫家與藝術家。當我們沿著街道行走時,我們看到有許多學生坐在街邊畫畫。景色美極了。”
“‘浙江綠心’這個稱呼對于生態友好的麗水而言,是再合適不過的了。那里,空氣清新,山水秀麗。我們生活在擠擠攘攘的城市之中,呼吸著濕熱渾濁的空氣,而此處對我們而言,將是一次舒心的慰藉。”
在麗水期間,各國專家圍繞“美麗鄉村建設”主題,先后到訪畬族古村落利山村和縉云縣采山澗省級引進國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廣基地,一路感受麗水的靈秀美景,體驗美麗鄉村建設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品嘗特色美食。“這里風景太美了!人也特別友好。”見到了麗水的風景和那里友善的人民,來自英國的浙江大學教師龍愛仁不禁感嘆道。
在實地考察的同時,各國專家也對麗水發展建言獻策。“麗水作為旅游地區,游客非常多,市場潛力大。接下來,我想重點幫助麗水規范使用韓語、推廣韓語;為麗水開發具有當地文化旅游特色、又適合大眾消費,且具有紀念性的旅游商品;把杭州、義烏、麗水結合在一起,開發一條適合韓國人游玩的旅游線路。”來自韓國的旅游專家梁太白博士說,一路上,自己拍下了不少美景,計劃帶回韓國好好宣傳。
在舟山,新區建設給俄羅斯專家瑪麗娜·科瓦勒瓦很大的觸動。無數的挖掘機、推土機、攪拌機、起吊機和運輸車來到這里,大大小小的工地正在開工,各種冠以“國際”二字的建筑在群島的多個島嶼上不斷地拔地而起。這些巨大的建筑表明舟山正承載著“筑巢引鳳”的重任。浙江經濟的藍色夢想,一時間凝聚在東海的這片群島上。由此向東,是遼闊無邊的海洋。
海洋文化是各國專家熱衷探討的話題。
瑪麗娜·科瓦勒瓦說:“海洋對這里的生活來說是最重要的東西。這里有繪有海洋圖案的房子,以及美味的海鮮,我們在村中的餐廳里受到熱情接待,并且參觀了了不起的藝術家張高俊的展覽。在這個小村子里能看到如此精彩的展覽讓我很驚喜。我希望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和他的學校將被我的祖國俄羅斯的藝術鑒賞家所熟知。”另一位專家則在考察記中寫道:“我還想回來看舟山的布袋木偶劇院。我對此很感興趣,因為我從旅行指南上看到這個劇院是舟山漁民文化最重要的藝術形式之一。”

外國專家被蓬勃發展的海洋經濟深深吸引。The foreign experts visit a port in Zhoushan Archipelago.
今年,是浙江一個很有意義的特殊年份,一是G20杭州峰會召開,二是“西湖友誼獎”設立20周年紀念。這兩件事,代表著浙江與國際的接軌點,而外國專家和友人則是這個接軌點上的使者。
在浙江大學從事農學研究的副教授英蘭是巴基斯坦人,如今的他已經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把杭州當成了第二故鄉。英蘭來中國已經有15年,目睹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也深深熱愛著這份研究工作。
“現在我感覺已經離不開杭州了,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這里。”英蘭說,浙大為他提供了和中國學者一樣的發展機遇,對他的研究工作給予了充分的支持和信任。現在,他的事業蒸蒸日上,和中國同事取得的許多成果,在中國農業生產中大面積推廣,取得了顯著效益。他笑著用中國話說,自己的工作是在“為人民服務”。
美國90后小伙約翰遜在外國專家團中最年輕,是杭州一所高校的外語教員。他說,自己曾經讀過馬可·波羅的著作,直到來到杭州才發現這里的人,和風景、和城市一樣美麗。“我的很多學生都踴躍報名希望成為G20杭州峰會的志愿者,相信他們可以為外國友人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浙江在創新、活力、聯動、包容中不斷發展。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外宣辦主任來穎杰表示,組織這樣的活動,目的是感謝外國專家們長期以來的奉獻和支持。他們不遠萬里來到我們浙江,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傾心傾力做出貢獻和付出,浙江人民永遠銘記在心。他說,常有國際友人提起,浙江是個好地方,可惜沒機會好好走走看看,所以,我們要讓外國專家朋友去領略一下浙江的好山好水好人家。
(本文照片由省委外宣辦、省外國專家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