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娟
摘要:電視媒體在大數據時代到來后,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大數據可以讓數據大量生產,并以網絡為平臺分享給大眾,各種新興媒體借助這一優勢快速發展,使電視媒體占據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少,迫使電視媒體重新構想未來的發展方向,制定有效的應對方法和策略,謀求長足的發展。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電視媒體;轉型;創新
中圖分類號:G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17-01
引言:隨著我國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大數據正逐漸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并產生深遠的影響。而大數據的出現,讓電視媒體不得不進行產業變革,不斷創新,準確分析大數據給自己帶來的影響,根據對利弊的分析,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實現產業轉型。
一、如何理解大數據時代
目前,大數據時代還沒有準確的定義,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它進行概括和理解:它可以讓數據大量生產,迅速與外界進行數據交流,讓數據體系由靜態變為動態,還有著非常高的數據價值,這幾方面充分體現了它的優勢,很多類似于網絡媒體的新興的媒體,均利用了大數據的優勢,將大量的數據信息發布在網絡平臺上,供人們閱覽,很多企業也通過運用大數據獲得了很高的利潤。
二、電視媒體的現狀
(一)過于追求收視率,降低節目質量。電視媒體在本行業的競爭中已經非常激烈,而收視率就成為各電視媒體互相競爭的重要標準。隨著國內外各大節目的越來越受人們歡迎,各電視媒體引進這種節目的錄制模式稍加創新,變成一個新節目,播出受到好評后,其他電視媒體紛紛推出類似的節目,造成“跟風”現象。在這種現象下,各個電視媒體的收視率雖然均有所上升,但節目質量卻一再降低,動搖觀眾基礎。
(二)受眾年齡逐漸老齡化,使電視觀眾流失。隨著網絡等新興媒體的出現,電視媒體的受眾年齡逐漸趨于老齡化。電視媒體的受眾主要受觀眾的年齡、性別以及其他方面的影響,年輕受眾逐漸流失,男性受眾的比例正不斷縮小[1]。年輕人因為較快的生活節奏,不斷接觸新事物,慢慢把關注點轉移到新媒體上,通過各種播放視頻的客戶端在線觀看視頻,而男性觀眾因為無法從電視媒體播放的節目中找到感興趣的內容,脫離了受眾人群,讓受眾人群的范圍逐漸縮小,逐漸老齡化。
(三)電視媒體無法與外部建立有效連接。目前,電視媒體與外界主要的連接方式是,通過有線電視網絡在家中的電視終端顯示畫面、播放聲音,與觀眾建立連接,這種連接方式是最基本的連接,隨后,各大電視媒體的決策者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開發新的電視媒體,建立更深層次的連接,但上述的連接方式都無法讓電視媒體和受眾人群有效地溝通,都屬于強制連接[3]。也就是說,電視媒體在節目播放的過程中無法直觀地看到觀眾的反映,必須通過調查公司收集到數據,間接了解到受眾人群對電視節目的反映。但有些調查公司尚未熟練運用大數據分析數據,很難為電視媒體提供真實的數據。
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電視媒體的發展策略
(一)實現產業轉型。1.改變思維模式。電視媒體是傳統的傳媒機構,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獨有的發展模式,但這種發展模式在當下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在大數據背景下,電視媒體原有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發展的絆腳石,如果一直沿用這一模式,必然會使新興的網絡媒介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因此,電視媒體不得不改變思維模式。
電視媒體的決策者需要根據大數據時代的特點,樹立全新的發展觀念,完成思維轉型,迎合時代的發展。同時還要從另一個角度收集、整理、分析受眾數據,眾多媒體學者通多對當下社會情況的分析,提出讓電視傳媒建立專有的數據庫,將龐大的受眾數據放到數據庫中,在電視節目播放的過程中實時分析。
2.改變數據的主導地位。視媒體的工作者長時間以數據為主導,力求不斷提高收視率,也因此忽視了受眾人群。工作人員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后,會適當調整工作重心,用數據主導工作,但受眾人群如果在節目中找不到亮點,就會放棄觀看電視節目,使觀眾群流失[3]。所以,電視媒體必須以人為本,提高節目質量,在電視節目被大眾接受的同時,用數據引導,這樣既鞏固了受眾人群,又提高了收視率,實現雙贏。
(二)與新媒體相融合,實現臺網聯動。電視媒體通過總結多年的工作經驗,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不斷創新播放內容。但在當下,電視節目的內容已經很難吸引受眾人群,電視媒體遇到很大的生存危機。電視媒體有專業的設備,固定的人群基礎,以及自身豐富的經驗,在與網絡媒體聯手后,可迅速實現轉型。
(三)培養數據人才,提高軟實力。大數據已經對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對電視媒體造成了很大的沖擊。電視媒體數據量急劇增加,數據結構發生改變。在原有的數據結構中,具有歸納性的視頻、表格和數據分析占用的比例較少,而改進后的數據結構,比例逐漸增多。這就需要更多優秀的數據人才,對數據進行篩選、整合、分析,熟練運用各種制圖軟件。因此,電視媒體要加大培養數據人才的力度,打開更大的發展空間,提升軟實力。
(四)優化節目模式,吸引更多的廣告投資。電視媒體在充分分析各項數據之間的聯系后,深度挖掘其中的信息,對信息進行深加工,從中找到受眾人群感興趣的節目種類,了解觀眾的心理,以此改變原有的編劇內容,創新節目形式。比如一些直播類的節目,可以通過在現場和觀眾的交流,以及在網絡平臺和網友的互動,提高收視率。這種節目形式讓受眾人群不再排斥插播的廣告,使廣告融入到社會經濟中,在恰當的時間插播廣告,提高了廣告收益。
結語:電視媒體在大數據時代的推動下,逐漸改變了現有運營模式下的不足,在現有的運用模式下,節目質量不斷降低,受眾人群不斷流失,趨于老齡化,又形成了“數據孤島”,這些都阻礙了它的發展。它在受到嚴重的沖擊后,逐漸認識到自身的多處不足,嘗試進行產業轉型,和眾多的新興媒體合作,培養優秀人才,優化節目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汪寧寧.大數據時代電視媒體創新與融合[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16:6-7.
[2]李海峰.大數據時代電視媒體的轉型運營之道[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5,09:42-44.
[3]陳文靜.大數據時代電視媒體的轉型路徑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5,0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