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青川
摘要:當前許多企業虧損嚴重,企業發展遇到很大困難,如何度過經濟寒冬?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體會,提出增收入、降成本費用、謹慎投資的具體辦法,幫助企業度過難關。
關鍵詞:形勢嚴峻;增收入;降成本;慎投資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2-000-01
2015年以來,全國經濟形勢嚴峻,尤其作為傳統行業比重較大的省,如山西、黑龍江、內蒙等省,受煤炭、鋼鐵等行業影響,經濟增長緩慢,許多企業虧損嚴重,經營十分困難,如何度過難關,使企業謀生存,求發展,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對現實情況要有清醒的認識
中國的經濟增長由原來高速增長變為中低速增長,經濟下行要持續很長時間,要有做過苦日子的準備,不要以為一兩年就過去了。這次危機對企業來講是挑戰,也是機遇,它促使我們改變過去的經營模式,尤其傳統行業,原來粗放經營,日子也好過,現在不行了,人們對產品要求精細了,而且環境壓力也不允許我們過去那種發展,需要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化解過剩產能。
從中央到地方,談創新,但基層人員對創新的概念有誤會,認為只有高科技領域才會有創新,傳統企業談不上什么創新。實際上創新有很多的含義,過去沒有的現在有的就是創新,過去有但沒有用好也是創新,比如傳統企業在生產環節進行分析,以焦化企業為例,如何降低煤耗比,如何提高化產品的回收率,所采取的新措施、新技術,就是創新,對于洗煤中的煤泥、矸石,市場好的時候,不要錢就處理了,現在要精打細算,都要計算收入,這也是創新。
二、企業如何應對經濟寒冬
增加收入,減少成本費用,科學發展,如何具體去做,下面我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增加收入
現在工業產品市場價格不斷下降,增加收入很困難,但如果仔細分析,還是可以的。分析市場變化,全社會都在喊困難,困難之中有機遇。首先分析客戶,如焦化廠,客戶主要是鋼鐵公司,鋼鐵公司的成本壓力要轉移到上游客戶,有的上游客戶接受不了太低的成本,自己的企業是否可以乘機占領新市場;分析競爭對手,有的競爭對手限產嚴重或破產,其市場是否可以自己占有;分析自己的配方,是否有降低成本的空間,在不降低產品質量的情況下,是否有增加回收化產品的可能,提高收入。
在生產經營方式可以改變,如以過去生產為主,到現在受托加工為主,以自己的管理團隊輸出管理模式為主等。這個現實中有很好的例子,如由于待遇低,每個公司的維修人員不足,于是幾個公司聯合起來,將維修工成立一個組織,集中起來分不同時間段對每一個公司檢修,維修人員的工資由幾個公司聯合分攤,解決了用工不足的問題,因為修理不可發生在同一時間,又滿足了企業正常修理要求。又比如餐飲業,由原來的高檔餐飲,現在回歸大眾化,雖然價格下來了,消費量上來了,反而收入沒有下來。房地產企業去庫存化,由于原來的賣房為主,轉化為賣房與出租并重,與物業服務管理并重,增加了企業的收入。
同時要加大每個業務的回款考核,對每個業務員都明確,把增加的收入變成實實在在的現金,在困難時候,這點很重要。
另外,資金充裕的時候,做一些理財,增加理財收入。
總之,只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增加收入。
2.降成本、降費用
成本的組成一般分四個部分: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動力成本和制造費用,要降成本就從這四個部分進行分析:原料,從采購時,就有價格高低之分,還有距離的遠近,用量的差異,因此在第一步就要先計算比較,而不是采購回來再算,如焦化企業,采購不同的煤種,就有這樣的問題,是采購精煤合算,還是采購原煤回工廠自己加工精煤合算,同時應注意水份的問題,因為運費結算是含水份的,而煤結算不含水份,還有路耗的問題,付款的方式,說這些,就是說事先有預算,先計算好再買,過去市場好,沒有計算,因為有錢賺,誰也不認真,現在市場變了,需要精細化管理;人工,前一段時間,網上傳山東鋼鐵、武漢鋼鐵、鞍山鋼鐵要大幅裁員,裁員是一種辦法,關鍵是要重新考慮每個崗位是否需要,人員是否富余,再一個就是降薪,或者智能化機器人代替,人工的成本一直在增長,而機器人比較穩定,它不工資的影響;動力能否在深夜電價低的時候多用,電價高的時候少用,采取變頻等節電方式降低能耗;制造費用,減少車間領導的崗位、減少非生產人員,對物料消耗要定額控制。
降費用,主要是管理費用、銷售費用,這次危機時間長,須用零基預算的辦法進行分析,如管理費用中領導干部的用車問題,原來各個單位科長以上干部都有車,油錢按實際報銷,現在采取車補的方式,將車全部收回來,減少了修車費、保養費、油料的消耗,大大降低了支出,改變過去各開各的車,各辦各的事;業務招待費,也嚴格控制,杜絕在外面吃喝,能在食堂吃的就在食堂吃,既方便,又衛生,還不浪費,而且便于監督。銷售費用,主要是運輸費用,我們經過分析,控制水份,不讓其超過8%,滿足客戶要求,又不增加運費負擔,對商品能一步到位的,不要人為地增加裝卸次數,嚴格控制路耗。銷售部門的業務招待費、差旅費用控制,也都采取零基預算的辦法進行。
總之,對每個環節都要重新進行分析,挖掘潛力,增加效益。
3.慎重投資
企業要發展,投資需謹慎,根據國家的政策、自己的優勢、位置特點來投資,而不要盲目投資,如煤炭行業在2003年到2013年發展迅速,許多企業盲目重復投資,最終產能嚴重過剩,2014至2015年,煤炭企業虧損嚴重,這方面,重慶發展有借鑒意義。重慶市長黃奇帆說:“如果行業過剩10%—20%的時候會產生優勝劣汰,屬于良性競爭;一旦過剩超過20%,比如全行業過剩30%、40%甚至50%,幾乎所有企業,都會泥沙俱下,大家通通賠本,形成行業性虧損。現在中國差不多十來個行業,鋼鐵、電解鋁、玻璃、有色金屬、水泥等等都是如此。比如鋼鐵行業,市場每年需求6億噸,產能卻達到10億噸,嚴重過剩,行業平均利潤率在3%以下,企業普遍虧損。”他還說:“重慶經濟之所以表現良好,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按照中央要求,堅決不碰產能過剩行業。工業方面,8年前,全國每年煤炭產量20億噸,重慶有4000萬噸。8年間,我們嚴格控制煤炭行業新增產能,在全國產量達到50億噸時,我們還是4000萬噸。2000年,全國鋼鐵產量1億噸,重慶是600萬噸,現在全國10億噸產能,重慶仍然是600萬噸。由于沒有跟風而上,產能過剩行業占比較小,我們工業面臨的壓力就較小,效益自然就好。”企業慎重投資、科學投資也是企業發展應注意的問題。
當前的經濟形勢,是市場倒逼著企業去改革,生存的企業要改變經營方式,改變管理模式,通過加強管理來提高效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發展的企業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參考文獻:
[1]高級會計實務[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
[2]黃奇帆在《中國經濟新常態與深化綜合改革國際研討會暨中國留美經濟學會2015年度國際學術研討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