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俄、德記者 蕭達 鮑亮 青木 ●本報記者 崔杰通 ●柳玉鵬

“俄羅斯新的核導彈一枚就能抹掉整個法國或美國得州!”俄羅斯馬克耶夫國家導彈中心25日首次公開RS-28核導彈外形設計圖后,一些西方媒體開始尖叫。根據俄方的說法,RS-28射程1.1萬公里,能突破現在所有的導彈防御系統,它可攜帶十幾枚核彈頭,威力是日本廣島長崎核爆的2000倍,可謂當今世界上最厲害的核武器。俄公布RS-28之際,它與西方的關系跌至冷戰結束以來的冰點:烏克蘭危機、敘利亞戰火、美歐制裁早已加劇雙方怨恨,美國本周又宣布將向俄鄰國挪威部署陸戰隊,這是二戰結束后的第一次,北約26日決定向俄多個鄰國增兵,英國也向愛沙尼亞派遣戰機、軍隊,拉開了架勢。過去幾天,俄羅斯則舉行七國聯合防空演習,并動員4000萬人演習應對遭遇外敵核攻擊。無論歐美還是俄羅斯,“核戰爭”在輿論中出現的頻率陡然增加。
“撒旦-2”的殺傷力
“小心,下一任美國總統,不管你是希拉里還是特朗普,發表與俄羅斯有關的言論前都不得不三思而行。這就是距離美國總統選舉還有幾周時俄羅斯釋放的信息。”美國擅長分析突發新聞的valuewalk網站26日寫道,通過公開“撒旦-2”,俄總統普京從衣袖中抽出了一張王牌,美國下一任總統在對俄羅斯及其盟友動用武力時將必須小心謹慎。
被西方稱為“撒旦-2”的洲際導彈在俄羅斯名字是RS-28。俄新社27日稱,它是俄馬克耶夫國家導彈中心的殺手锏,研發目的是為了有效保障俄戰略核威懾力量。俄《國家武器庫》主編穆拉霍夫斯基表示,公布照片表明RS-28的設計工作已基本完成。《消息報》引述俄戰略火箭軍前總參謀長葉辛的話稱,RS-28是R-36M“總督”導彈的直接替代者,后者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洲際彈道導彈,當今尚無同等技術指標的產品。而RS-28重量減輕一半,能擊中任何位置的目標。俄戰略火箭部隊司令卡拉卡耶夫上將表示,RS-28預計2018年至2021年間服役,它能攜帶10-15枚分導式核彈頭,彈頭采用先進的突防技術,能突破現在所有的反導系統,從不同方向對多個目標進行識別性攻擊。
“側身、揚眉、斜視、微笑。”《華盛頓時報》26日特意挑選了普京一張看上去有些得意的照片。文章稱,普京現在肩膀上有了一個“小魔鬼”,能夠摧毀一塊法國那么大的地區——RS-28。CNN記者馬修在莫斯科稱,“如果其軍事能力屬實,它將是一件非常令人恐怖的武器”。他認為,“撒旦-2”的政治價值是顯示俄仍舊是一個超級核大國,就核武器而言它依舊能與美國競爭。
德國商業內幕網站27日載文說,“導彈攻勢”是俄羅斯對美俄關系幾乎完全破裂的直接回應,雙方在烏克蘭問題和敘利亞內戰上的分歧,讓俄羅斯祭出末日核導彈。美國晨早新聞網則視此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警報”,稱世界對俄羅斯“滿懷畏懼”。澳大利亞《商業知情者報》稱,對澳大利亞意味著一枚“撒旦-2”就會失去新南威爾士。美國媒體dailycaller說,根據專門分析核武器潛在毀滅力的“核地圖”網站分析,如果“撒旦-2”被投到華盛頓特區,將立即殺死250萬人,還會造成210萬人受傷。
在“撒旦-2”攻擊下美國有幸存的機會嗎?美國媒體分析稱,對美國人來說,這種武器糟糕而令人恐怖,對于普京及其好戰的將軍來說則令人滿意,但就核威力來說,美國還沒有武器能匹敵“撒旦-2”,一枚就能摧毀得州這么大的區域,這意味著它用幾枚“撒旦-2”就能抹掉美國東海岸,失去東海岸,外敵恫嚇美國時就不需太多努力;“撒旦-2”能躲避雷達防御,這意味著五角大樓的一些家伙可能在張著嘴說“看,這是核……”時美國就被擊敗了。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26日斥責“西方小報用俄導彈嚇唬讀者”。報道稱,美英媒體對這種導彈的報道讓西方讀者陷入恐慌。實際上,長期以來,每到年末,北約國家便著手規劃下一年的軍事預算。與此同時,西方媒體也很配合,不遺余力地對俄軍事威脅進行炒作。此次也不例外。
俄為何現在公布超級核武?
“RS-28是一種戰略導彈核武器,足以對戰局產生重大影響。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最厲害的核武器。”中國導彈問題專家楊承軍27日對《環球時報》說。他解釋道,RS-28是俄羅斯第六代核武器,在核武器上美俄各有千秋,目前美國也在投入巨資研制自己的第六代核武器。為什么俄羅斯現在公布RS-28?楊承軍說,美俄曾簽署一項核削減協議,但最近俄方以遭到美方“不友善對待”為由退出,美國“重返亞太”也給俄羅斯帶來壓力,尤其是“薩德”入韓,其超強的偵察預警能力使得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對美國變成“單向透明”,對俄構成巨大威脅,俄羅斯宣布發展RS-28對美國是一種反制,等于告訴美國你這樣做是要承擔后果的。“俄羅斯的舉動非常正常,完全可以理解”,楊承軍說,這對中國來說也有某種啟示意義。
俄羅斯公布RS-28前一天,美國在歐洲的海軍陸戰隊司令尼爾森宣布,300多名海軍陸戰隊員將被部署到挪威沿俄羅斯邊界地區的軍事基地,“提升北約在北歐的快速部署能力”。路透社稱,這種部署還是二戰結束以來的首次,美國《國際商業時報》問道:美國是在準備與俄羅斯的戰爭嗎?
26日,美國與北約對俄軍事圍堵升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說,西方與俄分歧加劇,為預防可能的軍事沖突,北約周三在布魯塞爾開會,就落實在歐洲東部,所謂“俄羅斯門口”部署兵力事宜達成共識。會議決定,新組建的4000人軍隊將于2017年部署在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以及波蘭。4支部隊分別受加拿大、德國、英國以及美國指揮,明年夏季部署完畢。北約最高領袖警告稱,這4支部隊的特征是基礎堅實,多國組成,隨時可以作戰。4支部隊將可隨時得到北約4萬軍力支持,在必要時,可在相關國增加駐軍。報道還稱,此舉是北約正在歐洲東部地區實施的新威懾戰略的一部分,在未來,極有可能在這一地區成倍增加反導系統、空中巡邏以及反網絡攻擊系統。
英國多家媒體報道說,英國將向東歐部署800名士兵、坦克和戰機遏阻俄羅斯的侵略,一支裝甲部隊將部署到愛沙尼亞,英國皇家空軍的戰機將首次被派遣巡邏羅馬尼亞空域,“此舉目的是阻止莫斯科像對待克里米亞和烏克蘭那樣接管或破壞蘇聯前東歐衛星國”。
俄羅斯被嚇住了嗎?英國《每日星報》27日報道說,俄羅斯兩艘巡洋艦正趕往加里寧格勒,艦上配備了“口徑”巡航導彈,其射程為930英里,而加里寧格勒距離倫敦只有883英里(約合1410公里)。報道還稱,北約和俄羅斯看上去陷入一場令人擔憂的軍備競賽,而俄羅斯可以在其新的軍艦上直接打擊英國。
妖魔化
“玩弄恐懼,俄羅斯的戰爭牌。”《紐約時報》27日以此為題刊文將俄羅斯定為緊張局勢的“罪魁禍首”。文章寫道,俄羅斯媒體熱烈討論戰爭已有一段時間,但現在到了好戰的新高度,因與克里姆林宮關系密切而知名的電視臺記者基斯洛夫一直以核戰爭威脅西方,普京的另一個盟友日里諾夫斯基最近宣布,如果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這可能意味著第三次世界大戰。顯然,克里姆林宮在故意制造一種戰爭迫在眉睫的感覺。“這只是為了脅迫深陷不安全感的歐洲和猜疑俄羅斯干預其大選的美國?還是另一個陰謀,試圖讓俄羅斯人從經濟不幸中將怒火轉向反美主義?”
26日,莫斯科時間早8時開始,俄羅斯及其6個近鄰——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烏茲別克斯坦的130個命令與控制中心處于高度警戒中,針對“非法進入空域,包括飛機遭劫持”舉行防空演習。英國《每日快報》稱,“這被視為是應對未來與西方的戰爭”。其間,蘇-27、米格-31戰機以及蘇-24、蘇-34核轟炸機參加,在模擬中,圖-160、圖-95MS以及圖-22M3戰機偽裝成敵機,而當下正值莫斯科與北約國家關系高度緊張之際。
俄羅斯本月早些時候舉行蘇聯解體以來最大規模的民防演習,4000萬民眾演習如何應對化武以及核攻擊。《華爾街日報》25日寫道,伴隨著與華盛頓的攤牌,俄羅斯當局加緊采取核戰生存舉措,擦去蘇聯時代民防計劃覆蓋的灰塵,在最大城市升級核避難所。一家俄羅斯小報報道政府官員被要求將其子女從英法德等國的學校接回來時,有關準備與美國全面開戰的猜測甚囂塵上。俄羅斯列瓦達分析中心主任古德科夫說,“多數人相信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開始”。
“一般而言,進攻一方不會先談核。”《光明日報》駐俄羅斯記者汪嘉波27日對《環球時報》說,西方媒體炒作俄羅斯有意對波羅的海國家動手,純粹是無稽之談。俄現在已面臨很大壓力,只想努力解決經濟問題,最近俄國內各種經濟論壇特別多,一位俄羅斯前官員表示,美國制裁已經使俄羅斯GDP下降了一個百分點,而美國還在考慮對俄進行新的制裁。他認為,俄羅斯進行超大規模的民防演習、防空演習,包括公布超級核武器,都說明俄羅斯是防守的,目的是要警告西方:你們不要先動,如果動手會付出代價。“可以說,俄羅斯現在希望的是緩和、會談,而非沖突”。
德國柏林學者梅斯奈爾27日對《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表示,俄羅斯在西方的形象已經變成RS-28在西方的綽號——撒旦,其形象殘忍冷酷,愛動拳頭,用武力。這是一種妖魔化。實際上,與歐美相比俄羅斯明顯是“弱者”,它做出這些動作,是被西方逼得無路可走。更讓西方頭痛的是:被逼到墻角的俄羅斯,才是最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