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麗
(米東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1400)
沖施肥又叫水沖肥,是一種追肥方式,即把固體的速效化肥溶于水中并以水帶肥的方式施入土壤。通過肥水結合,植物所需要的可溶性的養分滲入土壤中,被作物根系所吸收,不但節水、省肥,省去人工護渠、施肥勞力,大大降低物資和人工成本,而且減輕病蟲害的發生及農藥的使用,有利于蔬菜無公害生產。由于沖施肥的肥效來得快,一般沖后2~5 d就可見效,表現在葉色和株高的變化明顯,因此,沖施肥近年來發展很快,在蔬菜及其他經濟作物上被廣泛采用。為研究由新疆雙龍腐殖酸有限公司生產的腐殖酸水溶性沖施肥在新疆加工番茄上的施用效果,特安排了腐殖酸水溶性沖施肥與當地常規施肥在番茄上的肥效對比試驗,以期為該肥料進一步試驗示范和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依據。
1.1 試驗地點
試驗點設在米東區三道壩鎮新莊子村番茄地,土壤占地面積380 m2,地理位置東經87.632 09°,北緯44.096 92°。供試土壤肥力中等,質地沙壤。土壤分析結果見表1。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置2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30 m2。
處理1:腐殖酸水溶性沖施肥,前期每667 m2隨水沖施15 kg,中、后期每667 m2分別隨水沖施10 kg;處理2(CK):常規施肥,每667 m2施用磷酸二銨20 kg,尿素23 kg。
1.3 供試材料
番茄品種:87-5,由新疆吉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腐殖酸水溶性沖施肥:由新疆雙龍腐殖酸有限公司生產,N+P2O5+K2O≥20%,腐殖酸≥4%。
1.4 試驗實施與管理
試驗各處理的田間管理均按照米東區番茄管理模式統一管理。4月23日播種,5月8日灌出苗水,在4~6片真葉時定苗,每667 m2保苗3 200株。對照區播種前667 m2施用磷酸二銨20 kg作底肥。6月15日灌第一水,667 m2隨水沖施腐殖酸水溶性沖施肥15 kg,對照區追施尿素13 kg。7月4日、8月20日667 m2分別隨水沖施腐殖酸水溶性沖施肥10 kg,對照區追施尿素10 kg,全生育期共灌水5次。
2.1 不同處理對出苗率的影響
番茄播種后25 d觀測其出苗情況,由表2可知,處理1較處理2的出苗率低0.3%,表明處理2出苗率較好。

表1 土壤分析結果
2.2 不同處理對產量因子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每667 m2處理1收獲株數比處理2多60株;處理1平均單株結果數比處理2多1.6個;處理1平均單果質量較處理2重4.6 g。處理1各產量因子表現均優于處理2。
從測產數據(表4)可以看出,施用腐殖酸水溶性沖施肥番茄667 m2產量增加了1 095.66 kg,番茄單產增幅達15.5%。t-檢驗結果顯示,t=3.17>t(df)0.05,故P<0.05,兩處理間產量數據達到顯著水平,表明腐殖酸水溶性沖施肥的增產效果十分明顯。
2.3 經濟效益分析
從表6中可以看出,施用腐殖酸水溶性沖施肥處理的番茄每667 m2平均產量達到了8 148.19 kg,收益為2 281.49元,對照處理的番茄每667 m2平均產量僅為7 052.53 kg,收益為1 974.71元,產值增加306.78元,增幅為15.5%,增收效果十分顯著。
3.1 從番茄的測產結果來看,施用腐殖酸水溶性沖施肥提高了番茄的產量、品質。腐殖酸沖施肥處理的番茄產量較對照每667 m2增加了1 095.66 kg,產量增幅為15.5%。對不同處理番茄產量進行了t-檢驗表明,兩處理間的產量差異在極顯著水平,說明施用腐殖酸水溶性沖施肥對番茄產量提高有十分明顯的效果。

表2 小區出苗率情況 %

表3 番茄產量因子調查

表4 產量調查 kg

表5 t-檢驗:產量雙樣本等方差假設檢驗

表6 經濟效益分析
3.2 對番茄經濟效益的分析表明,施用腐殖酸水溶性沖施肥處理較對照處理每667 m2增收306.78元,增收效果十分顯著。
3.3 通過施用腐殖酸水溶性沖施肥在番茄上的試驗初步表明,施用腐殖酸水溶性沖施肥對作物的增產增收具有明顯的效果。由于試驗僅進行了一年,要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還需繼續試驗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