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明,劉 慧,張 亮,屈廣琪
(1.延慶區種植業服務中心,北京 延慶 102100;2.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中心,北京 100097)
近年來,在北京市和延慶區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延慶區保護地面積迅速增加,大棚圓茄面積也隨之擴大。據調查了解,大多數菜農種植的圓茄品種還是一些老品種,產量和抗性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為加快品種更新換代,促進設施蔬菜朝著優質高產方向發展,2015年特引進6個圓茄品種,在大棚內進行越夏長季節栽培品種比較試驗,以篩選出適合當地大棚生長的品種,并進行推廣種植。
供試品種由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和北京市海淀組培室提供,共6個品種,以黑寶為對照。各品種及來源見表1。
1.2.1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個品種為1個處理,共6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面積26 m2。

表1 供試品種及來源
1.2.2 測定項目
每間隔10 d對不同品種圓茄生育周期、植株性狀、抗病性和產量進行觀測記錄。
1.2.3 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于2015年4-10月在綠富隆公司東龍灣基地大棚內進行。試驗地為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作物為番茄。大棚南北長60 m,東西跨度8 m。
1.2.4 田間管理
4月24日定植,定植前667 m2施用有機肥(牛類+雞類加工而成)1 500 kg作底肥。南北小高畦栽培,鋪黑色地膜,膜下鋪設滴灌管。大行距80 cm,小行距50 cm,株距45 cm,667 m2定植2 200株。
澆足定植水,定植后7 d左右澆緩苗水。水分管理上前期以“控”為主。定植至緩苗期間,棚內保持較高溫度。進入5月下旬,隨著外界氣溫升高,要逐步加大放風力度,及時整枝(雙干)拴吊繩。進入結果期后,加大肥水供應,管理上以“促”為主。及早懸掛黃藍板,每隔10~15 d防治1次病蟲害。
由表2可以看出,京茄1號和黑寶(CK)的始收期較其他圓茄品種早3~7 d,早熟性較突出,據觀測,兩者果實膨大速度快,其他品種始收期相差不大。
根據茄子主要性狀調查結果(表3)可以看出,各品種門茄節位均較低,均為早(中)熟品種;株高方面京茄6號最高,京茄黑寶次之,黑寶(CK)、京茄黑駿較矮,京茄1號、園雜5號中等;各品種生長勢均較強。株型除了京茄1號為半開展型外,其他均為開展型;果形大部分是圓球形;果色為紫黑或黑色;果實亮度除園雜5號一般外,其他品種均較亮;果實大小均適度,商品性好,果色適合當地消費習慣,非常有利于滿足市場需求,便于銷售。
在結果期間展開大棚茄子常見病害調查。調查發現(表4),參試6個品種黃萎病普遍輕度發生,但對產量影響不大。分析原因可能與茄科蔬菜連作有關。后期白粉病發生相對較重,原因可能是白天高溫干燥與夜間潮濕交替及后期植株生長衰弱有關。茄子整個生育期內沒有發生褐紋病。

表2 不同品種圓茄生育周期調查

表3 不同品種圓茄主要植株性狀調查

表4 不同品種圓茄病害調查
經過測產(表5),圓茄產量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京茄6號、京茄1號和京茄黑駿,較對照分別增產20.2%、16.2%和14.5%,剩余2個品種與對照相比差別不大。

表5 不同品種圓茄產量比較
從植株生育周期、主要植株性狀、抗病性和產量4項指標進行綜合分析,篩選出京茄6號、京茄1號和京茄黑駿3個品種,其主要表現為植株生長勢強、果實成熟早、商品性好、抗病性較強、產量高。這3個品種可作為延慶區大棚越夏長季節栽培優先選擇品種進行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