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汶隆
童話邊城布爾津,中國唯一東西流向的額爾齊斯河從此穿流而過,同時毗鄰著三個國家,讓這個紅屋頂小城別有異域風情。自新疆“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啟動以來,布爾津縣駐村工作組充分利用“互聯網+”概念開展黨建工作,將傳統的工作方法與新的服務模式有機結合,并多有創新。
“自家的寶貝也能遠銷外省啦”
自電商下鄉后,到村委會的“網蟲”竟然越來越多。從好奇地指指點點著駐村工作組的電腦,到忍不住去上網淘寶沖浪,這個過程中增加的不僅是“搶”電腦人數,更有村民口袋中的票子。村委會窩依莫克鎮遺寶民族手工藝品加工合作社負責人吾爾留別克·哈依拉提每周都要和駐村工作組聯系一次:“小李(工作組人員),我們這邊又做了不少樣品,你要有時間就來幫拍照,傳網上去。還是老規矩,訂單下了就及時給我說,不管有多晚。”撂下電話,這位正做哈薩克族特色手工藝品的別師傅興奮地解釋道:“現在的社會好,都不用出去擺攤,把產品放到網上就能做買賣,這銷售渠道真便利。”
在這場電商興起的大潮中,布爾津縣充分利用喀納斯旅游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各級駐村工作組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積極向第三產業轉移,建立起“互聯網+特色農產品”“商戶+農牧戶”合作發展模式。通過組織農牧戶到示范基地觀摩、產品展示、體驗活動,增加農牧民群眾對哈薩克刺繡、奶酪、肉干、蜜瓜、哈藥的經營興趣和技術手段,同時利用遠教引入互聯網銷售渠道,打通銷售渠道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縣61個行政村均通了網絡,各鄉鎮共選樹了6個電商發展典型,幫助指導23個村(社區)建立電商銷售平臺,輻射帶動了310戶農牧民(居民)增收致富。
“有問題就找遠教輔導員”
九月金秋是收獲的季節,是勞動人民得到回報的季節。可家住距離縣城105公里的阿克阿依日克村的村民賽力克卻不在地里干活,正著急忙慌地往村委會跑。“組長,我家的向日葵葉面上長了一層污白色的粉斑,有些葉子都變褐焦枯,萎掉了,可怎么辦啊?這去年的貸款還沒還完呢!”秋收無小事,工作組緊急出動。組長在實地查看后通過縣遠教輔導員的聯系卡聯系到了縣農技推廣中心技術員,技術員馬上開啟遠程視頻,“面對面”地確定了病因,并當即開出藥方。一周后,賽力克家的向日葵果然恢復了生機。
這次緊急事件讓布爾津縣的遠程教育輔導員初顯身手。縣遠教辦每年堅持優中選優,不斷充實縣鄉遠教輔導員隊伍,要求輔導員必須有嫻熟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由政法、農牧、教育等職能部門中的技術精英以及鄉土人才和致富能手組成,重點滿足廣大黨員群眾在政策法律、實用技術、致富信息、畜牧防疫、就業培訓等方面的需求。同時駐村工作組還開通視頻“直通車”活動,與輔導員隨時溝通,及時將遠教的“知識紅利”送到偏遠地區。截至目前,通過遠程視頻“直通車”化解矛盾糾紛達73件,為67戶農牧民提供種養殖知識,成功解決問題96個。
“想看最新消息趕緊刷手機”
隨著移動網絡終端技術不斷普及,縣遠教辦要求駐村工作組在各個村都要建立村民QQ群、遠教微信群,好實時發布信息,與村民共享生產生活瞬間。縣發改委駐沖乎爾鎮阿木拉西臺村工作組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實踐中,積極利用微信群每季度開展“優秀黨員”“民族團結好對子”以及“好公婆、好兒媳、好妯娌、好鄰居、好夫妻、好女婿”評選活動,樹立身邊典型,督促黨員學做結合,讓身邊人教身邊事,用身邊事感動身邊人。
布爾津縣駐村工作組全面把握互聯網給黨建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認真研究如何有效利用互聯網提高黨建工作水平,不斷構建人與人之間溝通交往的全新方式,不斷傾聽群眾呼聲和意見、了解群眾愿望和要求,憑借遠程教育信息來源廣、信息容量大、傳播速度快的優勢,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用好遠程教育已成為駐村工作組黨建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
(作者單位:新疆布爾津縣委組織部遠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