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慶樺
(廣西南寧市隆安縣隆安中學)
淺談新課程下高考化學實驗有效復習的方法
鐘慶樺
(廣西南寧市隆安縣隆安中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化學實驗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內容,在分值上約占總分的15%-20%。然而在新課標高考中,大多數學生在化學實驗部分的得分卻不理想。如何在高考實驗復習中采取有效的復習策略,這就要求在復習時結合考試大綱和歷年高考試題中的考試內容得出高考實驗部分考什么、怎么考,然后采取有效的復習策略。
新課程;化學實驗;有效復習;方法
1.基礎要求:常用儀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實驗安全;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物質的檢驗、分離和提純;溶液的配制。
2.能力要求:根據實驗現象,觀察、記錄、分析或處理實驗數據;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設計、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實驗技能和知識的綜合應用。
從高考命題的特點來看,基本采用“1+1”的命題模式,即一道選擇題和一道實驗綜合題。選擇題側重考查對中學化學實驗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如2014年新課標1卷第12題考查有關儀器的使用方法或實驗規范操作的知識,2014年新課標2卷第10題考查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實驗裝置的評價,2015年新課標1卷第10題,則考查對反應現象、結論的判斷。實驗綜合題側重對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一般包括正確運用實驗原理、基本實驗操作的規范性、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分析或處理實驗數據和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實驗設計、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
1.研究課程標準。《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是編寫教材、實施教學和高考命題的依據。研究課程標準應明確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實施辦法。
2.研究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依據,也是高三復習的依據。學習應遵循考試大綱,但又不能拘泥于考試大綱,因為使用同一高考試卷的省份較多,選用多種教材版本,高考試題在考查內容上不一定完全在考綱的范圍內。重點研究考試大綱的三大能力要求、考點內容及要求層次,研究考試說明中的題型示例,注意新課標考試大綱的變化。
3.研究教材。教材是課標的具體反映,是權威的學習資料,總復習時要對教材內容重新整合和開發,注意利用教材的認知結構、基本方法、表述方式和各種能力的培養等。新課改教材加大了實驗探究,滲透了學科思想和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學習內容和科技、化學史等閱讀材料,許多高考試題素材就源于教材內容,如2015年新課標2卷第12題海水開發利用的富集溴方法。
4.研究高考真題。研究高考試題可以分析教育部考試中心每年的高考試題,閱讀專業雜志上對高考試題的評析,也可以自己研究某一模塊或某一內容的高考試題。了解高考命題意圖、測試能力要求、題型特點、命題要素(立意、情境、設問)和命題趨勢等,確定復習的重點難點。高考命題并不回避近幾年考過的考點,如2016選擇題13題與2015選考題36題的“采用‘空氣吹出法’從濃海水中吹出Br2,并用純堿吸收”相似。
5.研究學生。研究學生的學習態度,分析考試成績,診斷解題錯誤的原因,研究學生的學法和考法,鼓勵學生積極備考。
1.重視實驗雙基,奠定創新基礎。在復習時,學生對常用儀器的結構和用途不是很清楚,教師可以讓學生到實驗室親自觸摸感受這些常用儀器,掌握這些儀器的名稱、結構、規格、用途與用法。對于實驗基本操作,鼓勵學生大膽動手實驗、仔細觀察、認真記錄。在無法組織學生重做課本中實驗的情況下,可通過觀看實驗視頻,并配上老師的扼要點評作些彌補。打好雙基,可以為解答綜合實驗奠定基礎。
2.研究高考真題,知道考什么。高考命題存在必然性和隨機性,命題組專家表示他們潛意識里存在一個大約3年的考查期,由此若對3~5年的高考題進行系統分析和研究,會得出一些規律性的認識,其必然性與隨機性并存。另外,命題專家追求創新意識和求變思維,反猜題與出其不意。為此,我們的做法是在每年的高三準備期,研究近三年的各地高考卷,共同確定備考方向和強度,確保針對性。把近三年各地高考真題分類匯編,重點研究:高考實驗綜合題常有哪幾種題型?這些題型各有何特點?該如何應對?
“唾棄你?不,你該珍惜自己的骨骼,不要憎恨自己,你的身軀將永遠圣潔如蓮。停尸房根本沒有鬧鬼,我會保護你免受他的騷擾,和你一起看守停尸房。”
3.建立思維模型,形成解題策略。高考常見的四類實驗綜合題是:有機制備實驗綜合題、無機評價與探究型實驗題、工藝流程分析型實驗題、定量分析型探究性實驗題。實驗綜合題宜采用分類訓練的方法,教師應建立解答各類實驗大題的基本模型。下面以有機物制備實驗綜合題為例說明:
(1)題型特點:取材思路開闊,以考生完全陌生的新實驗為素材,使高考題呈現較高的陌生度,這是保持高考公平性的基本要求。試題素材主要來源于大學化學實驗素材(新實驗、新裝置、新流程、新反應信息),而考查設問大多是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大多數實驗題中基于化學實驗基礎和細節的賦分是很大的,并且形成了比較穩定的考查內容。例如,多數試題考查了分液漏斗、(球形、直形)冷凝管、三頸燒瓶等儀器的名稱;與有機物的分離和提純相關的過濾(包括趁熱過濾、抽濾)、結晶、洗滌、萃取、分液、蒸餾等基本操作;與實驗有關的數據處理、誤差分析、產率計算等;與實驗安全有關的試劑混合順序、加熱方式、操作順序、沸石的作用、事故的處理等。
例如,2015新課標1卷第26題:乙酸異戊酯是組成蜂蜜信息素質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實驗室制備乙酸異戊酯的反應裝置示意圖和有關數據如下:


實驗步驟:
在A中加入4.4g的異戊醇、6.0g的乙酸、數滴濃硫酸和2~3片碎瓷片,開始緩慢加熱A,回流50分鐘,反應液冷至室溫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別用少量水、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和水洗滌,分出的產物加入少量無水硫酸鎂固體,靜置片刻,過濾除去硫酸鎂固體,進行蒸餾純化,收集140~143℃餾分,得乙酸異戊酯3.9g。回答下列問題:
①裝置B的名稱是________:
②在洗滌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是:______。
③在洗滌、分液操作中,應充分振蕩,然后靜置,待分層后(填標號),______。
A.直接將乙酸異戊酯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將乙酸異戊酯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將水層從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將乙酸異戊酯從下口放出
D.先將水層從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將乙酸異戊酯從上口放出
④本實驗中加入過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
⑤實驗中加入少量無水硫酸鎂的目的是:______。
⑥在蒸餾操作中,儀器選擇及安裝都正確的是:_______(填標號)。
⑦本實驗的產率是:A.30%B.40%C.50%D.60%
⑧在進行蒸餾操作時,若從130℃開始收集餾分,產率偏(填高或者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
考點:考查儀器的識別與安裝、混合物的分離、物質的制取、藥品的選擇與使用、物質產率的計算。
(2)解題策略:明白實驗目的→根據實驗目的分析和理解實驗原理與步驟→認識實驗儀器和裝置→由制備裝置和流程圖,分析制備物質的方法(生成產物、分離產物、檢驗產物、收集產物)。
(3)有效復習的策略:①研究命題特點,有的放矢,注重針對性。如根據常考儀器名稱,我們補充講解一些儀器,如梨形分液漏斗、球形分液漏斗、普通三角漏斗(即漏斗)、恒壓分液漏斗、滴液漏斗、布氏漏斗、球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三口燒瓶(三頸燒瓶)、蒸餾燒瓶等。②認真做實驗,加強實驗技能訓練,注重基礎知識落實。復習中要根據化學實驗所體現的設計、比較、選擇、控制、探究等基本思想“躬行”教材實驗。對于有機物制備來講,要把握教材中的工業乙醇的蒸餾、苯甲酸的重結晶、乙烯和乙炔的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制取、溴乙烷的制取、酚醛樹脂的制取等制備實驗。通過實驗熟悉常用的儀器和裝置,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③精講、精析、精練,提高分析和表達能力。④培養心理品質,提高自信,增強得分意識和能力。由上述命題特點可以看出,實驗綜合題量大,題長、陌生度高,但大多數問題都可以歸結為基本問題或與熟悉的基本問題有直接聯系,并且考查實驗基礎的比例很大。如果學生遇到陌生題就心慌,遇到綜合題就畏難,肯定會發揮失常,該得的分得不到;如果學生有良好的心理品質,講究解題策略,就能遇新題不慌,遇難題不怵,由易到難地各個擊破,取得比較理想的分數。
總之,實驗綜合題復習的關注點應側重選修6實驗化學教材中所體現的基本思想,如設計、比較、選擇、控制、探究等思想。復習時要特別重視訓練下列幾類試題:物質制備實驗;化學反應原理相關實驗;大學化學實驗作素材的實驗。
[1]王開元.新課程標準下高考化學實驗有效復習的方法[J].課程改革,2011(61):9.
[2]劉太有.淺談新課改下高考化學有效復習的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3(35):18.
·編輯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