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 志
值日“風波”
□于志

我外出一周參加培訓,培訓結束后剛回到學校,迎面遇到保安李師傅,他唉聲嘆氣地向我訴苦:“于老師,你班有個小男孩太不像話了,我是拿他沒轍了。”
我問李師傅到底發生了什么,他只是無奈地搖頭。平日里,李師傅是三個保安中最“厲害”的一個,是誰能把他“欺負”成這樣?到底是誰有這么大的膽子?
回到班級,幾天不見,孩子們都興奮地與我打招呼,這個時候就“興師問罪”似乎不大好,再等等吧!
中午,我批閱孩子們的周記時,學習委員小悅的周記《本周最有趣的一件事》讓我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李師傅口中所說的那個小男孩就是他。事情發生在上周三的中午放學時,小瑩、小悅、小龍和小飛四個孩子是值日生,小瑩的媽媽給她報了下午的舞蹈班,擔心她遲到,就讓李師傅幫忙來催小瑩去上課。
李師傅一進教室,就讓小瑩馬上背書包去找媽媽。小瑩一聽,放下笤帚就要走。可誰知小悅理直氣壯地對保安說:“您把她叫走了,誰幫我們掃地呀?”
李師傅是個倔脾氣,對小悅說:“你這孩子,真不懂事!去去去!”說著就把小瑩帶出了教室。
被這么一訓斥,一向自尊心極強、善于據理力爭的小悅忍不下這口氣了。于是,在他的煽動下,小龍和小飛也成了他的“擁護者”,三名小男生一起來到了保安李師傅面前,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對李師傅進行了語言上的抗議。他們認為:李師傅把他們組的值日生叫走了,小瑩的值日工作就應該由李師傅來完成。
在孩子們輪番“洗腦式”說理下,李師傅居然拿著笤帚和孩子們一起打掃起教室來。
讓厲害的保安叔叔幫他們做值日,成了他們眼中本周最有意思的一件事。
小悅是我們班文筆最好的孩子,他們與李師傅斗智斗勇的激烈場面——虎背熊腰的保安叔叔忍著委屈,老老實實幫他們做值日的滑稽樣子被他寫得繪聲繪色,精彩極了。我邊看邊笑,從語文教學的角度出發,這絕對是一篇佳作。
但站在班主任的角度想一想,我卻發現了其中的問題。這場值日“風波”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小悅和保安李師傅兩個人身上,李師傅語言過激,行為欠妥;小悅有主見,也講原則,但幾個小男孩的舉動,以及在看到保安叔叔被“征服”以后心中的得意,折射出了當前孩子們身上普遍存在的問題:缺少為他人著想的寬容和愛心。看來,孩子們要從這場值日“風波”中學到更多的東西。
于是,在他的文章下面,我留下了這樣的評語:真實,生動,文采飛揚。這件事在有趣的同時,還讓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悅是個很有悟性的孩子,第二天中午我又找到他,問起了他的想法,他坦誠地對我說:“當時由于保安叔叔態度不好,所以我氣不過,就想和他理論一番。現在想想有些斤斤計較了,同學有急事,何況還是女同學,我們三個其實也應該幫助她的。我們這么做,太讓保安叔叔沒有面子了……”說著他還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看到小悅能有這么深刻的認識,我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說:“你能堅持原則,有自己的立場是很了不起的,不過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同樣也需要一份寬容和大度。”
趁熱打鐵,我又叫來了小龍、小飛和小瑩,回想起這件事的經過,三個孩子對視一笑,他們同樣覺得挺好玩。不過隨著談話深入,特別是聽了小悅的自我反省以后,他們也感到這場值日“風波”不僅僅是“有趣”了。
小飛說:“小悅讓我們陪他去找保安的時候,我和小龍應該勸勸他,讓他消消火。”“雖然保安叔叔態度不夠好,但我們那么咄咄逼人,非讓保安叔叔給我們做值日,太沒有禮貌了。”小龍在旁邊附和道。聽了他倆的話,小瑩忽然低下了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其實都怪我,我當時聽說媽媽在外面等,我太著急就走了,如果我走之前,跟他們把我要上舞蹈課的情況解釋一下,請他們幫我一下,他們肯定會同意的,小悅可能就不會生氣了。”
原來不用我說太多,孩子們就能明白。“哈哈,看樣子,如果再回到之前,這場‘有趣’的值日‘風波’恐怕是不會發生了。”我邊笑邊調侃。輕松愉快的談話,讓孩子從“有趣”之外,學到了責任和寬容,學到了如何為人處事。
過了幾天,我又在走廊里遇到了李師傅,他興致勃勃地對我說:“那天,你們班小悅遇到我,主動問我是不是還生他的氣,請我原諒……我說我早忘了。哈哈,這個小孩將來一定有出息。”聽了他的話,我開心極了,笑著說:“看來,你們是不打不相識呀。”
而在孩子們的周記中,小悅的另一篇文章題目是《我們成了“忘年交”》,文中寫了他如何誠懇地請求保安叔叔的原諒,他們又是如何不打不相識,成為了“忘年交”。
我為孩子純真善良的心靈深深打動,也看到了和孩子心貼心的交流引導所起到的潤物無聲的作用。原來,面對孩子們出現的問題,有時我們只需輕輕撥一下,不疾不徐,留出空間讓他們冷靜思考,讓一個個問題、一次次風波成為孩子們走向成熟的契機。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青云小學)
(
特約編輯劉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