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銳人物:曹源遠,高中畢業于山西省和順縣第一中學,現就讀于華東政法大學(以下簡稱“華政”)。她曾在高考中折戟沉沙,后選擇復讀,在第二次高考進步了80分;曾擔任過華政韜奮文學社社長,獲得洪丕謨獎學金和奧盛獎學金。
如果回到三年前,我想我不會像現在這么勇敢,直接說出“我也是復讀生”這樣的話。因為我也曾像很多人一樣,總會不自覺地把“學習差”與“復讀”畫上等號,甚至心里還會有點自卑。
從高處跌到低處,絕望襲來
在高中,我體會到了什么叫從高處摔下來的絕望。高一的時候,我的成績是班級前幾名、年級前20名,然而在高二分班之后,我的成績就像拿破侖的滑鐵盧戰役,節節敗退,最后退步到班上的中等水平。我不知道該怎么辦,明明自己在努力,可是卻看不到效果。每當我一個人回家的時候,總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甚至晚上躺在床上,也會輾轉反側。
那段時間于我而言,是最慘淡無光的。在高考結束后,我收到了一所二本院校的錄取通知書。
面對這樣的結果,我想了很久很久,不愿在夢想面前繳械投降,我想要考到上海去,想要去見自己喜歡的作家,想要去參觀巴金的故居,想要認識更多熱愛寫作的人。我不想在一所普通的大學里,讀著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每天過得愁眉苦臉。
說實話,我也害怕第二年考得不如第一年好,但我不想丟掉復讀這個實現夢想的機會,或許它可以讓我穿過人山人海,擠過千軍萬馬,走出小縣城,看到一個更加廣闊的新世界。
為了夢想,我要去復讀
經過慎重的思考之后,我做出了返校復讀的決定。而這就意味著我需要再重新走一遍高三的艱苦之路,再過一年卷子永遠寫不完,沒日沒夜背書的日子。
但是,對我而言,這卻意味著新生。
在復讀的那段時間里,我對自己說,只要你每天都在進步,那就問心無愧。我每天都是頂著星光出門,披著月光回家;在課上認真聽講,在課后積極做各種題,遇到不會的問題,就和同學老師交流。面對不理想的考試分數,我也會難過沮喪,但我從來沒有放棄過,整理好心情,就繼續低頭做題,拼命背書。
那些日子,我學會了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學會區分重要與不重要的事情;學會了如何去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面對考試的得與失;也學會了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學會去尊重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苛求這世界上存在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
雖然每天的進步很小,但當我躺在床上的時候,卻感到莫名的心安。只要想到有可能去自己喜歡的城市念書,我就會覺得很有動力。
請你堅持下去
2013年,我參加了第二次高考,比起第一次高考,我多了淡定和從容。最后,我的高考成績過了一本分數線,比第一次高考整整進步了80分,我如愿考到了上海。如今的我已經不再害怕提起自己復讀生的身份,因為“復讀”這個詞代表著堅韌和希望,它讓曾經在高考失敗的我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多時候,你不去嘗試,不去努力,就不可能看到生命的另一種狀態。我們的每一個選擇,每一次努力,都會把我們推向更好的地方。無論現在的你是深陷高考的黑洞,還是在復讀的邊緣徘徊,都請你堅持下去。因為,總有一天,你會順利抵達自己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