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奇
寧波大學,“寧波幫”
我記得在初中的歷史課本里,有一幅“世界船王”包玉剛先生和鄧小平同志握手的照片,下面有一行字:“把全世界的‘寧波幫動員起來建設寧波。”而作為全國4所僑資大學之一的寧波大學,正是在以包玉剛先生為代表的“寧波幫”報效桑梓的濃濃情懷下誕生的。1986年,包玉剛先生率先捐資創立寧波大學,由鄧小平同志題寫校名。
在創建和發展過程中,寧波大學得到了眾多海內外“寧波幫”人士的大量幫助和廣泛支持。走進寧波大學,幾乎每一幢建筑、每一個角落都鐫刻著“寧波幫”的印記——包氏教學樓、邵逸夫圖書館、林杏琴會堂、黃陳月莉樓、李達三外語樓、龍賽理科樓等,數不勝數。2006年10月29日,在慶祝寧波大學建校20周年暨三校合并10周年晚會上,香港特別行政區原行政長官、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先生來了,包玉剛先生的女兒包陪慶及其他包氏家族成員也來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寧波幫”攜美好祝福一起享受了一場視聽盛宴,見證了寧波大學20年的發展歷程與輝煌。這一夜絕對是令所有在場人員一生難忘的夜晚:故土情深,離鄉游子熱淚縱橫;青春活力,學子熱戀菁菁校園。
在這樣一個校園里生活和學習,自然而然就懂得什么叫“感恩”。人們常說,以城市命名的大學往往和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經濟等有著更為密切的關系,也更有責任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服務。在這種“感恩”的氛圍之下,寧波大學以超速發展的態勢回報寧波政府,完美地展示了這樣的關系。
作為一所沒有太多頭銜的地方院校,寧波大學可一點也不簡單。建校之初,寧波大學由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原杭州大學五校對口援建,辦學之初便站在了高起點上。1992年,學校被列為全國高校招生第一批錄取院校;1996年,原寧波大學、寧波師范學院和浙江水產學院寧波分院三校合并,組建了新的寧波大學;2000年,學校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省重點建設大學;2011年,國家海洋局與寧波市共建寧波大學;2012年,學校成為教育部、浙江省、寧波市共建高校;2015年,學校入選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據ESI公布的數據,寧波大學的工程學、臨床醫學2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前1%。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奮斗,學校目前的綜合實力已進入全國高校百強行列。
2016年10月29日,且讓我們共同祝賀寧波大學迎來自己的而立之年。
寧夏大學,那一個寧靜的夏天
對于一個文藝青年來說,銀川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地方。這里自古就有“塞上明珠”“天下黃河富寧夏”“魚米之鄉”的美譽。在這塊充滿矛盾美的土地上,既有大漠金沙、黃土丘陵,又有水鄉綠稻、林翠花紅。如果你喜歡發呆,那就隨便找個草地躺下來看藍天中的白云變幻,周圍的聲音仿佛離自己越來越遠,心也變得像云一樣純潔。
對于一個吃貨來說,這里有各種地道的回族風味美食,以面食和牛羊肉為主,美味無比。羊雜碎是一代代銀川人最鐘愛的早餐。一大早就能看到一個個銀川人就著茴香餅,喝著羊雜湯,大口吃著羊肚羊腸、面肺子、羊心羊肝,那火熱的場面讓人回味!
如果你不是一個文藝青年,也不是一個吃貨,初到寧夏大學,或許你會有一些失落,畢竟這里是西北。寧夏大學雖然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有點照顧性質的“211工程”,當然現在也不提什么“985工程”“211工程”了),是寧夏最好的大學,但也不能和沿海發達地區同等級的高校相比。
當然,如果你能讀到學校的特色專業的話,那也是超值的。學校有能源化工(天然氣轉化)重點實驗室、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恢復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寧東基地煤化工資源循環利用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此外,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研究院為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西部特色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西北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重點實驗室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葡萄與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旱區現代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夏學研究院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大學”是大人學習的地方,主要還是靠自己。想要有更好的發展,你需要自己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