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蓮蓮
摘 要:人文精神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語文教學應挖掘德育目標、進行人格教育;品味語文之美,進行美育;激發學生熱情,進行情感教育。這是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重要的三個方面。
關鍵詞:語文教學;人格教育;情感教育;美育
中圖分類號:G631;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9-0010-01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由此可見,學校教育目標不僅僅是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培養技藝精湛的專業人才,更應該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使他們富有正義感、道德感、責任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擔負著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一、挖掘德育目標,進行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一種以發展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為目的的教育。語文教學有去浮躁、凈化心靈的功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要培養學生自信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強調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自尊、自信、自律;積極主動,樂觀向上,具有克服困難、應付挫折的勇氣和意志;尊重他人,具有團結、合作、協調的精神,能與他人共同學習、工作和生活。因此,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和德育目標,充分發揮語文的人文性功能,促使學生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就顯得十分重要。許多課文本身含有德育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中對德育因素的挖掘,就是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敬業與樂業》能夠培養學生“敬業樂群”的職業精神;《七律·長征》能夠培養學生敢于面對困難、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送東陽馬生序》能夠培養學生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學習精神;《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可以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勇于開拓的首創精神;《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能夠培養學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教師在組織學習這些課文時,更應把文章作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素材,讓學生接受一次次心靈的洗禮。
二、激發學生熱情,進行情感教育
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和培養學生積極的社會情感。現代教學論認為,情感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諾文曼·丹森在《情感論》中說:“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應該是一個情感的人。”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語文教學內容與其他課程相比,更具有情感教學的因素。首先,教師要對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進行挖掘,讓學生接受情感熏陶。“文章不是無情物”,選入教材的文章,都是一些文筆優美、感情充沛的經典佳作,都包含著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人生理念。例如,《甜甜的泥土》中母親對孩子的眷眷之心,《始終眷戀著祖國》中錢學森的愛國深情,《破陣子》中愛國志士之悲,《過零丁洋》中文天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都是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題材。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進行充分發掘。其次,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特別是和諧平等的課堂氣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如激情澎湃的導入,可以使學生產生感情的共鳴;鏗鏘有力的朗讀,可以使學生享受到藝術的熏陶,進入藝術審美的情感之中;自然真誠的評價,能激勵學生的情感,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
三、品味語文之美,進行美育
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審美因素,有許多語文教學資源可以幫助學生發現美。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注意挖掘語文學科中美的因素,將要傳授的知識組織在優美的教學畫面中,引導學生去發現美、欣賞美,進行美育,以美育人。朗讀熱情奔放的詩歌可以讓學生體會情感之美,欣賞情節曲折的小說可以讓學生體會人性之美,品味情境優美的散文可以讓學生體會意境之美,學習思路清晰嚴密的議論文、說明文同樣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語言邏輯之美。如《春》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朱自清先生筆下朦朧淡雅、清新自然的景物之美;《故鄉》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魯迅先生筆下純樸自然的人情之美;《鼎湖山聽泉》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精美絕倫、天籟之音的藝術之美。語文教學過程不僅是呈現美、欣賞美的過程,也是創造美、體驗美的過程。一方面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創設一些生動的教學情景,通過師生、生生以及人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幫助學生獲得美感。另一方面,教學中也可以創造美,瑯瑯的書聲會讓學生享受到課文的情感美和語言的節奏美;優美的習作,會讓學生品味到作品的情感美;語文教材中許多作品可以改編成課本劇,可以讓學生自編自演,自編自演的過程就是學生體會美、創造美的過程。
四、結束語
葉圣陶先生指出:“學語文,就是學做人。” 現在有些中學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產生了種種不良的影響,而人文精神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挖掘德育因素、進行人格教育;品味語文之美,進行美育教育;激發學生熱情,進行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重要的三個方面。總之,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沖.尋獲語文教學的審美價值[J].江蘇教育研究,2005(12).
[2]辜偉節.科學與人文融合:新課程學科教育追求的境界[J].江蘇教育研究,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