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嘯航
一期電視歷史節目中,主講老師問道:“大禹為何三過家門而不入?”接著給出自己的答案:“他有外遇了。”全場笑。
家中長輩恰與那人相識,怒斥他惡搞歷史,那老師說是電視臺讓他這么說的。
“電視臺讓你這么說,那你是干嗎的啊?你是老師啊!”家中長輩義憤填膺。
“反正誰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那我們怎么說都可以!”講者爭辯道。
可怕,還是可悲?如此肆無忌憚地惡搞歷史,不管是講者,還是聽眾,都完全沒有負罪感嗎?節目上的哄堂笑聲中映射出的是歷史的無奈與悲涼,史官們耗盡心血,希望將浩然正氣傳承,卻被今人棄之如糟粕。
現在有太多太多的人喜歡惡搞歷史,甚至蔑視歷史,惡搞歷史名人的電視劇、話劇和小說層出不窮。杜甫的家國情懷被人們無視,人們只是記住一張張惡搞“杜甫很忙”的圖片,程嬰和公孫杵臼的大義被忽略,在電影《趙氏孤兒》中二人的情懷被拍成一種無奈之舉……社會上呼吁“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聲音越來越大,然而,如果我們連自己國家的歷史,連歷史中那一個個偉大的人物都不尊重,又憑什么弘揚傳統文化?
曾經覺得,有一個記錄天下所有大事小情的史官,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因為在人們做壞事時,會想一想自己留在史冊上的名聲,于是不去做壞事。可當人們以輕浮的態度對待歷史,任意斷章取義甚至是顛倒黑白,有再詳盡的史書,有再盡職盡責的史官也沒有用,因為我們沒有體會到歷史的神圣。
我們不相信忠臣,于是我們的世界里沒有屈原,沒有陸秀夫;我們不相信義士,于是我們的世界里沒有程嬰,沒有公孫杵臼;我們不相信俠士的情懷,于是我們把流氓習性當成快意恩仇,把打家劫舍看作英雄壯舉;我們不相信浩然正氣,于是我們的道德底線一天一天在降低。因為我們不相信,于是英雄都變成了笑料……
我們可以做什么?作為升斗小民,也許我們的一舉一動并不能帶給世界什么改變,但是我們至少可以改變自己。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鏡也。”從尊重歷史開始,追憶曾經存在的善良人格與高尚節操,慢慢地,我們一定會找回來,一些被我們丟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