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峰

中國房地產的超常規發展,造就了數量驚人的房地產企業的存在,但房企“有殼無實”,也是中國樓市的一種真實狀態。
9月22日,“2016市場監督管理論壇”在重慶召開。重慶市長黃奇帆的一個講話,引發了極大關注。
黃奇帆表示,從今年開始三年內,重慶市每年將關閉500家房地產公司,3年關掉1500家。
目前,重慶有3100家房企。上述講話意味著,重慶將有半數房企在三年內被關停。
“關停這么多房企,聽著不少,但是我認為這個數字還是有些保守?!?/p>
重慶市房地產業協會會長、重慶市國土房管局原副巡視員莫元春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
莫元春稱,重慶現有的3100家房企中,從沒有做過房產項目或只跟人聯合做過一個單項的,大約占了一半。另外一半中,做過一個項目后至今多年沒再做過的,又有幾百家。
他說,總體而言,經常做項目的房企僅有500家左右,其中做得好的就更少了。“以重慶主城區為例,目前銷售量前20名的房企,占到了主城區成交量的40%?!?/p>
莫元春稱,分析完重慶房企的構成后,黃奇帆提出的這個關停數量,完全可以做到。
在9月22日的論壇上,黃奇帆說,企業有生有死、有進有出,這是現代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推進注冊便利化,營造了寬松的市場準入環境,但在“寬進”的同時,一定要跟進“嚴出”。
“做到該出的必須出、及時出,否則只進不出,也會擾亂市場秩序,導致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變形走樣,事中事后的監管會出現法不責眾、形同虛設?!?/p>
黃奇帆認為,要加快去除無效的企業供給,堅決去除過剩產能、庫存和僵尸企業,讓僵尸企業、空殼企業“入土為安”,嚴把工商登記年報審驗的關口。
重慶市工商局算了一筆賬,重慶全市的3100個房地產公司中,排名前500的公司去年建造、銷售的房子,占了整個市場的95%。而剩下公司的全部“產出”,只占全部房地產市場份額的5%。
“這些空殼公司在形勢好時,會亂集資搞房地產,而在形勢差時,就會資金鏈斷裂,從而成為社會不穩定的源頭?!?/p>
黃奇帆說,在掌握了這一情況后,重慶市政府下決心,從2016年開始三年內,每年關閉500家房地產公司,3年關掉1500個。
莫元春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重慶市房地產業協會每年組織重慶市春秋兩季房交會,與會的企業都相對有實力,加起來也就是一二百家?!?100家聽著很多,但是很多已經沒項目了,名存實亡了?!?/p>
莫元春說,這些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沒有能力參與土地招拍掛,也拿不到地。
重慶市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重慶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學研究員彭勁松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中國房地產的超常規發展,造就了數量驚人的房地產企業的存在,但房企“有殼無實”,也是中國樓市的一種真實狀態。
彭勁松說,房地產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行業黃金發展時期已經過去,市場充分競爭已經將行業拉回了正常利潤水平。在這一階段,房地產行業需要進一步提高集中度和品牌度?!巴ㄟ^正常的市場優勝劣汰,在重慶保留100家左右優質骨干房企精耕細作,其實就足夠了?!?/p>
彭勁松認為,從行業發展的生命周期看,房企發展到一定階段,轉型是一種必然。“一個城市的房地產業,還是需要有實力的企業來操盤,小的開發商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品牌、四無管理能力,在競爭火熱的房地產領域難以立足,有的小開發商,在資金鏈斷裂后甚至都跑路了。”
2010年,重慶新鷗鵬地產集團副總裁李戰洪在出席博鰲房地產論壇時提出,“三分天下”是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大趨勢:1/3的企業將會壯大,因為每一次新政調整,市場的集中度、土地資源集中度以及政策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有些企業會越做做大;1/3的企業將會掙扎,因為地產是一塊“好肉”,誰都想去吃,不愿意退出,所以會掙扎;還有1/3的企業因為沒有土地,不得不退出。
李戰洪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通過一系列改革,未來的土地招拍掛制度將會更加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在制度更加公開、規范后,大部分的房企將會出現無米下炊的情況,“甚至三分之二的房企面臨被迫撤出?!?h3>清僵路線圖
重慶市建委一位處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因為相關統計梳理工作涉及的范圍比較廣,目前,關停房企的一些細則尚在制定中。
但《中國新聞周刊》發現,今年以來,重慶在清理僵尸企業尤其是僵尸房企方面,已有頗多動作。
10月14日,重慶市建委在其官網上,以《市城鄉建委著力抓好房地產開發管理工作》為題,通報了重慶市房地產開發管理最新情況。通報稱,今年5-8月,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減少了121家。
而在更早前,今年3月底,重慶市國資委召開市屬國有重點企業專項改革工作推進會,部署推進“僵尸”“空殼”企業清理退出、國有房地產企業去庫存等專項工作。
重慶市國資委主任胡際權在這次會議上表示,要推進重組整合市屬國有房地產企業,加大房地產企業去庫存力度?!爱斍笆袑賴蟹康禺a企業突出存在‘散、小、弱、重等問題,重組整合迫在眉睫。市屬國有房地產企業重組整合后,今后不再新設國有房地產企業,控制國有房地產企業新投資房地產項目。”
6月20日,黃奇帆在重慶市國土房管局調研時指出,近年來重慶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但也存在一些區縣庫存壓力大、部分企業資金緊張、非住宅庫存量較大、僵尸企業較多等問題。
“要綜合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和法治方式,下決心清理掉房地產僵尸企業和空殼公司。”
據《重慶日報》7月22日報道,該市城鄉建委、市城建開發辦根據《重慶市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正抓緊制定《重慶市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管理辦法》。
該《辦法》制定的初衷,是通過多措并舉,綜合施策,優化重慶市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結構,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經營,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市場去庫存、防風險,促進該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重慶日報》7月27日的報道稱,今年上半年,該市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進行了全面清理和規范。凡有新開發項目需設立子公司的,需由市城鄉建委進行資格審查后,工商部門方予辦理登記,嚴控無開發能力和資金實力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進入市場。同時,該市工商局還會同城鄉建委、國土房管局等部門,排查清理房地產開發企業,對不具備開發實力、長期未開展經營,或項目已開發完成的,通過行政勸導等方式督促其退出市場。

重慶一次房交會上的樓盤銷售員。重慶目前有3100家房地產公司,而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數據顯示,重慶常住人口不到2900萬,折算下來,重慶平均不到萬人就有一家房地產公司,密集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這一報道稱,今年上半年,重慶市已注銷、吊銷房地產開發企業531戶。這一數字,已經超出了黃奇帆所說的每年清理500家房企的目標。
8月5日,重慶市城市建設開發管理辦公室發布《關于開展我市房地產開發企業摸底調查工作的通知》。通知稱,此次摸底調查工作,是房地產業發展到關鍵時期,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推進房地產市場去庫存、防風險的重要舉措。
上述摸底調查的范圍包括:2016年6月30日前在重慶市注冊登記,并取得房地產開發資質證書的企業。
按照進度,9月30日,重慶開發辦將獲得所有的房地產企業摸底調查數據。這些數據包括:1. 房地產開發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2. 2015年度企業財務審計報告復印件;3. 2014年以來在建和竣工項目投資備案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土地使用權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和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登記證復印件;4. 2015年以來企業稅費繳納情況的報告及證明材料。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通過上述數據,能迅速分辨哪些是久未營業的僵尸地產企業,哪些是正常營業的企業。
9月26日,重慶國土房管局局長董建國在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上作了《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我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情況的報告》。董建國在報告中稱,要加強房地產企業資質管理和審批,原則上不再新批準成立三級及以下的房地產企業,并鼓勵微小弱的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轉讓項目資產、聯營開發等方式,依法有序地退出市場。
重慶房企摸底的結果尚未對外發布,僵尸企業名單的出爐尚需時間。但是究竟哪些是僵尸企業,還是引發了很多猜想。
2016年9月下旬的一天,政府將清理重慶房企的新聞,傳到了該市一家主營食品加工的公司老板耳朵里。他的第一反應是,自己名下的那家房地產公司即將走到末路。
大約10年前,由于看好房地產領域的發展前景,他在重慶注冊了一家房地產公司。他當時的想法是,先拿到牌照,以后再找機會拿地。沒想到,公司成立至今,都沒有競拍到土地,這家房企也成了名副其實的空殼公司。
重慶房地產領域的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據其了解,一些國企的房地產僵尸企業正在主動清理。早在8月中旬,重慶市國資委便要求將下屬某集團公司旗下的房地產公司,按照關于清理僵尸、空殼企業的相關要求注銷。資料顯示,這家公司2003年注冊,注冊資本1億元。
上述業內人士稱,雖然還沒有官方信息,但是哪些企業會進入這個名單,還是可以結合企業年報等信息進行預判。比如,位于重慶九龍坡區的一家房地產公司,2001年注冊,注冊資本金800萬,2013年已經進入清算,這樣的企業,很可能被列入僵尸企業的名單。還有的房企已經連續2個年度沒有上報企業年報,也是可能要進入名單的高危企業。
房企需要清僵,這不僅是重慶的問題,也是全國的問題。
在9月22日的論壇上,黃奇帆還稱,目前全國大約有13萬多個房地產公司,按13億人口折算,平均每萬人就有一家房地產公司,每3000戶居民就攤一家房地產公司。
在去年12月召開的第五屆“中國責任地產”課題發布會上,住建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司長高志勇說,全國已有13.2萬家房企,其中1000家一級房企、4000家二級房企,但有不少是僵尸房企。
莫元春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中國各個城市房企數量多,與國內現行的“先照后證”(先申領營業執照,后再辦理有關許可證)的工商登記制度有關系。在這種制度下,成立房地產公司的門檻很低。
在上述課題發布會上,高志勇說,時至今日,在香港的房地產開發市場,十家地產企業的開發市場份額,占到香港的80%,但中國內地目前13.2萬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卻只有1000家一級房地產開發企業。
“中國究竟要不要這么多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所以,我們要利用這個房地產調整的時機,促進房地產行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對那些需要處置的僵尸企業,下一階段我們會做好制度設計,主要依靠市場的力量進行產業重組?!?/p>
那么,這種對僵尸企業的處置,是否會有員工安置的難題?
莫元春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對很多面臨關停的房地產公司而言,很多都名存實亡,僅僅是一個空殼而已?!坝械墓?0年前就沒有做房地產項目了,而且10年前也只有做過一個項目?,F在人員該退休的退休了,年輕人也早離職了。但是這個牌子還存在,是個名副其實的空殼公司。有的公司僅有一兩個人,掛靠一個公司。所以說,關停不會涉及很多人員。”
重慶市政府立法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重慶偉豪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家學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要關停半數房企,工作量挺大,要一家家地去篩選。這是一個重大的行政措施,要有一個合理的關停標準,要公開透明,不然會導致腐敗。
楊家學說,關停還必須提前告知企業,不能只是房地產主管部門和工商登記部門操作?!耙欢ㄒM織聽證會,讓業內專家、人大代表、開發商參加,并讓開發商陳述意見。”
一位受訪業內人士稱,在現實中還有一些房企,該交的錢也交了,該走的程序也走了,但是因為國土部門遲遲沒有發證等原因,項目遲遲未能落地?!皩︻愃七@種情況,政府一定要考慮到位,不能搞‘一刀切?!?/p>
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院長任宏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也提到了類似的問題?!坝械姆科笞院?,因政府原因沒有拿到地皮?!绷硗?,他還提到,還要防止個別房企壟斷的問題。
重慶大量僵尸房企的產生,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引發爭議的因素,是重慶的房價與全國其他大中型城市相比相對較低。
2016年10月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百城房價數據顯示,9月份,重慶主城區新建住宅樣本均價為7164元/平方米,而且不限購、不限貸。這一價格,不僅低于西安、成都,甚至還比不上南寧、蘭州。今年1-9月,重慶市商品房住房建面均價同比僅增1.01%。
莫元春稱,重慶樓市也曾像其他城市一樣,出現過高速增長期。2007-2011年,該市商品房均價,從2000多元漲到5000多元,平均年增長達到20%。
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重慶房價真正進入平穩期,是從2012年開始的。從2012年至今,重慶房價年增長率僅為1.05%,保持健康平穩。
莫元春向《中國新聞周刊》提供了一組數據:今年1-9月,重慶全市商品房成交3871萬平方米,同比增加20%,成交金額2173億元,同比增加18.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326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2.3%。
他根據目前市場的情況預測,今年將是重慶房地產歷年成交量最大的一年。
多位受訪者稱,重慶房地產市場保持較為平穩的態勢,與該市調控得力有關,也與其獨創的“地票制度”,以及公租房數量較多有關。
莫元春稱,從2014年9月開始,重慶市政府陸續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的通知》等三個文件,被稱為“5+14+8政策”。今年,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落實涉企政策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意見》等文件,從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等方面扶持企業。
在房地產調控方面,黃奇帆有一個“25%理論”,即堅持每年房地產投資不能超過固定資產投資的25%,確保適度的房地產市場容量,和嚴格控制樓面地價。
在9月22日的“2016市場監督管理論壇”上,黃奇帆介紹了重慶目前執行的一項制度:任何房地產商參與拍賣土地,都要對其資金來源進行審核,只要一經查實其資金來源中涉及高利貸,就取消其競拍資格,這樣就可能避免很多問題的發生。
“比如說一塊地拍了20億、30億,如果你的資金來源100%是信托資金,那么其背后就是15%的利息。如果你的資金來源是高利貸,那么20億的地價,5年后就可能會變成50億。你把房子建起來后,50億就會變成100億。其結果就是,這個房子要么壞賬,要么資金鏈斷裂,要么就是不良炒作,房價炒到天上去?!?/p>
另外,重慶房價穩定,還與其獨創的“地票制度”關系密切。
莫元春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08年,重慶的地票制度開始試行,2016年1月全面施行。目前,在全國,只有重慶在施行該制度。
莫元春說,在國家對城市建設用地有嚴格規劃指標的背景下,重慶獨創的“地票制度”,很好地解決了建設用地的指標問題,確保了土地供應量。
他舉例說,比如在當地政府組織下,某戶農民有3畝宅基地,后來因為搞新農村建設住進了新房,只占用1畝地就住到了新房,剩下2畝地復墾之后,就可作為地票去拍賣。這樣就可大量增加城市建設用地的規劃指標。
截至2015年底,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累計交易地票17.29萬畝,同期城鎮擴展實際占用耕地僅7.32萬畝。
莫元春認為,重慶的土地真正掌握在政府手里,這是保持房價平穩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過去國家提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時候,重慶堅持“因地制宜、分城施策”。很多的城市是賣生地,開發商交款后,就拿到土地的控制權?!暗窃谥貞c,政府把生地交給國有土地儲備公司,由其負責把生地整治為熟地后,再給政府。然后政府進行招拍掛。這樣就可合理地調節土地供應量??鄢纬杀竞?,剩下的收益還是政府的。”
此外,重慶的房產稅和保障房,也是其房價保持平穩的重要因素。早在2011年1月27日,重慶就印發《重慶市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征收房地產稅試點的暫行辦法》。到了2015年10月1日起,重慶市開征個人住房房產稅,對象是獨棟商品住宅或建面單價超過13192元的住房,以及在此間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的第二套(含)以上的普通住房。
在公租房方面,莫元春向《中國新聞周刊》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底,重慶累計完成投資1186億元,已達到住建部開工標準的有82.2萬套?!斑@個政策門檻不高,實際操作中按照‘不限戶籍或收入,有工作無房住或住房困難的準入條件進行審查。目前,已累計分配入住40.8萬套?!?/p>
重慶外地炒房客比例比較少,房價未被炒高,也被認為是重慶房價溫和的一個因素。據重慶房地產業協會多年監測的結果顯示,外地人口在重慶的購房比例,近些年低的時候只有11%,最高接近20%,平均占到15%左右。
9月30日至10月9日,北京、天津等22個城市集中出臺樓市調控政策,從限貸、限購等方面對樓市進行調節。但是,經濟高速發展的重慶依然不限購,也不限貸。
彭勁松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重慶房地產市場正處在一個穩定健康發展的階段,重慶既無出臺限購政策的必要,也不存在炒高房價的可能性。
莫元春也表示,是否限購主要由供求關系決定?!拔矣X得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還會延續這種態勢?!?/p>
但在重慶房價是否應該適度上漲這個問題上,受訪的專家觀點并不一致。
莫元春稱,重慶是中國內陸唯一的直轄市,是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各方面的資源不錯,在經濟領跑全國和城鎮化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重慶房地產市場發展空間很大,但是該市一直按照“因地制宜、分城施策”的要求調控房地產領域,房價不溫不火。
“我覺得重慶的房價適當上漲,有利于多數市民資產的保值增值?!蹦赫f。
彭勁松則認為,不能用高房價來證明城市影響力?!笆聦嵣希叻績r推高了城市運營各種成本,從長期來看,對城市競爭力是一種傷害。為什么高經濟增長速度就一定要匹配高房價?我希望重慶成為例外。”
彭勁松還主持了《重慶市“十三五”房地產開發規劃》的制訂。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該規劃涉及重慶樓市的投資、開發建設、銷售指標等內容,相關指標與“十二五”期間基本持平,“相關文件將在近期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