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強
國際化、平臺化、商業化,這是2015年時美圖的發展戰略。如果把這個順序反過來,商業化、平臺化、國際化,也許美圖現在的狀況會完全不同。
美圖秀秀、有道云筆記、滴滴出行、大姨嗎、墨跡天氣……這些基于手機的各類應用型工具,幾乎都沒有找到自己的盈利途徑,但它們卻已經擁有了上億人次的用戶規模,估值甚至已經達到幾十億美元。
資本市場幫助創業者預支未來,但不少創業者卻把它變成了透支未來。工具軟件一不小心就淪為了公益軟件,先做大用戶流量沒錯,但如果從一開始就不考慮如何賺錢,而是把這個問題交給未來,時間只會給你一個“我也不知道”的答案。
如果要講理想、講情懷,美圖月生產56億張照片這一數據比任何故事都更有想象力。美需求、圖像平臺、人臉識別……美圖將用“看見”重新定義人們與世界連接的方式。未來之所以偉大,就在于它能容納更多的商機和無限的可能。
我們總能找到理由來回避公司如何盈利的問題,上一個時代是“有了流量就能變現”,這一個時代是“擁有數據就擁有了未來”。但如果不能看清現實,而是期望明天總會解決今天的問題,那永遠也邁不過現實與未來之間的鴻溝。
做到多大用戶規模美圖才能盈利?五個億?還是八個億?用戶黏性達到什么程度美圖才是安全的?達到多高的市值美圖才能實現有效的用戶轉化?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搭建起美圖社區?形成了社區或者平臺,就能構建起健康的商業模式嗎?
數值終有極限,答案卻不在盡頭。
我們相信創新精神和產品主義的力量,也許在真正找到盈利路徑之前,美圖還有許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產品價值、用戶體驗、模式構建……但我們依然要回到商業的本質,回到價值的等價交換上來。
大部分工具性產品在回答如何盈利的過程中都會迷失或失敗,這關系著實力、資源,甚至包括時機和運氣。用戶不是喬布斯,他不懂得用設計的眼光看產品,用戶也不是商人,他也不會關心你的產品掙不掙錢。
我們相信美圖終會給出有力的回復,因為它抓住了人性中最基本的需求——什么都阻止不了人類的自拍,更阻止不了一顆愛美的心。但能不能通過預支未來,實現獨占市場、鎖定用戶、建立壁壘,才是美圖成長路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