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啟躍
儲棉大規模輪出是今年我國棉花產業的大事。8月上旬,記者來到了河北省辛集棉花儲備庫和河北省纖檢局實驗室,連續三個多月的工作,截至目前當地的國儲棉輪出公檢工作正保質保量地進行。
人員滿負荷運轉
河北省纖檢局棉花檢驗實驗室的機器聲依然隆隆,與質檢大院里寧靜的夜形成了強烈反差。已經是夜里10點,還有半個小時這里的檢驗人員才能下班,而明天周六,他們將繼續回到這里正常工作。這種連續無休的工作狀態已經持續了三個多月。
在實驗室棉花感官檢驗臺旁邊,圍站著五六個感官檢驗員,兩個數據錄入員,眼睛和手不停地在棉樣上交接。
主檢員任亞倫告訴記者,感官檢驗要求棉檢師做到心中有標準,能達到這個要求的檢驗人員并不多,所以他們連倒班都沒有過,更別說休息。他說:“現在一根神經緊繃著,潛意識告訴自己,千萬不要生病,不能放松。”
HVI儀器化檢驗室里,每個工作人員也都在不停地進行稱重、長度、強度等的儀器化檢驗。“每天的任務量是300多個樣品,我平均能做400多個。”一名現場HVI檢驗的年輕小伙告訴記者。
公檢證書出具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所有數據的審核,負責數據把關的檢驗科副科長王靜云正坐在電腦前,將每批次棉花的幾項檢驗數據用紅、黃、綠等不同顏色標注。整個電腦顯示屏五顏六色,著實讓人眼花繚亂,“為了避免出錯才這樣。”她說。而她現在腹中已經有了5個月大的寶寶。
河北省纖檢局實驗室檢驗范圍,從保定到滄州、衡水、邯鄲覆蓋了周邊12個儲備庫,檢驗量一直很大。量多的時候,實驗室每天要檢驗八九十批樣品,分三班倒也要干完。
“不然就得壓著,壓了幾天以后,工作越積越多,這人的精神狀態就不行了,時間也不夠了。”河北省纖檢局副局長張書雅說。
從5月份開始國儲棉輪出公檢到現在,河北省纖檢局實驗室的工作人員一共就休息了一天半的時間。
張書雅和記者講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實驗室大樓被通知要停半天電,我說從今天晚上開始讓實驗室人員進入休息狀態,休息半天。但是我還是有點不放心,第二天早上7點多的時候還是派了一個人過來看了一下,萬一要是沒停電呢?過來一看,果然沒停,又趕緊把所有人都叫回來上班,這個人神經真的是緊張到不行。”
儀器滿負荷運轉
不單是人,實驗室的機器也是滿負荷運轉。這件事也讓張書雅一直掛在心頭。
“這么大檢驗量,一旦系統和機器上出了問題,那我們的整個檢驗就直接癱瘓了。”張書雅說。
為了力保機器和系統不出問題。河北省纖檢局儀器保障科專門有一個負責人在實驗室常駐,并同棉檢科的專人對接,邊做試驗,邊配合著做系統維護和儀器保養。
張書雅介紹,這么做就是為了力保數據準確。“準確是公檢的生命所在,如果公檢的數據不準確那檢得再多還有什么意義?”
河北省纖檢局實驗室進口和國產儀器一共是11臺,目前必須每天最少有一到兩臺機器是處于待命狀態,一旦有機器不正常,可以馬上停下來檢修,備用的可以遞補上去,保證機器不能帶病運作。
“11臺開滿了不行,萬一出問題,以后的工作就沒辦法進行。不然檢驗穩定性變差,但是又停不下來,繼續做下去這個數據就不可靠。”張書雅說。
由于今年是國儲棉大規模輪出的第一年,檢驗量大且突然。河北纖檢局的同志已經開始研究,明年要更合理調整時間。
“每過一段時間就要把所有儀器設備檢修保養一次,或者是間歇的,今天輪休4臺,做一些小的保養,明天再輪休4臺,再做保養,讓機器可以得到休息。”張書雅說。
每個人都經受了嚴峻的考驗
位于辛集的棉花儲備庫,戶外將近40℃的高溫,石家莊市纖檢所的工作人員正在對棉包進行抽樣,沒有任何遮擋物,太陽直射下來,每個人臉上皮膚黢黑,汗從額頭一直流到脖子,襯衫緊緊粘在身上,像是剛洗過。
裝袋,貼上條碼,已經年近五十的解國強每天從早上8點半到中午12點,下午2點半到晚上6點都在重復進行這樣的動作。和他一起在辛集進行抽樣工作的工作人員一共有5名,都是來自石家莊市纖檢所。雖然辛集離石家莊市只有50多公里,但是為了保證工作進度,這三個多月以來,這5名工作人員都沒有回過家。
“沒法回家,辛集庫每天的抽樣任務是200噸,我們每天在這,一是要保證完成任務;二是每天工作后太累了,也不想折騰。”石家莊市纖檢所的史林江說。
史林江和解國強一樣,今年都已經快要50歲了。
石家莊市纖檢所所長卜立輝,基本每隔幾天就要到辛集庫來走一走。除了了解工作進度,也為了解決一線抽樣人員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因為前些天發生了一件事,讓他心里特別內疚。
一天,在邢臺倉儲庫負責現場抽樣的小付突然給卜立輝打電話,說自己想休息兩天,但不肯說為什么要休息。時值國儲棉“輪出”最為緊張忙碌的時刻,天氣連續高溫,為保證棉花交易的每日掛牌量,人員有限的石家莊纖檢所每個人從“輪出”第一天開始就沒有休息過。于是,卜立輝拒絕了小付的請求,讓他再堅持一下。
隔了幾天后,卜立輝去小付所在的倉儲庫看望同事們。這時卜立輝才發現,小付的手指甲已經因為甲溝炎全部掉光,現在已經長出了淡淡的一點新月牙。
“我們纖檢所退伍軍人很多,人員年齡也比較大。在每天工作量這么大,條件也比較艱苦的情況下,同志們沒有怨言,四五十歲的人干活像20多歲的小伙子一樣。他們為纖檢事業奉獻了很多。”卜立輝說到這里眼里泛起了淚花。
石家莊市纖檢所一共負責周邊地市共6個庫點,截至目前已經完成45000噸抽樣任務。
不單是現場抽樣和實驗室的檢驗人員,纖檢機構其他工作人員在這場國儲棉輪出工作中同樣經受住了考驗。
在經歷公車改革后,現場到實驗室的拉樣工作也遇到了困難。河北省纖檢局為了解決拉樣車輛不足的問題,在市面上租了兩臺車,但是提車后才發現,車況非常不好,車沒有空調沒有貼膜。而且由于車況不好,不能隨意加裝空調。
河北省實驗室負責檢驗周邊12個庫,量大的時候每天拉樣兩次。每個司機每天要跑700公里以上。在這樣炎熱的氣候下,司機師傅熱得每到一個服務區下車的時候,腿已經軟了。在這場國儲棉輪出公檢工作中,每一個纖檢人都經受住了考驗。
做好國儲棉公檢收尾 為新棉上市做準備
今年到目前為止,河北省纖檢局實驗室已經檢測國儲棉11萬噸左右,保障了國儲棉掛牌任務要求,并且未出現檢驗錯誤問題。現在國儲棉輪出延期到9月底,對于這一段時間的工作要求,“一是要保障國儲棉公檢工作最后階段順利完成;二是一定注意人員的安全和健康,不能在最后的時候松懈。”張書雅說。
目前,河北省纖檢局實驗室每天檢驗量都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在成交量不大的情況下,每天能攢一定的檢驗余量。這就為后續新棉上市后的入疆公檢工作安排預留了空間。
現在河北纖檢局已經在做準備,著手在做新棉上市后入疆公檢的方案。哪些人要出去,哪些人留下,把省內儀器化公檢和入疆監管棉公檢的人員分配好。“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基本上同志們全年沒有怎么休息。對于入疆人員安排什么崗位,一定要提前通知,讓同志們都有一個心理準備。”張書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