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全+薛璐+布巖
摘要:主要介紹了生態紡織品各項目檢測過程中的一些常用試劑,標準物質和檢測儀器,并初步總結了他們對檢驗人員的身體健康構成的危害。建議相關機構應當做好人員培訓,完善相關設備,檢驗人員也應加強實際操作能力,管理者更應努力為檢驗人員創造安全放心的工作環境。
關鍵詞:生態紡織品;試劑;標準物質;檢驗人員;危害
引言
在生態紡織品各項目檢測過程中經常用到很多有機試劑和致癌致敏標準物質。雖然在制定檢測標準過程中已充分考慮到所用試劑對人體的危害,但還是不可避免會用到一些有毒試劑,配制標準溶液就更是直接與致癌致敏物質打交道。特別是鄰苯基苯酚、鄰苯二甲酸酯等檢測項目,其所用試劑甲醇、三氯甲烷、二甲苯等毒性極強,且用量較大,使用頻繁。對于檢測人員而言,對這些試劑的危害性略有了解,但缺乏具體的、深入和系統的研究。本文主要針對其中幾種常用試劑對人體的危害進行初步總結,希望檢測人員和相關管理者加以注意,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此外,本文主要討論其對人體危害,并未涉及它們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1 常用試劑及其危害
(1)甲醇。鄰苯基苯酚檢測項目[1]中將甲醇作為有機提取液使用;高效液相色譜相關檢測中,常用其作為流動相;此外,清洗質譜離子源時也會經常用到。該物質主要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對視神經和視網膜有特殊選擇作用,引起病變;可致代謝性酸中毒。誤飲5~10毫升即能雙目失明,大量飲用會導致死亡[2]。
(2)三氯甲烷。鄰苯二甲酸酯檢測項目[3]中用三氯甲烷作為有機提取液使用。吸入或經皮膚吸收后,主要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麻醉作用,對心、肝、腎有損害;少數有嗜氯仿癖;有致癌可能性[2]。
(3)二氯甲烷。氯化苯和氯化甲苯檢測項目[4]中用二氯甲烷作為有機提取液使用。高濃度蒸汽有麻醉性和刺激性。吸入后會對檢驗人員鼻子及喉嚨產生輕微刺激,重者可能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的輕度抑制;非常高濃度暴露可能導致喪失意識及死亡[2]。雖然研究指出長期接觸的人員并無癌癥增多的跡象,但IARC將其列為疑似致癌物。
(4)二甲苯。在可分解芳香胺項目(二甲苯萃取) [5]檢測過程中二甲苯常用于剝離聚酯纖維上的染料。二甲苯主要經呼吸道進入身體,高濃度時,對中樞系統有麻醉作用,長期接觸有神經衰弱綜合征,皮膚接觸常發生皮膚干燥、皮炎。二甲苯毒性中等,但有一定致癌性[2]。
(5)甲苯。在農藥殘留檢測項目[6]中用甲苯作為有機提取液使用。長期接觸可發生神經衰弱綜合征,肝腫大,皮膚干燥、皸裂、皮炎等;高濃度氣體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性,長期高濃度吸入其蒸汽能夠造成嚴重的貧血,產生血液病[2]。
(6)乙酸酐。在五氯苯酚檢測[7]中用乙酸酐作為一種中間反應物使用。該物質對皮膚有腐蝕性,低毒,有催淚性[2]。
由于許多試劑易揮發,盡管密閉保存,實驗室中依然會長期低劑量地存在著化學性危害,它們主要通過呼吸道吸入、皮膚接觸滲入對檢驗人員的身體健康構成影響,多種有毒有害物質的混合性接觸,更會使毒性相加現象增多,長期作用于人體產生慢性的遠期效應,這種效應并不易被人注意,而且難以鑒別。當然這種危害與試驗場所環境條件、儀器的使用情況和人員操作都有關系[8]。
2 標準物質和所用設備帶來的潛在健康威脅
生態項目中所用標準物質種類繁多,在此不再一一贅述,這些物質都是已通過證實的對人體有極大傷害的物質,或致癌,或致敏,或可直接致命。在標準工作液配制過程中,若不加倍注意,防護措施不當,極容易發生意外。特別是在對廢液處理方面,不僅對環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甚至還會直接危及人員生命。
雖然氣-質、液-質等檢測設備在每一次檢驗時只排出極少量廢氣,但是考慮到儀器的維護保養,要求放置在清潔安靜環境下,使其所處空間相對封閉,從而導致廢氣在局部富集,如果不加強通風換氣,處在其中的檢驗人員的身體狀況就岌岌可危了[9]。
3 防范措施
由于生態紡織品檢驗人員工作的特殊性,相關機構應加強專業技術安全操作和職業安全防護的培訓,建立規范、有效防護各類危害因素的操作程序;根據衛生部出臺的相應標準[10],改善實驗室工作布局和試驗條件,使實驗室具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和排風裝置,設置規范的通風櫥或毒氣柜,有機廢液集中處理,廢氣及時排放,避免在狹小空間造成廢氣富集,同時應配備消毒劑、外傷藥、燙傷藥、化學灼傷藥、治療用品,確保檢驗人員受傷后得到及時便捷的處理。檢驗人員自身也應當加強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保證充足的睡眠,調節好自己的心態,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日常檢驗工作[7],不要讓“天津港爆炸”和“清華大學實驗室爆炸”慘劇再次發生。管理者更要充分認識職業暴露的危害性,盡可能完善設備和防護措施,為檢驗人員營造安全放心的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GB/T 20386—2006 紡織品 鄰苯基苯酚的測定[S].
[2]程能林.溶劑手冊[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3]GB/T 20388—2006 紡織品 鄰苯二甲酸酯的測定[S].
[4]GB/T 20384—2006 紡織品 氯化苯和氯化甲苯殘留量的測定[S].
[5]GB/T 17592—2006 紡織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測定[S].
[6]GB/T 18412.1—2006 紡織品 農藥殘留量的測定 第1部分:77種農藥[S].
[7]GB/T 18414.1—2006 紡織品 含氯苯酚的測定 第1部分:氣相色譜-質譜法[S].
[8]趙鳳仙,趙永勝.理化檢驗人員的職業危害與防護[J].口岸衛生控制,2010,15(2):46-47.
[9]郭全,姜華強,張東彬,等.紡織品成分含量檢測對檢驗人員的健康威脅[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1,40(6):54-56.
[10]標建127—2009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標準(征求意見稿)[S].
(作者單位:國家生態紡織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