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沁娟
亞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生活得更好”。當前,世界城市規模持續加速增長,伴隨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發展應運而生的全新城市建設模式——智慧城市正成為世界城市發展新的制高點。
然而,基于高度發達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而構建的智慧城市在運行過程中也存在著巨大的網絡安全隱患。9月20日,在2016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舉辦的“智慧城市建設及網絡安全保障”分論壇上,國內外的政府、學界、產業精英一致認為,智慧城市建立在數據互聯互通的基礎之上,網絡安全是建設智慧城市的戰略重點,沒有網絡安全都無從談起。
分級分類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伴隨著“互聯網+”戰略的推進以及國家“十三五”規劃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提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正在加快推進。據統計,截至2015年9月,全國95%的副省級以上城市、76%的地級以上城市,總計約500多個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設對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光電子、移動通信、新型顯示、集成電路、軟件與信息服務、大數據等相關產業實現穩步增長,2015年武漢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創收3215.8億元,特別是軟件業務收入突破千億元,為全面升級智慧城市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蔽錆h市副市長劉立勇在論壇上致辭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特別強調,要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敝醒刖W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副局長曾宇在致辭時表示,為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中央網信辦在智慧城市建設中開展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了部際協調機制,研究了相關政策舉措;二是制定了智慧城市標準,會同國家發改委、國家標準委制定了指導意見,解決了多年來缺乏標準規范的問題;三是開展評價工作,將分級分類遴選示范城市。
曾宇指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至少應該包括五個要點,一是無處不在的惠民服務,二是透明高效的在線政府,三是精細精準的城市治理,四是融合創新的精神,五是安全可控的運行體系。他表示,智慧城市不能推倒重來,也不能千城一面,要根據區域比較優勢和經濟水平,因地制宜;打通信息壁壘,建立全國性信息共享網絡;堅守安全底線,加快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研發。
智慧城市面臨網絡安全風險
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移動信息技術是建設智慧城市的核心技術,而新技術也蘊藏著令人擔憂的隱患。在智慧城市建設火熱的背后,業界人士逐漸意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
“互聯網步入萬物互聯時代,將引發更高級別的網絡安全問題?!敝袊こ淘涸菏?、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勇傳在論壇上說,智慧城市的建設覆蓋眾多行業,電力、交通、醫療等領域均承載著大量的敏感信息,這些涉及個人、企業、政府的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將對公民個人權益、企業商業利益,乃至國家信息安全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
正如近日出版的《工業和信息化藍皮書:世界網絡安全發展報告2015-2016》指出:智慧城市所面臨的網絡安全風險,不再僅僅是信息泄露、信息系統無法使用等“小”問題,而是會對現實世界造成直接的、實質性的影響,如設備運行異常(交通癱瘓、城市運行停滯)、設備運行停滯(停水、停電、停氣、停供暖)、設備損壞(零部件損壞甚至火災事故)、環境污染甚至人員傷亡等。
“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5G安全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蔽靼搽娮涌拼箅娮佑嬎銠C學院黨委書記馬建峰在論壇上指出,5G的基本服務是快速移動通信系統服務,但它在車聯網、自動駕駛、虛擬現實等方面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中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樹強還重點談到了“城市自適應網絡安全體系”。他認為,該體系以自適應安全運行為中心,涉及支撐安全管理能力、安全技術防護能力和安全運維能力。“最終,支撐智慧城市的將是移動安全、大數據安全、物聯網安全?!秉S樹強說。
智慧城市最終落地要靠人才
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本質上是圍繞“人”來開展的,“人”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一方面技術創新靠人才實施,體制機制改革靠人推動,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建設的成效最終要反映到人的感受,落實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這幾年我們圍繞市民關心的問題、圍繞網民吐槽的問題實現了‘運轉武漢,有效實施寬帶升級、電子政務、智能交通等等項目。”武漢市網信辦主任兼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黃長清在論壇上說,堅持以人為本,智慧城市一定是要為老百姓解決問題的,只有讓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便捷,有獲得感,這樣智慧城市才有作用。
論壇上,專家們一致認為,對于網絡安全來說,人才的競爭是最重要的,要不拘一格選人才。
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馬小潔說,新技術的使用,不僅使智慧城市的安全保障面臨新的挑戰,也對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要求。為此,華中科技大學2003年招收首屆信息安全本碩博研究生,目前已發揮多學科優勢,成立華中科技大學網絡安全學院,希望吸引和匯聚網絡安全人才。
“要定向找準人才,才能把他從茫茫人海中培養出來,為智慧城市發展所用。”杭州安恒信息技術公司副總裁馮旭杭說,現在人才非常稀缺,雖然網絡安全已經升級為一級學科,但是我們感覺到人才還是非常稀缺。“網絡人才很多是怪才,并非是本科畢業生就是牛的,我們研究員有40多號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大專以下學歷的人,有幼師、有汽車修理工等?!?/p>
馬建峰對于人才培養也有相同的理解,他說:“創建世界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對網絡空間安全人才的需求是多層次的,不要覺得一定是需要博士、綜合能力素質非常高的,有某一種特長的我覺得也可以?!?